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福林:中國要為混合所有制經濟鼓與呼

    在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加入WTO的背景下,經歷了二十年的中國改革進入了總體攻堅的新階段。同以往的二十多年相比,今天的改革更具深刻性、複雜性和嚴峻性。要不要深化改革?以什麼思路繼續推進改革?這是中國社會必須面對、國際社會極為關注的重大現實問題。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教授,以研究和推進中國改革為己任,他所主持的研究院十多年來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資助下,致力於研究和設計中國改革方案,在國際上有頗高聲望。在中共十六大召開前夕,本社記者就中國改革下一步等問題採訪他。

    遲福林非常肯定地説:改革決定中國未來!只有把握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推進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不斷提高廣大勞動者的收入水準,並在先進文化理念的引導下,進一步形成改革動力,才能實現改革的新突破。

    遲福林認為:要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國才能形成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長久動力。

    遲福林分析説:從一九九二年到現在的十三年間,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百分之九點三,二00一年國內生産總值比一九九0年增近二倍,已達到九萬五千九百三十三億元。這個事實表明,堅持實行市場取向的改革及其基本政策,仍是中國今後相當長時期內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有效途徑。

    中國的經濟轉軌經驗證明:在由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渡中,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同所有制的改革有著密切的聯繫。

    內地改革開放二十年,正是由承認非公有制經濟、到發展混合經濟、再到鼓勵和支援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每一步所有制的改革都同時伴隨著生産力的解放和發展。

    遲福林闡述道: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放膽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在於它具有其他所有制經濟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混合所有制經濟突破了單一公有制或單一私有制等傳統所有制的界限,實現了公有或私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基本所有制的相互融合和相互合作。其次,混合所有制經濟打破了“純粹公有制”的束縛,找到了建構現代公有制主體的多元性和多層次性,體現公有資産在社會總資産中的支配優勢,體現國有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活動中對其主要命脈的控制優勢。第三,混合所有制經濟促進了國有企業向國有資本的轉化。以股份制為主的混合所有制經濟,促進了國有資産的資本化運作。第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於以跨國公司為主的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混合,有利於加大吸引外來投資的比重。

    遲福林建議:應當按照現代生産力的發展要求,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方面實現改革的新突破,以形成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長久動力。(關向東)

    中新社 2002年10月3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