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軾評點MBO叫停 論私産合法性界定

    “要修改憲法中有關私人財産的保護條款,必須界定‘初始財産合法性’,”茅于軾在日前舉行的(粵浙)民營經濟發展與管理高峰會上還指出,明確界定“初始財産合法性”還關係到下一步國有企業改革大計,如目前被迫叫停的“MBO”(管理層收購)就同樣遇到了這一障礙。

    “被保護財産是否合法?”

    茅于軾表示,在西方被譽為“道德之神”的私有産權是建立市場經濟秩序的基礎,而在中國不僅僅是個保護問題,還在於被保護的財産是否合法,尤其是初始財産是否合法。

    茅分析,對中國近20年才發展起來的私有財産而言,其合法性受到的諸多懷疑,包括偷漏稅、轉軌過程的暗箱操作種種,這類私産當然不應該受到保護。

    茅還認為,有些公産的合法性也值得考慮,例如國家機關濫用罰款對私有財産侵犯的部分,其法律依據也未必充分。

    “在合法性未得到確認的情況下就加以保護,無疑是默認了這類財産的合法性,勢必增加社會不安定因素,”茅毫不掩飾自己的擔憂。

    MBO遭遇“合法性”質疑

    一度熱炒的MBO突然被財政部暫停,茅于軾分析,原因也在於“合法性”難以確認。

    茅認為,管理層收購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言,無疑是一條好的出路,但問題在於企業資産本身的合法性受到懷疑,企業原始資産的來源、發展過程中對職工私産的侵佔乃至資産評估的合法性等各方面均難以得到合理的司法解釋。在這種情況下,貿然將國有資産私有化同樣等於默認了這類非法財産的合法性。

    警惕國企改制的道德風險

    茅于軾進而指出,國資委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國有企業改制,因為改制過程中同樣牽扯到大量的財産合法性問題,如果解決不好,改革同樣難以推進。

    茅認為,道德缺失和資訊不對稱會造成大量國有資産流失。主管部門和管理層在預先得知改制資訊的情況下,改制過程就一定存在道德風險。管理者可以有意識將企業“弄糟”然後再施以“低價收購”,得手之後,這種財産的合法性誰能説得清?(邱登科 黃粒粟)

    

    《粵港資訊日報》 2003年4月14日


茅于軾暢談財富三層次 超越財富享受人生
茅于軾:中國應該提高資本流動效率
茅于軾:農村資本市場--經濟增長潛在動力
茅于軾:地方保護主義錯在哪?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