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城鎮戶口走下神壇

      今年4月1日後,北京市農業戶口婦女所生的小孩,可在父母戶口所在地自願登記為非農業戶口;北京市農業戶口的高等職業教育學校、中專、技校及經教育部門確認的職業高中的在校生,可自願轉為非農業戶口。

      即將實行的新的北京農業人口轉為非農業人口戶籍改革政策,應該算是一個喜訊:城鎮戶口終於走下神壇了。

      曾幾何時,城鎮戶口作為一種待遇,在各種場合顯示著它的神通。一方面,一些人為家屬轉為城鎮戶口苦苦奔波了好多年,一些人則為孩子轉為城鎮戶口付出了多年的積蓄;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在農轉非問題上充分體現了政府的權威,一些地方則因為出賣城鎮戶口而輕易地賺了很多錢。

      俱往矣。如今的城鎮戶口如落架鳳凰,不再有高傲的資本了。據3月5日《中國青年報》報道,北京農民對城鎮戶口的態度已十分漠然,一句最具代表性的評語是:“城鎮戶口又不能當飯吃。”統計數據也表明,北京農轉非的人數年年下降。

      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意味著兩種不同的為生方式,我把前者稱之為“物質生活”,即以土地為基礎換取全部生活所需,後者為“金錢生活”,即通過各種方式掙錢,然後購買全部生活所需。一般意義上,城鎮居民如果沒有正常的生活來源,政府就應該提供社會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福利,或者想方設法提供就業機會。所以,從法理上講,城鎮戶口本身是可以當飯吃的,儘管這碗飯的標準可能不是很高。可以説,當初農轉非之所以走紅,就是衝著這一點來的。

      政府降低農轉非的門檻,原因無非有三:一,在行政改革的大潮中,此舉可以表明戶籍管理上充分順應了民意;二,在加快城鎮化進程的背景下,可以算做是提高了城鎮化水準;三,政府可能沒有想到,或者從來沒有打算過要為自願登記為非農戶口的人承擔社會保障的責任。

      我有過農轉非的各种經歷,也是城鎮戶口從搶手貨到燙手山芋的見證者。我的基本感覺是,群眾總想得到點什麼實惠,而政府從來不曾想過讓你佔便宜。我所知道的情況是,一些人從農業人口變成了非農業人口,隨之也就變成了城鎮貧困人口,其生活狀況有時還不如當初。

      更多的人可能想到了土地。土地是農業人口最大的後盾,雖然國家《土地承包法》規定農轉非後不要求農民交土地,但實際操作過程中,交土地正好被當做農轉非的交換條件。單單一個城鎮戶口,改變不了農民對土地的依賴心理,改變不了農民先前的那種生活方式。況且,離開土地的農民在城鎮裏不僅總是處於競爭劣勢,而且總不像平時進城打工那樣伸縮自如。

      我的意思是,如果農業人口可以自願填報非農業人口,那還不如取消戶口類別呢!一則,在實際生活中,幹什麼活,在哪生活,過什麼日子,與戶口類別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二則,如果説戶口是重要的,那可能指的是戶口所在地,而不是戶口類別。

      農民説,“城鎮戶口又不能當飯吃”;專家説,“農轉非不是城鎮化”。但正如目前如火如荼的地改市、縣改市一樣,全國各地農轉非的條件都越來越寬鬆了。政府可能領不了人情,群眾也可能不領情,但它至少可能告訴農民和農村這樣一個資訊:名義上的東西都是無所謂的,生活品質、發展前途等等,都只能靠別的東西了。——這些東西絕不會像“改市”、“轉非”那樣,經過有關程式一批就行了。(尚德琪)

    

    中國青年報 2003年3月11日


北京改革戶籍制 農業人口可辦城鎮戶口
江蘇戶籍制度改革見效 334萬人獲小城鎮戶口
四川城鎮戶口全面放寬
任用幹部無需城鎮戶口 北京首次打破戶口堅冰
中國將取消小城鎮戶口指標限制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