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小柴昌俊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隨想
何德功

    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小柴昌俊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日本引起轟動,日本科學界乃至整個社會都為之歡欣鼓舞,在經濟低迷、股票暴跌、社會治安變差等壞消息不斷的今天,這一喜訊著實令日本人高興。

    日本人高興是有理由的。首先,小柴獲獎是對日本整體科技實力的肯定。眾所週知,“科技立國”是日本的既定國策,投入的科研經費僅次於美國,2000年度美國為2280億美元,日本為1305億美元;日本的科研人員數量也是世界第二,截至2002年4月1日,日本科研人員達72.8萬人,僅次於美國的110多萬人。正因為如此,小柴昌俊才能繼2000年白川英樹、2001年野依良治獲諾貝爾化學獎後,又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都是科研攻關小組的負責人,在科研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就像群山的主峰,又像大合唱中的領唱。但是在他們3人背後還有無數優秀的科學家,如果沒有這些人默默地支援和配合,他們很難做出現在的成就。從這個意義上説,對他們的表彰也是對他們身後無數無名英雄的肯定。日本科學界人材輩出,整體實力強大,因此連續三年獲獎也不足為奇。

    其次,這是日本基礎科學實力雄厚的證明。自1949年湯川秀樹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來,日本共獲得11個諾貝爾獎,其中物理學獎就佔4個,除了江崎玲於奈1957年發明的新型半導體直接應用於生産之外,其他3人都是在理論物理學領域頗有建樹。湯川秀樹早在1934年就預言了介子的存在,朝永振一郎主要從事介子和其他基本粒子關係的研究,小柴昌俊則捕獲到超新星大爆發時釋放的中微子。這些都説明日本在理論物理學領域一直保持著世界領先水準。雖然技術能直接給社會和企業帶來利益和實惠,但日本政府沒有急功近利地一味強調技術開發,它對基礎研究也給予了相當的重視。如在理論物理學領域,政府為物理學家提供了數百億日元的加速器等實驗設備。像小柴的中微子探測器就投入了幾億日元,所以小柴一獲獎就首先感謝政府對基礎研究的重視。

    再次,這還説明日本人為之驕傲的東京大學確實是世界一流的大學。最近國內關於一流大學的議論很多。何為世界一流大學?主要不是看有多少設備,多少學生,多大佔地面積,也不是看有多少營利,更重要的是看科研水準和教學品質。要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就要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要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重大自然科學國際獎項的多少是一個重要指標,而享譽全球的諾貝爾獎就可以説明一定的問題。日本在過去53年中,共獲得11個諾貝爾獎,得主全是東大畢業,其中有好幾位都是東大的教授,這從一個側面真實地反映了東大的教學水準和科研水準。

    新華社 2002年10月11日


2002年諾貝爾獎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