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權威人士:辯證看待"高學歷失業"出現

     為期兩天的全國人才交流大會在應屆大學生“憂”、用人單位“喜”的局面中結束。人事部全國人才流動中心副主任陳軍説,大學生就業難趨勢確已凸顯,但對“高學歷失業”的出現要辯證看待。

    並非個別現象

    記者在北京展覽館、五洲大酒店兩個會場看到:場外,等待入場人群排成了近百米的“長龍”;場內,“前心貼後背”的人們緩緩向前移動,渴望與失望、懇切與無奈、得意與焦慮的表情寫在求職者的臉上。

    據介紹,此次人才交流大會共有全國各地4萬餘名求職者參加,其中70%以上是應屆大學畢業生。

    在會場上接受記者採訪的陳軍説,目前高學歷求職者找不到工作並非個別人、個別地市的現象,而是一個普遍現象。資料顯示,“十五”期間,我國可提供勞動崗位4000萬個,平均每年有800萬個。而高學歷的人才卻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遞增。2002年,我國應屆大學畢業生147萬人,2003年將達到214萬人,按此趨勢,至2005年應屆大學生將達到330多萬人。如果再算民辦高等院校,應屆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將達到四五百萬人,可佔800萬個就業崗位數量的一半以上,加之目前企事業單位的幹部職工已呈年輕化趨勢,五年間也騰不出多少就業崗位,所以高學歷就業難在情理之中。

    細説三個原因

    陳軍分析説,造成“高學歷失業”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勞動力市場供求發生巨大變化,近年來,我國經濟穩步增長,可提供的職位增速平穩。但高校畢業生人數增速加快,不僅是公辦大學擴招,民辦大學也層出不窮,特別是2003年,第一批擴招的大學生畢業使高學歷人才供給出現“井噴”,就業壓力空前。

    第二,我國經濟結構的不合理,加劇了高學歷求職者就業難。對解決就業難題貢獻最大的三産發展仍然大大低於世界平均水準,短期內就業難問題的解決有一定難度。

    第三,求職者的思想觀念滯後,堅守著“讀大學,就要找個好工作”的信念,千軍萬馬涌向好企業、高薪酬這個“獨木橋”,出現了好企業“吃撐了”,一般企業“吃不飽”的狀況。

    一分為二分析

    “高學歷失業”並非洪水猛獸,它固然帶來了許多現實問題,但從另一方面,它也是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

    陳軍提醒説,對此現象要進行一分為二的辯證分析。

    首先,這是我國教育水準日趨提高的重要標誌。目前雖然出現高學歷人才失業現象,但這種失業只是階段性的失業,對於國家來説,卻是人才儲備的重要手段。作為個體的人來講,就業並不是上大學的惟一目的,上大學成為很多人提高自身素質的一個手段。

    其次,高學歷人才不是總量太多,而是相對過剩。目前乃至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從整體上看,我國的高學歷人才仍然是供不應求。所出現的“高學歷失業”現象,是指某些領域、某些地域的相對過剩。如,把就業地選擇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中西部和廣褒農村卻很少有人光顧;再如,財務會計、文秘等“通才”相對過剩,而高新技術、高級管理等“專才”卻嚴重緊缺。我們不能因為階段性出現高學歷失業,就放鬆了教育的發展,我們的高等教育發展不是多了,而是大大不足。

    重在如何解決

    解決“高學歷失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市場、高學歷人才自身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從政府的角度講,為有源頭活水來,必須及時制訂政策,引導産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完善,大力發展第三産業,提供充分的就業崗位。與此同時,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促進人才由相對過剩的領域、地區向求賢若渴的非發達地區和領域流動,以達到高學歷人才供求的基本平衡。

    從市場講,必須早日健全人才市場網路,提供更多的資訊,調節高學歷人才合理流動。目前,全國各地都建立了各種形式的人才市場,去年全國共舉辦人才交流會1萬多場,參會人數達到1600萬人次。

    作為普通求職者,要積極調整心態,主動應對“高學歷失業”時代的來臨。樹立“先就業,後擇業”的觀念,不必非要把第一個工作定為終身職業,實踐證明,第一次工作不見得特別適合你,只有經過合理流動,才能得到能力的充分發揮。其次要進一步拓寬就業視野,突破行政區劃的限制,到急需人才的領域、地區去,在第二輪人才大規模流動中佔據先機。(張連業 葛素表)

    新華網 2002年12月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