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國資委--國有資産大“老闆”?

    新成立的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委),是十屆人大通過的諸項機構改革方案中,最引人注目也引起議論最多的新機構。昨天,這個全新而又龐大和神秘的機構,終於在各種關注和猜測中掛牌,國有資産有了新的管理者。

    按照新華社給出的最權威也最簡明的定義,國資委的職責和任務是:由國務院授權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監管國有資産,確保國有資産保值增值,進一步搞好國有企業。而有關專家則更形象地把國資委稱為國有企業的“老闆”。而在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信條中,“老闆”是企業資産的所有者而非企業的經營者,企業的經營是由受雇于老闆的“經理”去幹的。按照這個規則套下來,國資委作為所有國有資産的“老闆”,就應該當好國有資産的“總老闆”和監管人,而不再是某一國有企業的具體經營者。所以才有專家預測,國資委的成立將“有利於從‘管企業’向‘運營資本’轉變,解決了政企不分、産權責任不清的問題”。

    理論上雖然如此,但在現實操作中顯然不會這麼簡單。積以往幾十年曆史而在國有資産方面形成的資産、企業、政府之間的錯綜複雜的關係,在一段時間內不可能剝離清楚,於是國資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不可能成為一個清清爽爽的以“運營資本”為主要手段的國有資産的“老闆”。而許多議論和疑惑,也正是由此而來。譬如如何以資本為紐帶,而不再以幹部任免或行政干預為手段,理清政府與企業的關係;如何界定和劃分中央與地方的國有資産權利與收益;如何理順某些國有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與社會普遍服務之間的關係等等。面對如此複雜的關係,任何紙上談兵的猜測和議論,都可能因依據不足而言不及意。

    作為普通百姓,我們也可以從國資委的成立中,觀察到一些樂觀的資訊。一個經政府授權,對國有資産進行監督、管理的機構,將使國有資産有了責、權明確的管理者和責任人,過去飽受詬病的國有資産“所有者缺位”的狀況,應該有了改變的條件和希望。今後如果再有國有資産流失等現象,至少在理論上有明確的責任人可以追究。作為國有資産所有者的一分子,公民將可以目標明確地對國有資産的保值、增值狀況進行監督。雖然由於監督渠道的曲折,可能使這種監督顯得過於間接而力度有限。但因為有明確的責任在肩,國資委將自覺地完成對國有資産的“看守”之責,並實現其保值、增值。同時,隨著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完善,對國資委的監督也將有制度化的保障。各種相互制約的條件共同作用,過去那種國有資産大量流失卻沒有明確的責任人,因而百姓無從了解更無法監督的現象,有希望得到改變。(張天蔚)

    

    北京青年報 2003年4月7日


國務院任命李榮融為國資委主任 劉明康為銀監會主席
財政部暫停審批管理層收購 國資委將負責資産評估
劉紀鵬:國資委將改變資本市場上所有者缺位
張卓元評國資委 改制嚴防賤賣國資致富
魏傑:國資委如何管好國有資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