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科學家受體制制約 合格醫生不夠多

    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抗非攝影作品展《決戰SARS》在廣州北京路展出兩天來,觀者如堵。展覽上最受市民喜歡的作品之一,就是抗非期間鐘南山院士在學術交流會上侃侃而談的6平方米噴塑巨照。昨天中午,百忙之中的鐘院士接受記者採訪,用疲憊而略帶沙啞的嗓子向記者細述在過去半年裏廣東抗非鮮為人知、步步驚心的關鍵環節。

    省衛生廳尊重科學

    記者:對於SARS與“衣原體顆粒”的關係有過爭論,這涉及到該用什麼辦法、什麼藥物治療病人。廣東省衛生廳當時有沒有採納廣東專家的意見?

    鐘南山:我們要特別感謝廣東省衛生廳的行政支援,尤其是王智瓊副廳長。衛生廳是頂著很大的行政壓力支援廣東臨床專家的意見的,他們尊重事實,尊重專家,尊重科學。沒有衛生廳的果斷決策就沒有廣東防治SARS的成果。5月份衛生部公佈了新的診斷標準後,確診和疑似病例馬上多了起來,但廣東專家認為這個標準不準確,將很多普通肺炎病例都當成SARS,省衛生廳又聽取了專家的意見並積極向衛生部反映,在排查病例方面再次走在全國的前面。

    記者:以您為首的廣東衛生界在2月中下旬兩次明確反對國家疾病控制中心的“衣原體論”和“特效”治療藥物,當時廣東也沒有找到病原體,這樣堅持反對別人做出的結論會不會有壓力?

    鐘南山:的確有壓力,特別是期間我們與香港大學微生物系合作尋找病原體,港方還一度懷疑是禽流感,當時我們非常擔心他們單方面宣佈這個結論,但港方嚴格遵守了雙方簽訂的協議。現在看來,禽流感有明確的疫源、明確的傳播方式,反而比這種到現在還不知道從哪來的傳染病好應對一些。

    吃野生動物是陋習

    記者:你是否認同病毒來源於果子狸的説法?

    鐘南山:在果子狸、山豬、蝙蝠、蛇身上都找到冠狀病毒,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要找到真正的疫源還有很長的距離。我個人認為廣東人吃野味不但不是飲食文化,還是一種陋習。在千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人、動物、植物已經形成一個生態平衡,人是這個食物鏈的主宰,隨意破壞它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給人類帶來災難。

    科學家受體制制約

    記者: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首席科學家楊煥明公開説:“中國科學家在SARS面前整體打了一個敗仗。”楊煥明認為中國沒有率先公佈冠狀病毒基因測序結果是因為他無法早期拿到病人標本,只有國家疾病控制中心是標本的“合法持有者”。不少行內人士認為,從病原體發現到檢測診斷以及理論的闡述,中國目前的首創紀錄全部為零。您是否認同這種看法?

    鐘南山:我完全認同。病原體的基因測序並不複雜,我們自己完全可以做出來,但是科學家受到體制的制約,懂做的人拿不到標本,有標本的人不懂做,還封鎖標本和資訊。這是一個悲劇。

    記者:聽説您剛剛在美國《呼吸與危重醫學雜誌》上發表有關SARS研究的論文,這是一件喜事。

    鐘南山:這也是中國科學界的一大遺憾。很多SARS的臨床治療經驗是廣東首創的,還向香港、北京等地傳授,但最後卻不是廣東首先發表的。相當一部分廣東專家精力集中在搶救上,沒有要及時總結、在國際上發表論文的意識。這方面我們應當向香港學習,他們在治療了10例SARS患者後就總結了經驗在《新英格蘭》雜誌上發表。我們不能怪人家先發表了論文,因為我們自己都沒有寫。這次在美國西雅圖參加會議期間,我把一篇還沒有形成論文的評論交給編委會,沒想到24小時內就收到回信,編委會五名編委一致同意採用,6月1日就正式出版。我們的步伐要加快,不要讓人家替我們總結經驗。

    美國學界尊重我們

    記者:談到您5月份到美國出席的國際學術會議,您感覺學界和當地傳媒對中國防治SARS成效的看法是否友好?

    鐘南山:我在出席記者招待會時已經做好了回答一些挑釁性問題的準備,沒想到學界和傳媒對我們表示出來的都是尊重和同情。他們不認為SARS是中國特産,也不認為SARS是東南亞輸出。會議有關SARS的討論內容非常受歡迎。會場有1000多個座位,結果來了2000多人,連地下都坐滿了,只好臨時拉兩條電視線出去做現場直播。

    還要加緊搜尋病源

    記者:在6月19日的全省表彰大會上,您將作為“特等功臣”接受表彰,您現在還有哪些新的目標?

    鐘南山:誰都無法預計今冬明春是否會再次發生大規模感染,所以我們要儘快研製出應急疫苗。我們正加緊病原學研究,加快搜尋源頭。我們動態觀察85例康復患者,兩個月過去了,接觸過他們的人沒有感染SARS,初步得到的結論是恢復期沒有傳染性,有關的研究還要繼續。

    合格的醫生不足夠

    記者:您是否認為這次的抗非大大緩和了醫患關係?從醫生的角度,您認為應當怎樣繼續維持這種良好的關係?

    鐘南山:醫患關係緊張,有社會輿論等影響因素,有醫生本身素質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市場經濟對醫生的衝擊。傳媒普遍同情病人是個弱勢群體,但我不認為醫生的思想素質比其他行業差。雖然醫生的數量是足夠甚至過於飽和了,我的觀察是合格的醫生卻不足夠,應當有更嚴格的考核制度,將“充數”的醫生淘汰掉,合格的醫生就可以相應提高待遇。醫患關係緊張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國家對醫療的投入不足,醫院要採用市場經營手段養活自己,壓力非常大。同樣爆發SARS,香港的公立醫院比如威爾斯親王醫院的急症室可以停診一個月卻不用擔心生計,但在廣州,很多醫院受SARS影響,業務收入明顯下降,連醫務人員的工資獎金都有問題。

    治學科研不容誇口

    記者:早就聽到了您的父親鐘世藩教授的名字,作為當年中山醫科大學赫赫有名的“十大名老教授”之一,他對您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鐘南山:我的爸爸死於支氣管擴張症、肺心病,我想如果當時的無創通氣技術過關,他可能可以多活幾年。他非常沉迷于自己的科研,上世紀50年代搞乙型腦炎的研究,他用自己的工資養白老鼠,家裏都是老鼠味。70年代他用很長時間寫出《兒科鑒別診斷學》,當時他已經有復視,是閉著一隻眼寫書的。爸爸對我治學最大的影響是他搞科研不吹牛,講話有根據,做到哪步講哪步,絕不誇大。

    記者:能談談您的子女嗎?

    鐘南山:我的兒子是泌尿外科的醫生,去年獲得了“廣州市十大傑出青年”稱號。女兒在美國讀會計專業,計劃8月份回國工作。媳婦和孫子在國外,但兒子和女兒都覺得在國內有發展,中國現在的發展前景很好。  (廖懷淩 鄭珮華 )

    

    羊城晚報 2003年6月11日


鐘南山建議:非典科研需要瞄準“五個方面”
鐘南山:中國非典疫情已近尾聲 保持警惕防止反覆
鐘南山駁WHO非典病死率估計:內地不會超過6%
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主編的“非典”醫學專著出版
非典型肺炎防與治
每日“非典”疫情發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