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時報:導遊披露 旅遊中貓膩多多

    旅遊也是商品,有時一不留神也會買到“偽劣産品”,更糟的是這件“商品”得耗上您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林導是某國際旅行社的資深導遊,在這一行業已摸爬滾打近十年,見多識廣,對部分“黑導”的“小動作”可謂瞭如指掌,她希望消費者在看過本文後能了解其中奧妙,免得受騙上當,並進而規範時時“出軌”的旅行社和“黑導”。

    服務“縮水”宰你沒商量

    案例:李先生與幾個朋友報團到九寨溝旅遊,計劃中的豪華大巴變成普通客車,下榻的星級酒店也成了招待所,一頓飯八菜一湯的標準倒還在,但都成了“袖珍”型……李先生後悔當初還不如到郊縣的景點走一走,省得出門找罪受。

    旅遊服務項目打折、縮水是“黑導”最常用的手法之一,他們領團之後,不按旅行社下達的接待計劃安排行程,擅自減少旅遊項目。這些導遊大多以下雨、下雪或天已晚了等藉口減少旅遊景點,還有的導遊利用“園中園”、“景中景”等進行誘導,使遊客多花不少錢。有些拼命壓低價格招攬遊客的旅行社則以“能省則省”的辦法,處處摳錢,使得一路上的旅遊服務大打折扣。碰到旅遊旺季,不少景區人滿為患,有時不僅客房、車輛等得不到落實,一些素質不高的導遊就會趁機躲起來,使你飽受折騰。還有的導遊會以你不遵守集合時間、自行掉隊等藉口把你甩掉。

    真情提醒:選擇旅行社時要看是否有詳盡的行程安排表,應包括住宿、用餐及景點幾個方面,越詳盡越好,這樣“黑導”中途隨意改動安排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時還要明確報價內容,問清用餐標準,明確交通工具,當然簽一份合同是至關重要的,要不你連投訴都沒有依據。

    低團費未必低消費

    案例:王先生一家3口去年夏天根據報刊廣告選擇了一家旅行社到泰國旅遊,出發前他欣喜地告訴朋友,沒想到出國遊比國內遊還便宜。可5天的旅程下來增加了許多消費項目,回來一肚子氣。

    翻看報紙中的旅遊廣告,有些國內遊、出國遊的團費令人難以置信的低廉,遊客往往怦然心動,殊不知有可能掉入低價的陷阱。這些旅行社往往放棄從團費中賺取利潤,轉而通過賺取遊客的消費回扣來彌補團費的不足部分。今天的遊客比從前精明多了,他們已不再亂購物了,有些“黑導”便轉而推銷自費項目,説是自費項目,聽起來參加與否全憑遊客自願,但往往導遊先將要增加的項目吹得天花亂墜,再説為了整團的行程安排,大家必須參加。

    真情提醒:其實很多旅行社都知道這種低團費旅遊損耗的是旅行社的信譽,但只要存在削價競爭者,這一現象就難以杜絕;同時遊客消費心理不成熟也是促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遊客看哪家便宜就去哪家報名參團,助長了削價競爭。因此遊客與旅行社簽合同前要明確報價中都含有哪些費用,哪些需要自理,弄清門票是只包含第一道門票,還是全部。

    旅遊購物“陷阱”多

    案例:吳先生前一段時間到海南旅遊,真正花在景點上的時間屈指可數,最可恨的是隨行導遊的態度,一到景點導遊就催命似的,限定幾點集中,一到購物場所便任由遊客逗留,催也不催一聲。

    購物是旅遊的六要素之一,有的導遊抓住遊客大都要買一些紀念品或土特産送朋友的心理,有意把遊客引入一些事先説好的商店或飯店去購物、吃飯;有的“黑導”故意延長購物時間,有的甚至採取不購物、不吃飯就不離開的辦法,敲遊客竹杠,以收取店家給導遊的回扣。最常見的現象是,你不購物、吃飯我在隨後幾天的行程中不給你好臉,遊覽景點時也當個“悶葫蘆”,能不説就不説。

    真情提醒:遊客在購物時最好貨比三家,對於各個景區及路邊小店所擺的大同小異的紀念品、土特産最好不要動心,確實值得一買的,得討討價,切忌輕率採購。因為這些地方的攤點,不僅“大路貨”較多,價格也比當地市鎮商店的標價貴出許多,一不留神還有可能買到假貨。尤其要少購買貴重物品。

    作為一名資深導遊,林導對“黑導”滋生也感無奈。她告訴筆者,導遊的工資構成是底薪加出團補助費,出團補助費視各社的情況而定,一般導遊帶團一天補助30~60元,所以導遊的工資水準普遍不高,而且並非每家旅行社都給導遊基本工資,遊客也沒有給小費的習慣,導遊又不能索要小費,因此旅遊定點購物拿回扣就成為旅行社和導遊收入利潤的一部分。另外旅行社目前也處於兩難境地,市場、遊客消費心理尚不太成熟,如果不帶客人去購物,那麼勢必讓旅行社的報價偏高,這很容易失去市場競爭力。其實在很多行業都是存在提成、回扣,只是國內旅遊市場不很規範,大小旅行社、各類定點購物商店競爭陷入惡性迴圈。(許建)

     《生活時報》 2002年11月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