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是對經濟學、管理學和企業家智慧的挑戰

    ——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金碚談“企業競爭力監測體系”

    記者:在中國經營報社2月22日即將召開的“領袖企業競爭優勢峰會”上,將向中國企業推出您主持研發的“企業競爭力監測體系”。您作為一位國家社科重點課題經濟學家,為何要研究企業競爭力?

    金碚:我們研究競爭力已經將近10年了,關注競爭力研究的第一個原因,是中國進行的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改革為競爭力研究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第二個原因是中國逐步開放後能不能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産業,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但到目前為止,對競爭力的研究還是比較初步的,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方法論上,還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探討的方面。而競爭力的研究對於經濟學和管理學學科本身的挑戰都是很強的,這兩門學科的理論框架和方法論要更完善來適應競爭力研究的要求,所以競爭力研究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它對理論和對實踐的貢獻都很大。監測體系,盡可能貼近現實和客觀

    記者:您能否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企業競爭力監測體系”的基本架構和核心內容。

    金碚:這個體系就是要反映出企業的競爭狀況,反映你的企業和別人的企業有什麼不同。這個體系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顯示性指標,是盡可能用數據來直接或間接反映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表現,就像在球賽中是用得分來衡量球隊的成敗,在方法論上我們用這種顯示性的指標有容易評價的性質,有一定的綜合性,我們希望這些顯示性指標不要太多、太複雜,而盡可能包括更多的資訊量;第二類指標是解釋性指標,來解釋、分析、説明企業為什麼有這樣的市場表現,為什麼會比別人強或比別人弱,是人員素質、戰略戰術等條件的綜合評定,這兩類指標應該説對企業都是很有用的。

    另外還要有案例研究,通過發揮我們報社的優勢,與一些知名企業和企業家交流,了解到企業的競爭優勢,在方法論上我們做了這些,希望能夠把企業為什麼有競爭力、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好的、有競爭力的企業有哪些東西值得別的企業借鑒反映出來。企業競爭力是個客觀存在,“企業競爭力監測體系”要百分之百地反映這個客觀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要盡可能地接近客觀,在監測的過程中,我們的方法也有一些特色,例如我們用“人氣指數”列出不能直接列在統計數據中的因素,使我們的評價儘量貼近現實、貼近客觀。競爭力研究,沒有終極答案

    記者:關於企業競爭力,每個企業和企業家都有自己的理解。您從事企業競爭力研究多年,您怎麼看這個問題和目前的研究狀況?

    金碚: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競爭有勝有負,所以競爭力就變成了一個大家都很關注的問題。但是當我們把競爭力作為一個研究對象時,它就變成一個很不簡單的概念。研究企業競爭力,一般我們是從經濟學的角度開始,經濟學的基本邏輯是,假定經濟行為人都是“經濟人”,他們的行為完全是“理性”的。而所謂理性行為就是:趨利避害,精於計算,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做出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決定,而不受文化、感情、習俗、道德、信仰等非理性因素的影響。因此,個人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或者“收入最大化”,推論到企業,就是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這成為經濟學最基本的假設前提。但是如果企業都是一樣的,為什麼有的企業強有的企業弱呢?深入研究,就是要發現企業之間的差異性。

    經濟學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釋競爭力的,但是僅僅用經濟學來解釋是不夠的,需要管理學家加入進來研究,所以競爭力的研究是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結合,但是它最基礎的理論到目前為止還是經濟學。

    如果經濟學所能告訴我們的是:競爭力就是同質企業的不同命運,管理學所能告訴我們的是:競爭力的根源是某種“理念”或者特殊“知識”,那麼,企業家們只能這樣理解:歸根結底,競爭力只能來源於“智慧”,這種智慧可以從經濟學和管理學中得到啟發,但它在本質上是沒有一定之規、沒有最優境界、也沒有極至目標的想像力的産物。從這一意義上我們可以説:競爭力不僅是對經濟學、管理學智慧的挑戰,而且是對企業和企業家智慧的挑戰:如何高人一籌,快人一步,強人一碼。這是競爭力的永恒主題:沒有終極答案,只有永遠探索。競爭力不是“易碎品”

    記者:成長型企業和成熟型企業關注競爭力的角度是不一樣的,“企業競爭力監測體系”是否能針對不同的企業量體裁衣?

    金碚:我們在運用這個體系時可以有多種方法,不一定是把所有的企業混在一塊來進行對比,我們可以分組,把成長型企業和成熟型企業分開來比,它們各種因素的重要性是各不相同的。我們這個“企業競爭力監測體系”還剛剛起步,剛有一個最基礎的框架,它是有成長性和開放性的,根據企業的需要來不斷發展這個體系。

    記者:競爭力是不是一個易碎的東西?比爾蓋茨總宣稱微軟離破産只有18個月,競爭力好像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就要被對手給打破。

    金碚:競爭力對企業經營的成敗是有很大作用的,但是它不能百分之百地決定企業的成敗,好比巴西的足球公認水準最高,但不等於每場球都能打贏。所以企業經營的勝負由多種因素決定,競爭力是其中最重要、最具有持續性的因素。競爭力的本質是企業和企業的差異性,是別人很難模倣的、買也買不來的。經濟學上是很難確定説這個企業的競爭力是可以長期存在的,因為在競爭中競爭力是動態的。

    記者:“企業競爭力監測體系”的推出對中國企業有何實際意義?

    金碚:這個體系是用國際上的“對標”辦法來顯示出企業之間的差距。競爭力永遠是企業之間的對比關係,所以説最困難的就是最好的企業,它們感覺得到繼續提高競爭力的困難。但是,這個指標體系是不能算的出來哪個企業能成功,只能統計這個企業在行業中的發展態勢及基本的素質狀況,但不能代替企業具體的經營抉擇。(周璐)

    中國經營報 2003年2月17日

    


學習和創新是核心競爭力之源
陳佳貴:加快培育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