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的雙重滑落:經濟增長趨緩 科技投産下降

  與長三角和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地區的經濟地位、科技地位正在悄悄滑落——調查表明,目前的京津冀地區正面臨“內憂外困”:一是區域壁壘導致産業難以實現優勢互補,二是外向型經濟落後,前者已成為本地區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首要矛盾。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中國三大經濟增長區域。2001年,它們的GDP之和佔全國38.74%,工業總産值之和佔全國60.81%,科技人員佔36.7%,科技活動經費佔52.82%,專利授權量佔46.41%。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地區分別成為20世紀80年代、90年代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亮點,對我國整體經濟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誰能成為21世紀初全國經濟發展的新龍頭,成為經濟建設新亮點,很多人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環渤海灣,地處渤海灣中心的京津冀地區成為焦點。

  長三角、珠三角從去年以來所顯現出來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強勁趨勢,表明中國正在從行政區劃為界的區域競爭向以産業互動為基礎的經濟區域競爭轉變。但與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強勁發展形成鮮明對比,京津冀地區的經濟地位、科技地位呈現落後之勢。

  整體經濟實力弱化

  京津冀是我國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産業園區雲集的地區,但無論在橫向上與長三角、珠三角相比,還是縱向上與自身的歷史情況相比,京津冀地區的科技地位已出現了下降的趨勢。

  在科技投入方面,與1997年的數據相比,2001年京津冀地區從事科技活動人員數由佔全國的14.41%下降到了13.01%,下降了1.4%,而長三角、珠三角科技人員比例則分別上升了2.35%和3.02%。再看科技經費籌集額,京津冀地區由1997年佔全國的21.5%下降到了2001年的20.05%,下降了1.45%。長三角由1998年的23.86%上升到了2001年的24.46%,上升了0.4%,珠三角上升得更快,2001年比1997年高出3.77%。

  統計表明,京津冀地區的專利申請授權量佔全國的百分比一直處於下降的態勢,由1996年的14.4%下降到了2001年的10.95%,下降了3.45%,而長三角由1996年的16.61%上升到了2001年的19.99%,上升了3.38%,珠三角則由1996年的13.27%上升到了2001年的18.39%,上升了5.12%。專利申請授權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産出的品質,從1996年至2001年,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專利申請授權比平均值分別為59.98%、61.55%和69.09%,後兩個地區比京津冀分別高出1.57%和9.11%

  與此同時,京津冀經濟增長相對緩慢,經濟地位出現弱化趨勢。首先,京津冀GDP佔全國的百分比,由1996年的9%上升到了2001年的10.88%,上升緩慢。長三角則由19.03%上升到了22.48%,上升了3.45%,珠三角上升了1.79%。其次,京津冀工業增加值佔全國的百分比變化不大。京津冀大型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佔全國的百分比1996年到2001年期間幾乎沒有變化,徘徊在9.6%左右。長三角則由22.39%上升到了24.03%,上升了1.64%,珠三角由12.58%上升到了13.02%,上升了0.44%。

  由經濟指標看,目前京津冀的整體經濟地位還沒有明顯的下降,但與長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經濟發展速度緩慢,經濟實力正在下降,而科技投入和産出的下降,必然會加劇這種趨勢。因此可以説,京津冀地區的整體經濟實力已經出現了弱化的趨勢。

  無法逾越的區域壁壘

  區域壁壘嚴重束縛了京津冀的發展。北京和天津兩大都市比肩而立,産業結構非常類似,經濟競爭的動機強烈,而開展互補性合作的動機很低,如幾年前的港口之爭,北京利用天津港應該是最經濟的,但北京偏偏要在秦皇島建港口,造成資源、效率的巨大浪費。再比如北京與天津都提出把電子資訊、生物技術與現代醫藥、新能源、環境保護、新材料、先進製造技術、現代農業等作為産業發展的重點領域,産業發展的雷同一目了然。

  長三角、珠三角同樣存在區域壁壘,但似乎並未受到嚴重影響。這是由於上海具有無可比擬的區域優勢地位,吸引了大量國外資本,客觀上突破了區域政策限制,弱化了區域發展的制度化障礙,從客觀上形成了長三角地帶以上海為中心的較為合理的産業分工格局。長三角和珠三角由於經濟的外向性較高,吸引了許多國外製造業、高新技術企業的集聚,這些企業從不同區域的比較優勢出發,圍繞大城市形成了中心控制週邊的分工格局,比如上海是企業總部和研發中心等企業控制中心所在地,而周邊昆山、蘇州等城市群則發展生産、製造等下游環節。

    相比之下,京津冀地區經濟的外向程度較低,利用外資的數量差距很大。長三角外商直接和其他投資額佔全國的百分比從1997年的23.01%上升到2001年的31.91%,上升了7.25%,珠三角由1997年的27.25%上升到2001年的32.43%,上升了4.82%,而同期京津冀的比例由11.23%落到了9.44%,下降了2.66%。

  從區域産業佈局的一般規律看,理想的區域産業佈局是以一個大城市為核心,若干專業化中小城市(鎮)形成週邊和輻射區域,共同構成的一種巢狀分層結構,這種區域産業佈局有利於區域資源按照産業鏈的結構進行合理配置。而北京與天津兩大工業中心比肩而立,産業發展協調不夠,則是導致整個京津冀地區滑落的另一個原因。

  與長三角不同,北京和天津是渤海灣區域的兩大都市,都具有直轄市的政治地位,相距只有137公里,呈現特有的“雙子星座”態勢。從歷史上看,天津依靠港口的優勢,在20世紀初逐漸成為華北地區的工業中心,新中國成立以後,在計劃經濟産業均衡佈局的思想指導下,北京和天津共同發展為華北地區的兩大工業中心。加上兩者行政體制的分割造成了利益衝突和對有限區域資源的競爭。北京從本身城市功能轉換的角度來設定其發展戰略,強調內部不同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而天津則從自身的利益來考慮其發展戰略,導致了生産要素難以跨地區優化組合、區域之間重復建設、産業雷同、資源浪費等問題。

  推進一體化迫在眉睫

  目前的京津冀可謂“內憂外困”,一是區域壁壘導致産業難以實現優勢互補,二是外向型經濟落後,缺乏突破這種壁壘的外在力量。京津冀地區政府應當儘快啟動該地區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破除阻礙區域經濟發展的壁壘,立足各自優勢,以市場配置資源為基礎,根據經濟收益的原則,整合京津冀以及渤海灣地區的存量經濟資源,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提升京津冀地區經濟科技地位。

  區域之間經濟均質化與特色化程度較高,具有一體化的經濟條件。渤海灣特別是京津冀地區的經濟差異性相對較小,其總體的比較優勢在於科技力量雄厚,有著較高的科技、教育、文化水準,具有較強服務功能。為在更高層次上擴大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此外,京津冀地區基礎設施完善化與一體化也為區域經濟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區域內彼此比較優勢的特色化越來越明顯。儘管北京與天津實力相當,然而眾多高科技企業的總部和研發中心向北京中關村、CBD等區域聚集的趨勢表明,天津和北京之間還是存在著分工。北京在高技術産業的高端等方面就存在著難以比擬的優勢,天津在製造業、商業服務、港口航運等方面地位獨特,河北在人力資源方面具有相對的優勢,因此不同區域之間通過分工協作,彼此之間都可以得到由分工産生的規模經濟和專業化收益。

  同時也不能忽視可能的困難和障礙。首先,京津冀區域之間在市場基礎上的整合還存在許多深層次的制度障礙,特別是財政稅收制度。其次,在對外開放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各地都是從本地封閉環境來發展經濟,沒有從區域分工協作關係上考慮如何有機耦合成一個整體與國際經濟接軌,參與國際經濟大迴圈,且缺乏相應的區域協調機制,1986年環渤海經濟區成立以來,經濟合作一直處於構想和醞釀階段,走走停停,從沒有進入實施階段,依靠民間自發的合作在現行體制下能量又總是有限。因此,推進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已經迫在眉睫。

(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區域發展研究室 巨文忠 任錦鸞 田 野)

瞭望 2003年8月21日


專家比較區域實力 京津冀經濟科技地位持續弱化
京津為什麼要“聯姻”? 京津冀發展面臨大挑戰
簡議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