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泊溪:中國新型工業化道路(資訊化與工業化)

世界上各國工業化其實並無統一的模式,成功國家的工業化都會根據國際形勢和特點進行,特別是後起的工業化國家,都要借鑒先行工業化國家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充分享受後發性利益,這點在美國的工業化和日本工業化差異上表現的很明顯。美國工業化的當時其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6-7%,但卻消耗60-70%的能源和資源。因此,在後來他們付出了沉重的結構調整代價,而日本相對而言,確定的是低消耗能源和資源的工業化道路。但由於受當時世界科技水準、發展水準的限制,這樣的道路走的並不徹底。

我國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有基於深刻的戰略思考和廣泛的背景支援的。

——中國關於國情和世界發展趨勢選擇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其本來是指經濟、科技、環境、人口、社會的協調發展,進而發展為“以人為本”的發展,這樣的發展戰略對工業化提出了要求。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際上是國家總體發展戰略的提升,是把人民生活與國家發展密切結合,國家戰略經濟發展惠及人民。重視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質,這對工業化提出新的要求。

——在高新技術特別是資訊技術飛速發展的國際背景下,中國提出了資訊化帶動工業化,這是從資訊化角度提出了新型工業化模式道路問題。

——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使各國的發展和工業化戰略面臨著新的選擇,對比較優勢和國際分工要重新審改,同時要考慮經濟多極化因素。

——我國應綜合考慮上述背景,全面論證新型工業化模式(道路)問題。

一、基於工業化的內涵(資訊化與工業化)

(一)資訊化

資訊化涉及國民經濟眾多領域,而且是動態不斷發展的概念。

1、資訊化是在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中最廣泛應用先進的資訊技術;以提高生産力和人民生活;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包括五個方面的內涵:

¾¾ 用於收集、加工、處理輸送、發佈各類經濟資訊所需的各類硬環境,包括電腦、傳真機、電話、錄影機、電腦網路、光纖及衛星網等。

¾¾ 一套完整的資訊標準和科學的資訊立法。

¾¾ 一套有效的經濟資訊化的應用系統。

¾¾ 多方面反映國民經濟運作情況的各類經濟數據庫。

¾¾ 符合要求的高素質的人力資源隊伍。

2、資訊化是指在經濟和社會活動中,通過普遍地採用資訊技術和電子資訊裝備,更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資訊資源,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使由於利用了資訊資源而創造的資訊經濟增加值在國民生産總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佔主導地位的過程。其內涵包括:資訊基礎結構、資訊技術、資訊産業、資訊應用和資訊服務。

3、資訊化是指在工業化的過程中,要逐步提高資訊經濟在國民生産總值中的比重,同時通過資訊高速公路的建設,把我國的資訊産業發展起來,把資訊技術的應用普及,把資訊技術的自主開發能力提高上去。其內涵包括:資訊基礎設施、資訊産業、資訊技術、資訊人才和資訊環境。資訊産業則是支柱;資訊技術是根基;資訊人才是動力;資訊環境則為有序運作的保障。各要素相互聯繫,相互依託,構成“中國資訊化基礎結構”(CNII)。

4、資訊化就是要加快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部門內部以及企業間的資訊溝通和交流,促進企業技術改造,使企業的發展更適應新技術的發展和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從而加快經濟的運作節奏,促進經濟發展。國民經濟資訊化有利於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有利於建立資源優化配置的經濟運作體制,有利於調整産業結構、降低資源消耗、加快資金週轉,提高經濟效益。國民經濟資訊化不僅表現為資訊産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較大的比重,它還使國民經濟各部門由於資訊技術的應用和資訊産業的發展而獲得巨大利益。

5、資訊化是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充分發展四個基本要素,並通過四要素提高全社會的經濟效率,全面刺激、促進和帶動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這四個要素是:資訊市場要素、網路要素、公用軟體和硬體要素及數據庫資源開發要素。

6、資訊化是指隨著近代工業的産生與發展,國民經濟結構日趨複雜,並處於不斷變化中,用資訊化創造智慧型、強大性的社會生産力,改造更新和裝備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通過快速、高效、低能耗的資訊傳遞,把社會的生産、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有機地聯繫起來,提高管理與決策中運用資訊的層次,加快知識、技術、人才和資金流動,縮短時間和空間,建立國民經濟的穩定有序狀態。這可以大大提高社會的勞動生産率,推動經濟和社會進步。

分析一下這些觀點,不難看出資訊化不僅局限于經濟範疇,而且還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是因為資訊化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定階段。在這個階段社會産生力將實現由農業、工業時代向資訊時代轉變,反映了經濟發展形態由工業化到資訊化的過渡,即由注重物質、勞動的密集投入的粗放型生産方式,向注重知識、資訊的密集投入的集約生産方式的過渡。

(二)工業化

1、工業化的定義和基本特徵

狹義的工業化定義認為,工業化是工業(特別是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如A.K.Bagchi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認為工業化是一個過程,其基本特徵是:“首先,一般來説,國民收入中製造業活動或第二産業所佔比例提高了;其次,在製造業或第二産業就業的勞動人口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趨勢。在這兩種比例增加的同時,除了暫時的中斷以外,整個人口的每人平均收入也增加了”。著名發展經濟學家W.A.Lewis、H.Chenery、S.Kuznets等人也都持相同或類似的觀點。

廣義的工業化定義,如著名發展經濟學家張培剛先生在其哈佛博士論文《農業與工業化》中將工業化定義為,“一系列基本生産函數連續發生變化的過程”,後來又將工業化定義修改完善為“國民經濟中一系列基本的生産函數(或生産要素組合方式)連續發生由低級到高級的突破性變化(或變革)的過程”。張先生一再強調其工業化定義可以反映産業革命以來經濟社會的主要變化,既包括工業本身的機械化和現代化,也包括農業的機械化和現代化,這與一般只強調工業自身現代化的工業化定義明顯不同。

張先生還將工業化的特徵概括為,一是生産技術的突出變化,具體表現為以機器生産代替手工勞動;二是各個層次經濟結構的變化,包括農業産值和就業比重的相對下降或工業産值和就業比重的上升;三是生産組織的變化;四是經濟制度和文化的相應變化。

2、工業化的依據

無論是經濟理論還是實踐經驗都表明,工業化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是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支援工業化的理論依據之一是:“配第——克拉克定理”。配第和克拉克認為,商業(第三産業)收益高於工業(第二産業),工業高於農業(第一産業),隨著每人平均國民收入的提高,勞動力首先從第一産業轉向第二産業,然後更多地移向第三産業。

支援工業化的理論依據之二是,恩格爾消費規律。這個規律表明,隨著每人平均收入的提高,食物和必需品消費支出比例下降,舒適品和奢侈品的消費支出比例則相對上升,而舒適品和奢侈品主要是由工業和服務業生産的,因此,工業部門需要更快的發展。

支援工業化的理論依據之三是,劉易斯等人的二元結構理論。這個理論表明,在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農業部門的勞動生産率低於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産率,將一部分勞動生産率很低的農業勞動力轉移到勞動生産率較高的工業部門中去,整個社會的生産率就會提高。

支援工業化的理論依據之四是,普雷維什、辛格的“貿易條件惡化論”。該理論認為,國際貿易中初級産品價格與工業品價格相比呈長期下降的趨勢,以出口初級産品為主的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因此,發展中國家應大力發展自己的工業,以代替進口的工業品。

支援工業化的理論依據之五是,赫爾希曼的“聯繫效應理論”。該理論認為,工業部門特別是資本品工業部門的聯繫效應比農業部門要大,為了使有限的資本産生最優效果,發展中國家應將資本投入到聯繫效應較大的工業部門去,實施“不平衡發展戰略”。

3、工業化的階段和類型

工業化不僅是工業部門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而且是工業部門內部結構不斷變化的過程。撒克、霍夫曼等個從理論和經驗上證明,工業化過程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消費品工業(如食品工業、紡織、煙草、傢具等,相當於輕工業)居主導的階段;第二階段是資本品工業(如冶金、化工、機械、汽車等,相當於重工業)加速發展並逐步趕上消費品工業的階段;第三階段是資本品工業居主導的階段。

張培剛先生依據發動者是政府還是個人將工業化分為三類,一類是個人或私人發動;一類是政府發動;一類是政府和私人共同發動。現實中究竟一個國家的工業化屬於其中哪一類有時是難以説清的,但如果允許有一定的誤差,則可以將英國、法國、美國的工業化歸為私人發動的,前蘇聯歸為政府發動的,日本和德國歸為政府和私人共同發動的。一般來説,私人發動的工業化往往屬於“漸進型”,政府發動的工業化則屬於“激進型或革命型”。漸進型工業化往往始於消費品工業如紡織工業和食品工業,激進型工業化則往往始於資本品工業如重工業。

二、資訊化帶動工業化是我國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特色

1、要善於利用當代的資訊,實現跨越式的國家發展戰略,完成工業化

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發展戰略思想和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的任務尚未完成,又面對實現資訊化的艱巨任務”,都是務實的對我國國情及發展目標準確的估計。

對於國家經濟發展程度的分類,二戰後涌現出大量“發展經濟學”的研究,也有種種不同的學術觀點,但目前普遍採用的仍是聯合國對發展中國家和世界銀行早在1978年世界發展報告中所作的分類。1978年,世界銀行根據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及其他指標,列出了19個已工業化了的國家,這些國家1976年的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自1340美元(南非)至8880美元(瑞士)不等,平均為6200美元,但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不能作為惟一指標。由於那時缺乏我國的統計資料以及外匯折算等問題,把我國也曾列為中等收入國家,直至在1981年在世界發展報告中,又改把我國列為低收入國家,那時我國的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為260美元(1979年美元)。在1981年報告中,又剔除了南非而列出了18個工業化市場經濟國家。目前國際上發展經濟學文獻,都以世界銀行的分類作為依據。在2001年,世界銀行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中上等收入國家的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平均為4460美元,高收入國家達25506.4美元。根據同一標準,世行計算我國2001年的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已達到了4260美元。從這些數據來理解我國的現狀,也可以使我們能較深入地理解我黨的第二、第三代領導人對完成新世紀發展的目標與戰略的務實性。

通過20餘年的改革開放,2001年我國的國內生産總值、對外貿易及引進外資均居世界第六位,但由於我國人口數量的巨大及結構調整的剛性,我國2001年在GDP中一、二、三次産業的産業結構比例仍為15.2:51.3:33.5,而就業結構的比例,則為50:22.3:27.7,我國的城市化率在2001年僅為37%。而1980年的工業化國家其一、二、三次産業就業人數之比分別為6:38:56,居住在超過50萬以上規模的城市人口,平均達到55%。2001年我國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了51.1%,大部分製造業産品的産量已居世界前列,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仍處於繼續工業化,屬於發展中國家行列。因此,我國必需大力加強第一産業,調整提高第二産業,積極發展第三産業,並“在[1]完成工業化的過程中注意運用資訊技術提高工業化的水準,在推進資訊化的過程中,注重運用資訊技術改造傳統産業,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

2、要利用資訊化提高工業化效率

我國製造業的産品,數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我國製造業的産品中,高技術産品的比重還不高。由於對市場資訊把握不夠及體制等因素,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等現象,影響了經濟運作的品質和效益。聯合國工發組織,通過其多年積累的資料建立了工業競爭力指標,它由四項指標組成,分別是每人平均製造業增加值;每人平均製造業出口額;製造業增加值中高、中技術所佔份額;製造業出口産品中高、中技術産品所佔份額。根據工發組織所計算的工業競爭力指標,我國由1985年的第61位上升至1998年的第37位。雖然已有了很大進步,但與1998年名列第一位的新加坡及名次在15位以上的發達國家及名列第18位的南朝鮮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要提高製造業的經濟效益,還牽涉到管理問題。根據瑞士洛桑IMD年度競爭力報告,我國的服務與管理,由1999年居世界的第32位下降至2000年的第39位。同一報告把我國對通信的投資作為競爭優勢,居世界47個國家中的第2位,但該報告又把每千居民佔有電話幹線數作為我國的劣勢,在47個國家中居第44位。

從以上國際資料的分析可見,我國所提出的“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的戰略是正確而迫切的。也要看到,在聯合國工發組織競爭力指標的四個組成部分中,強調的是高、中技術的産業,即不僅強調高技術産業,也要注意大部分中等技術的傳統産業。目前支撐我國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因素仍是固定資産投資,它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在1995-2000年間,為37.1%(2000)-40.8%(1995),幾乎高於亞洲任何新興工業經濟。今年1-7月,我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達到了24.1%,其中高新技術産業所佔比重仍很小,而傳統産業則仍然依靠粗放式增長方式,這是導致經濟結構調整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面臨經濟繼續改革的艱巨任務,用資訊技術去改造傳統産業,具有獨特的作用。

3、要用資訊化推動新能源和新材料發展的工業化模式

資訊通信技術的發展,是一場新的技術革命並成為促進當代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但同時我們要重視資訊、能源、材料之間相互依存的辯證關係。本文的第一部分所作的歷史回顧,目的是為了説明材料、能源、資訊三者間的相互依存關係。工業革命前,人類社會的進步主要由於原材料的改進及加工、鋼鐵産量曾成為衡量國力的主要標準。工業革命也可以説成是能源革命,它依靠蒸汽機、內燃機及電動機等動力,替代了人們體力所難以完成的勞動。西元105年左右蔡倫的造紙和西元1050-1059年活字印刷的書籍則大大地促進了資訊與文化的傳播。18世紀始於英國的工業革命,也是由於資訊向鄰國的傳播,使西歐一度主宰了全球的經濟。當代資訊通信技術的革命則通過半導體,光纖等原材料的創新、衛星通訊應用和太陽能新能源技術來完成的。因此,我們在發展現代資訊通信技術時,需要同時注意電子元器件的開發和生産,例如發光二極體的高亮度的紅、橙AlGa、Inp的材料和新型電源的氫蓄電池、動力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實現包括資訊能源原材料系統的綜合發展,才能把我國資訊産業發展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産業,同時,也體現資訊産業的關聯帶動性。

4、要用資訊化提高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水準

聯合國于2002年8月,在南非的約翰內斯堡舉行了首腦會議,對10年來世界各國實行21世紀議程的進程作一回顧並對未來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取得共識。聯合國秘書長的報告中指出,“21世紀議程引入了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概念,它把經濟、社會與環境目標綜合為戰略行動藍圖的手段”。解決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個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現代資訊通信系統手段有關鍵性的重要作用。

自1992年世界首腦會議後,聯合國環境保護委員會向100多個發展中國家及經濟轉軌國家提供了在環境領域建立服務體系,包括法律、政策與技術諮詢等服務,這些都屬於資訊服務業的範疇。此外,新的資訊技術,同時改變了資訊流的基本規律,它可以實現當地的資訊管理,擴大群眾參與制定決策範圍,也可以更好地提高我國對環境的友好水準。從資訊系統的軟硬體角度來看,現在對全球環境系統的觀察和數據收集,例如對影響臭氧層物質與森林狀況的監視,以及目前世界實施的綜合全球觀察戰略(IGOS),把空間觀察站與地面觀察站聯繫在一起,其支援技術都屬於資訊産業範疇,如地理資訊系統、衛星定位系統、人工智慧與神經網路等,這些都屬於現代資訊系統範疇,它們從技術上促進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5、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是中國縮短與發達工業化國家差距的主要途徑

世界經濟史證明,一個國家只要具有正確的發展戰略,在開放的經濟世界中,可以通過獲取資訊而趕超其他先驅者。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在1820年,其每人平均GDP位居世界首位,達到了1756美元,從1913年起,其每人平均GDP就連續被美國和澳大利亞所超過。1992年,美國每人平均GDP居於世界首位,瑞士其次,日本則位居第三。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美國和日本都是通過模倣與革新國外技術而崛起成為世界工業領先強國(1900年初期,美國在主要科學發明方面還落後於英、法、德等國,但在實際的創新與發明方面卻並不落後)。模倣與革新國外技術,來源於資訊的傳播、應用與創新,這是後來者所特有的優勢。因此,世界銀行在其《中國與知識經濟:把握21世紀》中提出了為迎接全球知識革命的挑戰,中國必需更加開放,形成駕馭塑造全球經濟模式的力量,利用快速進步的技術力量,特別是資訊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

促進資訊與通訊技術在整個經濟中的應用,提高新技術及相關知識的傳播與應用是重要措施之一,因此,要進一步縮短我國與發達工業化國家的差距,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應是主要途徑。

[1] 引自江澤民同志《在第十六屆世界電腦大會開幕式上講話》(2000年8月21日)。

(李泊溪 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網 2003年8月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