馬宇:誰有資格判斷投資過剩?

近期,國家有關部門領導公開表示,鋼鐵、建材、汽車、紡織、有色金屬等行業盲目投資、低水準重復建設問題“十分嚴重”,投資過熱如果不解決,將嚴重影響中國經濟增長。官員的表態使大家意識到:政府又要行動了!

雖然證明“過熱”言之鑿鑿,筆者仍有以下疑慮。

如何判斷投資過熱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中已經出現了幾次“過熱”,尤其是1993、1994年的“過熱”,導致了嚴重通貨膨脹和大量的“爛尾樓”,更讓人心有餘悸。而那次治理“過熱”,由於過於倚重嚴厲的行政手段,“堵”而不“疏”,導致經濟急剎車,內部機理受到損壞,一下由“熱”轉“冷”,比如當時以貸款額度嚴格控制企業貸款,在降低通貨膨脹、減少資金流入房地産的同時,也使眾多企業正常貸款嚴重困難,一些有市場、有效益的企業連流動資金都短缺,錯過了企業升級的良好時機。

到了1998年已經凍得啟動不起來,只好採取積極財政的非常療法。

但這一“冷”,還是一直冷到了2002年,近一年來才出現了加速增長勢頭。即使這樣,很多人仍不敢樂觀,政府主管官員年初還表示“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最近議論頗多的某些行業“過熱”,也仍然存在明顯的不同看法,一些經濟學家明確提出“慎言過熱”。

陳淮博士提出了判斷是否是“過熱”的三條標準:一是資金投入規模嚴重超過實物可供量;二是某個産業過度佔據某種資源而制約了其他産業發展;三是産業超常發展引起過量貨幣需求造成利率上升。而從這些方面來看,不管是宏觀經濟還是某些行業都並沒有“過熱”。筆者狗尾續貂,再增加一條,那就是,某個産業的供給能力已經嚴重超過了市場需求。但這就複雜了點,引出了第二個問題:

如何確定是否是重復建設

首先一個問題是怎麼計算供給能力和市場需求?供給能力還好説,把動態變化考慮進去也能算個八九不離十;市場需求該怎麼評估?以汽車為例,所做的預測似乎從來沒有準確過:“十五規劃”定的目標提前兩年就達到了,2001年都沒想到2002年會增長37%達到了333萬輛,大家都還以為入世以後中國汽車會受擠呢。現在官員先生説汽車投資“過熱”,陳淮博士説“今年翻番也不意味著過熱”。

去年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2050萬輛,據“科學預測”,十年以後會達到1億輛,還有每7年一次的更新,按目前的增長速度還遠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如此大的差異,政府的決策應該以哪種判斷為依據?

對一個具體行業、具體産品的判斷尚且如此,何況其他更宏觀、更複雜的經濟現象!茫然無措之際,我們只能另尋出路:是不是我們一直認為理所當然的判斷主體有問題?

實質:誰有資格做判斷

誰有資格做判斷?誰有能力做判斷?誰可以在判斷以後採取行動以及採取什麼樣的行動?筆者認為這才是問題的實質。市場經濟有一個前提:市場資訊之多、變化之快已到了政府無法準確把握、準確反應的地步,政府掌握經濟活動的主導權將阻礙經濟的正常發展,所以才要讓給“看不見的手”。而作為經濟運作的主體,無疑只有企業才會盡可能快、盡可能準確地明白“看不見的手”的信號,並作出迅速反應。

仍以汽車為例。我國共有123家整車生産廠,遍佈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有23個省市生産轎車。現在地方政府和企業仍以極大熱情投資汽車生産,中央政府之憂也在於此。可我們能夠指責投資者不理性嗎?不,恰恰相反,這正體現了資本的運動規律,正表明瞭投資者的理性敏感。

眾所週知,中國汽車至今為止都是高利潤行業,一輛25萬元的轎車,廠家的毛利潤竟然高達10萬元!以中國人的收入水準,中國的車價是外國的近兩倍,利潤是世界其他國家的幾倍以至幾十倍。國際資本趨之若鶩毫不奇怪。美國通用不是在中國政府嚴格控制上新的整車項目的時候又投資了14億美元的上海通用嗎?

德國大眾不是剛剛宣佈今後5年還要在中國投資60億歐元嗎?既然如此,中國的資金往汽車裏投又有什麼可奇怪的?政府有什麼理由限制呢?政府需要反思的是,為什麼會造成中國汽車的超額利潤?為什麼政策取向是讓並不富裕的中國人用自己的血汗錢去餵養那些已經肥得流油的汽車生産企業?

事情很清楚:正是我們的嚴格限制市場準入、嚴格控制投資的政策,才導致了這種狀況,也因此順理成章地出現了所謂的“過熱”。繼續控制投資,只會讓這種“過熱”持續下去或者時不時發作。以導致“過熱”的手段治理“過熱”,無異於南轅北轍;但也説明瞭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管理方式根深蒂固。

本來,從根本上改變“過熱”的做法也極為簡單———起碼比加強控制簡單得多:放開市場準入,讓更多的資本進來!資本進入多了、利潤率下降、資本流出,“過熱”不就解決了嗎?———

遺憾的是,討論多年、即將出臺的修訂版《中國汽車工業産業政策》,卻似乎重點還是在嚴把市場準入關。嗚呼!

(作者單位:商務部研究院外資研究室)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3年9月27日


專家撰文指出警惕行政主導性投資過熱
汽車業投資過熱警鐘敲響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