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生態農業建設向縱深發展  
張寶文

    當前,我國農業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溫飽問題的基本解決,社會對農産品的需求日益轉向多樣化、優質化。但隨著形勢的變化,人口增長與生態環境惡化的矛盾日益尖銳,突發性生態環境問題接踵而至。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農産品面臨著國際市場的嚴峻挑戰,在這種背景下,發展生態農業,對於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保證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生態農業是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的生態農業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已從初期的生態農業戶、村、鄉,發展到目前300多個生態農業試點、示範縣,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溫家寶副總理指出:“二十一世紀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歷史階段,現代化的農業應該是高效的生態農業”,“要把生態農業建設與農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與改善生産條件和生態環境結合起來,與發展無公害農業結合起來,把我國生態農業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準”。實踐證明,生態農業是解決我國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生態農業是遏制生態環境惡化和資源退化的有效途徑。隨著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急劇增加,農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資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區農業環境污染相當嚴重,已經成為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根本上轉變農業生産方式,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建立以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基礎的可持續農業生産體系。據初步統計,經過5年建設,100個生態農業試點縣的生態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明顯減少,其中土壤沙化治理面積30.5萬公頃,治理率為60.5%,水土流失治理率達73.4%,林草覆蓋率平均提高3.7個百分點。良好的生態環境增強了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生態農業建設是優化農業農村經濟結構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生態農業適應市場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發展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合理組織農業生産和農村經濟活動,調整農業産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並結合地區優勢和産業特點,確定農業發展主導産業,培育龍頭企業,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措施。同時,通過生物鏈加環和産業鏈延長,形成了以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的良性轉化增值的“農戶+公司”的模式和以無公害農産品生産為主的龍頭企業,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加工業為龍頭,産加銷貿一體化的格局。可見生態農業不僅保護生態環境,而且促進農業生産和農村經濟持續高效發展,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生態農業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

    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是當前和今後生態農業建設長期追求的目標。發展生態農業,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是不以破壞農業可再生資源、降低環境品質為代價換取農業的發展,把保護環境和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與滿足人類需要相結合,達到生態合理和持續發展之目的。把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和現代農業技術按照生態優化的規律加以整合,建立起具有生態合理、經濟高效的現代化持續農業發展模式,使農業經濟的增長與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結合起來,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這是生態農業長期追求的目標。

    以産業化為龍頭,確保農産品環境品質安全, 增強農産品國際競爭力,是當前生態農業發展亟須解決的問題。由於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導致了農産品污染加劇,農産品競爭力下降。據對部分地方蔬菜、水果檢測發現,不同程度存在著農藥和重金屬污染超標,少數地區超標現象還比較嚴重。目前,環境污染影響我國農産品的國際競爭力,對貿易已産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因此,以産業化為龍頭,以環境品質安全全程式控制制和標準化為手段,通過對農産品生産基地環境品質監測和評價、生産過程中農藥和化肥等農用化學物質的合理使用以及最終農産品的環境安全品質檢測,從産前、産中和産後對農産品進行全程品質控制,生産出符合標準的無公害農産品,進一步改善農産品品質安全狀況,提升我國農産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是生態農業建設亟須解決的問題。

    三、生態農業建設的總體思路、區域佈局和關鍵措施

    針對農業發展新階段的要求,生態農業建設要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從我國國情出發,寓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實現資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達到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總體思路。一是要立足於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生産條件,採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農藝措施,增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為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步快速發展提供生態安全保障;二是著眼于品質和效益,解決農産品地區性和結構性過剩,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三是解決農産品污染問題,保障國民消費安全,增強農産品國際競爭力。

    區域佈局。要按照“重點突破,穩步推進”的原則,在鞏固和提高全國生態農業試點、示範縣的基礎上,有重點、分區域地全面推進生態農業建設向縱深發展。

    一是高集約化程度地區生態農業建設。重點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太湖、三峽庫區、滇池等重點區域,主要是在防治城市和工業污染的同時,控制農業生産過程中的面源污染,防止農業環境污染和農産品污染。通過實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推廣化肥、農藥合理使用技術,進行生態功能強化和環境污染預警控制。

    二是西部生態脆弱區生態農業建設。重點在農牧交錯帶、黃河中上游與黃土高原區、長江中上游地區、“三北”風沙綜合防治區、南方諸河流域綜合治理區、淮河和海河流域土石山區,主要是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與生産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利用資源環境優勢發展無公害農産品。該區域生態農業建設重點是根據資源環境等特點調整大農業的結構,應用生物、工程等綜合措施改善和恢復生態功能,維護農業的生物多樣性,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無公害農畜産品,形成生態農業主導産業。

    三是糧食主産區生態農業建設。該區域主要包括黃淮海平原區、東北平原區、長江中下游農業區和生態脆弱區以外的其他農業主産區。主要目標是防止農産品污染,提高農産品品質,發展出口創匯型農業,增強農産品國際競爭力。

    主導産業。無公害糧食生産是我國糧食主産區生態農業建設的重點。從全面提高我國農産品市場競爭力的角度分析,畜牧業、蔬菜和水果、水産等産業要保持持久的市場競爭力,就必須確保將其發展納入生態合理的軌道,建立起以資源高效利用和環境保護為基礎的生態型技術保障體系。今後生態農業的發展一方面要針對已經産生的生態環境問題加以重點整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對常規的以資源環境為代價的土導産業加以生態改造,同時建立不同産業之間的物質迴圈和能量轉化利用體系,農牧結合、農林結合,逐步實現生態農業“整體、協調、迴圈、再生”的理想模式。

    關鍵措施。建立適合新時期生態農業發展的創新機制。發展生態農業,必須增加資金投入、強化技術支援,必須完善有關的法規制度和有效發展機制,使資金和技術投入真正發揮作用。當前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要進一步理順管理和運作體制,建立有利於生態農業發展的組織管理體系和監督機制;完善各項配套政策措施,儘快制定全國生態農業發展規劃;建立生態農業建設的多元化投入機制,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生態農業建設的積極性;加強法制體系建設,制定和完善生態農業的法律、法規,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建立生態農業技術保障體系。為進一步適應生態農業發展的需求,必須要加強生態農業技術標準和關鍵技術的攻關研究,包括生態農業評價指標、管理認證方法、環境友好技術、不同要素的時空優化組合技術、適宜物種的挑選與改良技術等各個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態農業的生産資料、生産基地標準、生産技術標準體系和産品標準體系,為生態農業建設和科學管理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

    全面推進生態農業産業化經營。要制定政策吸引企業和農民投身於生態農業的産業化開發。鼓勵採取“公司+農戶”、“龍頭企業+基地建設”和“訂單農業”等多种經營方式,發展生態農業。支援農産品加工企業、銷售企業、科研單位等進入生態農業建設和無公害食品加工銷售領域,與生態農業建設基地和農戶形成利益共用、風險共擔的關係。採取財政、稅收、信貸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扶持一批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産品生産,使生態農業的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

    (作者為農業部副部長)

    農民日報 2002年6月7日


迴圈經濟理念試點珠江三角洲
生態農業:資金鏈受重創
我國生態農業覆蓋耕地1億多畝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