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防治荒漠化——西部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保障

慈龍駿

     西部地區的開發是“全國發展的一個大戰略、大思路”。中國西部地區自然條件惡劣,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嚴重,荒漠化逐年擴展是實現西部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中央號召:動員廣大群眾,大搞植樹造林種草,改善生態環境。這是從根本上促進西部繁榮、走向富裕的政策措施,是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偉大事業。

    一、荒漠化是西部地區的重大環境問題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這一專業術語在國際上被廣泛地採用是在1977年世界荒漠化會議之後。1992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提出了荒漠化的新概念,並列入“聯合國關於在發生嚴重乾旱和/或荒漠化的國家特別是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約”(以下簡稱《公約》)。荒漠化在這裡是指“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乾旱地區的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由於使用土地或其他營力致使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乾旱地區耕地、草原、牧場、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經濟生産力和複雜性下降或喪失,包括:(一)風蝕和水蝕致使土壤物質流失;(二)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或經濟特性退化;(三)自然植被長期喪失。

    根據全國普查資料,中國可能發生荒漠化的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乾旱區的總面積為331.7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34.6%;已發生荒漠化的面積達262.2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27.3%,涉及新疆、內蒙、西藏、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山西……等13個省市(區)的400多個縣(市、旗)。僅西北五省和內蒙古自治區荒漠化面積就佔全國荒漠化面積的80%左右。可見,荒漠化是中國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最嚴重的問題,其中沙化尤為嚴重,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少部分在幹熱河谷)的速率在擴展。中國荒漠化類型主要有:風蝕荒漠化、水蝕荒漠化、凍融荒漠化、土壤鹽漬化和其他因素形成的荒漠化。沙質荒漠化是分佈範圍最廣的一種荒漠化類型。

    荒漠化給工農業生産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已成為制約中國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荒漠化土地分佈面積大、類型多樣且擴展迅速,主要表現為:(一)可利用土地資源減少,土地品質下降。1949年以來,全國共有66.7萬公頃耕地淪為沙地,235.3萬公頃草地變成流沙,退化草地達1.05億公頃,糧食單産低而不穩。(二)破壞人類生存條件。(三)加深了貧困程度,嚴重影響社會的穩定。受荒漠化危害嚴重的西部地區,1995年農村每人平均産值僅為全國平均水準的34.2%,為東部地區的五分之一。(四)嚴重威脅大中城市、工農業及交通、企業和國防要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荒漠化地區常年遭受風沙危害的鐵路達1300多公里,公路近3萬多公里;荒漠化地區的石油、天然氣、煤炭、鹽、鹼等工礦企業的生産建設受到嚴重影響,産品品質降低且時有停工停産。(五)荒漠化對全球氣候變化産生影響。

    中國荒漠化發展的態勢是:整體擴展,局部恢復,在少數地區呈現失控性的蔓延和擴展。如位於北京北部的壩上地區,近9年來流沙面積增加了89.9%,1994年全國草地遙感調查結果顯示(據李博先生材料),僅10年時間退化面積增加了7億畝,並仍以年均7000萬畝的速率退化。毛烏素沙地由於長期過度開墾、放牧,荒漠化加速擴展,從50年代後期到90年代中期的30多年間,流沙擴大了47.2%,林地減少了76.4%。

    全球氣候變化對荒漠化的影響也很大,到2030年,處於中緯度的乾旱、半乾旱缺水地帶的西北地區,旱災出現頻率將增加,乾旱區總面積可能擴大18.8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年遞增4600平方公里。

    沙塵暴災害愈演愈烈是荒漠化日益加劇的標誌。近年來,大範圍強沙塵暴天氣出現頻率增加、程度增強、範圍擴大。西北地區是強沙塵暴的多發區和重災區。近兩年來特強沙塵暴又連續多次襲擊中國北方各省,直達長江下游,並在北京地區形成了 “泥雨”天氣,影響範圍之大為歷史所罕見。

    如上所述,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如不能有效遏制,西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將會落空。

    二、防治荒漠化、保障中西部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

    西部地區大開發必須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那種只顧眼前利益不考慮後果的耗竭資源、破壞生態的經濟發展,是不能長期持續的。防治荒漠化的新思路就是要遵守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原則,追求可持續發展。隨著西部地區大開發,新的荒漠化問題必然還會産生,因為大開發將很容易導致:大面積土地被開墾;植被受到破壞,優良植物品種喪失;城市化加劇,人口猛增;水資源更加緊缺;沙化、鹽漬化加重。為了防止新的荒漠化發生及恢復部分退化土地,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提出下列幾方面的思路。

    (一) 遵守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原則,進行全面規劃。

    大量研究與實踐證明,過去荒漠化地區的土地利用呈無序狀態。在“以糧為綱”口號的誤導下,大量森林和草地被開墾為農田,其中50%左右新開墾的土地因缺水和土壤風蝕、貧瘠與鹽漬化而成為撂荒地和沙地。據調查,每次大開荒運動中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每一次盲目性的開墾都造成荒漠化的擴展。當前,中央及時提出“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的政策就是糾正土地利用中的這種混亂局面,重建自然界的平衡,建設農林牧合理佈局的新秩序。

    防治荒漠化工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是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和多部門的聯合共建才能實現的宏大事業。目前最迫切的工作是要制定科學的土地利用和荒漠化治理的全面規劃,形成系統中農、林、牧、副、社經各部門的綜合效應,構建大系統最佳結構和功能,促進這複雜的巨系統呈良性迴圈。為了達到持續發展的穩定性,規劃需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不要因人事變動而改變。

    植被覆蓋率(由喬木、灌木、草組成)是評價生態工程的重要指標之一,合理的植被覆蓋率要根據防護的要求和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嚴格地通過研究進行核算和設計。在荒漠化嚴重地區首先要保證合理的森林(植被)覆蓋率及林(草、灌木)地面積,形成防治荒漠化的安全系數。同時要科學地安排退多少田,還多少林(草、灌木),並按人口增長狀況,規劃必需的基本農田及畜牧業發展、居民生活等的需要。

    西北地區降水量少而不穩定、蒸發力大,水資源分配不均勻,這是規劃時要考慮的核心問題。首先是避免有限的水資源浪費及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不當,而招致不可逆的生態系統退化。第二、保證生態用水。過去,對生態、環境用水缺乏考慮,因而導致了諸如塔裏木河斷流、民勤綠洲危機等重大的區域性環境問題。實踐證明:遵循水分平衡原則和水土平衡原則是西北地區可持續發展得以實現的根本保證。 此外,西北地區有大面積的次生鹽漬化土地,對未來土地資源開發將産生影響。

    (二)突出重點工程,建設完整的防治荒漠化體系。

    為了適應西部地區開發的新形勢和使生態環境有一個明顯改進的急迫要求,國家對荒漠化年擴展率較高的黃河和長江源頭、黃河中下游水土流失和風蝕沙化等重點工程已經加大投資力度,並落實相關政策,開始了工程前期工作。如在工程實施中政策到位,技術合理,嚴格管理,爭取提前3一5年實現遏制荒漠化擴展的目標是有可能的(原計劃在2010年完成)。

    除了全國重點生態工程外,還有些地區如阿拉善地區 、塔裏木河下游地區、石羊河下游、內蒙烏盟後山等地,荒漠化危害非常嚴重:強沙塵暴頻繁發生、珍貴的瀕危動植物種將要滅絕、居民已失去了基本的生存條件。這些地區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理,不僅影響西部地區的開發,而且面臨著消亡的危險,因而是要搶救的特殊危急地區,需啟動“搶救工程”。 “搶救工程”治理難度大,但社會影響也大,需作為特殊工程配合高新技術措施和較強的投資力度。

    建設完整的防治荒漠化體系是複雜的系統工程。有種觀念認為整個沙丘都鋪滿植物才是最好的固沙措施,或者一提到林帶,就認為又寬又密又長的林帶才宏偉,都是不全面的。不管是風沙區的防風固沙、水土流失區的水土保持、灌溉區的鹽鹼地治理還是草場的改良等治理工程,只有具備合理的結構和配置,才有最佳的功能。西部地區已有一些適合當地情況的防治荒漠化的優化模式,如“三圈模式”、“小經濟生物圈”等,都具有合理的結構、高效的功能和高的經濟效益。

    

    以防風固沙為主要目標的農田/綠洲防護體系包括三個部分:前沿防護帶: 在防護區的向風面,以草本植物或灌木形成寬闊的草灌帶,以增加地表摩擦系數,削弱風力;阻沙帶(過渡帶):風沙流的過濾帶或部分流沙的沉積帶,一般以喬木與灌木混交組成多帶式林帶; 內部保護帶:以“窄林帶、小網格”形成防護林網,保護高經濟、高效益的作物區,是防護區內的核心帶。經驗證明:在風沙危害嚴重的地區,完整的防護體系可有效地保護農作物,減輕風沙危害,保障人民生活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在一般危害地區,防護乾旱風,綠化環境,開展多种經營,增加農作物收成達20%左右。

    以保持水土流失為目標的防護體系(以黃土高原為例)要根據具體地形地貌系統,在“小流域治理”的基礎上形成:在頂部建立水源涵養帶(梁頂戴帽),封山育林(草),種喬木或灌木;中部為經濟果樹帶,主要種植以乾果為主的經濟果樹,如大扁杏、扁桃等;中下部坡度較緩處為基本農田帶,發展經濟價值高的農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與草田輪間作並沿梯田邊植灌種草;河谷川壩地區建立高投入、高效益經濟作物的集約經營農業帶。

    (三)結合生態工程,發展沙區産業,使農牧民儘快致富。

    對已初步治理或已治理較好的地區,在完善生態工程的同時,加強對沙地資源或黃土高原自然資源的利用和開發,發展種植業、畜牧業和有關高科技産業,並使之産業化、系列化,為農牧民致富創造條件。只有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有發展,才能有效地促進大西北的全面開發。毛烏素沙地、科爾沁沙地、準噶爾沙漠及榆林等地都有較好的基礎,有條件在治理的同時考慮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發展産業,提高經濟效益,滿足人民脫貧致富的要求。事實證明沙區有很大開發潛力,已積累很多成功經驗,如內蒙古自治區的伊克昭盟,過去長期堅持植被建設,風沙危害明顯減輕,但農牧民還很貧窮,直至改革開放後,沙區産業有了發展,人們從産業化獲得經濟效益,嘗到了甜頭,從而對植被建設更加保護和重視。這種被稱為“反彈琵琶”的模式既促進生態建設又發展了經濟。

     (四)科學合理地造林種草,發揮生物措施的最佳效應。

     “因地制宜、適地適樹”是生態建設工程要遵循的重要原則之一。乾旱區造林要充分考慮水分平衡,過去很多失敗的教訓就是忽略了這個基本的道理。有些缺水的地帶,卻大面積高密度種植清一色耗水量大的楊樹和柳樹,形成了大片“小老頭”人工疏林,生態效益不好亦無經濟價值。造林、種草要根據當地的土地條件,科學地選擇樹種,確定合理的造林密度、混交類型和林頻寬度。在開發西部地區的生態建設工程中,要建立“百年樹木”的責任感,堅持按規劃造林,杜絕“有什麼苗木種什麼樹”;堅持營造混交林、杜絕造純林;堅持選用優質苗木,杜絕用低劣苗木造林。育苗是重要的環節,建議在沙區建立灌木園作為優良品種繁殖的基因庫,為大面積造林提供優秀品種。

    西北地區因乾旱、貧瘠,植物和作物品種都較為貧乏,荒漠化又促進了物種和生物多樣性的進一步喪失,因此更要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育,包括:保育瀕危物種;選育優良鄉土樹種擴大繁植;引進適合旱地生長的優良樹種、草種、作物、水果和多种經濟作物品種。尤其要重視本地已有的優良鄉土品種,包括樹種、草種。

    荒漠化防治工程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造林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工程的結合,但大面積的治理應以“防”為主,因為荒漠化迅速擴展的原因多是人為破壞的結果, “五濫”是其根源。要預防新的荒漠化形成,逐步實現荒漠化的零增長,“封育”是重要的手段,沙地和水土流失區一經封育,2-3年後就能見效,3-5年後風蝕和水蝕就可以開始得到控制,這是省力、省錢、效果快的措施;“治”是按照人們新的思路有計劃營造的新工程,也是生態系統的重建工作,技術比較複雜也需要較大投資。根據多年的研究和群眾經驗, 在乾旱區造林種草要考慮下列幾個問題:(一)主張以豆科灌木組成植被帶的主體;(二)以“窄林帶”為主形成合理結構、良好功能的防護林體系,林帶不是越寬越好;(三)流動沙丘、沙地造林以半固定為主的原則;(四)造林種草與集水、節水措施相結合,提高成活率。

    三、重視科技,加強領導

    加強科學研究,對提高和促進防治荒漠化工程的品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對國際的貢獻。當前,防治荒漠化主要的科學問題有:1、荒漠化形成機理與生態重建的優化模式;2、荒漠化生態評價和基準、指標的確立; 3、荒漠化預警系統--遙感監測及網路系統;4、荒漠化防治的生物學基礎。為了鼓勵高新技術的運用和多學科參與工程建設,拓寬學科領域,攻克難題,提高工程品質,有必要在工程投資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研究和推廣經費,創建一個科研、生産和推廣緊密結合的新型的工程結構。

    荒漠化涉及到很多部委的工作,為了提高防治荒漠化整體工程的效率,避免分散和重復,需要充分發揮“國家防治荒漠化協調小組”的作用。為提高“協調小組”的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建議改“協調小組”為“領導小組”,由國務院直接領導,根據部門的職能分工,辦公室仍設在國家林業局。同時,要加強“高級專家顧問組”的作用,保證荒漠化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增加科學技術和規劃設計的透明度,使防治荒漠化這一史無前例的“功德工程”真正成為領導的事、科學家的事和廣大群眾的事,形成全國上下一盤棋,共同奮鬥,防治荒漠化,保障中西部地區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現。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