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燕趙都市報:虛假繁榮的世界盃熱情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7 月7 日 | 文章來源:燕趙都市報

作者:智力

世界盃終於要結束了。被世界盃包圍的生活終於也要結束了。回顧被各類足球資訊狂轟濫炸的一個月,不禁想問:這舉世矚目的世界盃,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2002年韓日世界盃,是中國隊歷史上第一次打入決賽。那一次,中國球迷大批涌進南韓。4年後,德國沒有了中國隊的身影,坐在德國看臺上看球的只有“FIFA僱員和中國貴賓”、“中國足協組織參觀團”和“明星”。然而,中國球迷的熱情並沒有就此打住,根據權威機構的預測,本屆世界盃的收視率總計將達到500億人次,中國觀眾累計將達約100億人次。

世界盃開賽之前,各路中國記者1000余人馬浩浩蕩蕩開往德國,然後有了國內媒體對世界盃無一例外的鋪張炒作:從熒屏到紙媒,比賽直播佔去的只是關於這場盛事傳播容量的幾分之一,我們看到的更多內容,是包括歌星、影星、作家、主持人等各路名人在電視、網路、報紙上專業或非專業的球評、為競猜設置的各種花招迭出的娛樂節目、一大幫激動的學生市民參與的足球知識競賽及現場模倣解説,更有鋪天蓋地的圖片海報及世界盃廣告充斥周圍。媒體放棄了它所應當承擔的導向責任立場,為可能帶來廣告收益的世界盃不遺餘力張貼海報。

在這種無處不在的鼓勵和煽動之下,不知所以的中國觀眾坐不住了,放下手中可以放下的一切活計開始專攻足球:見面打招呼變成了“看球了嗎”;工作及工作外內容全是努力認識並記住那些陌生的異國球星,他們的球場位置、技術特點、個人嗜好甚至生日;漫無主題的吃飯討論話題變成了如何解決“衛生間進球現象”;而媒體評論員們也開始憂心忡忡地關注看球權利得不到保障會引起社會階層斷裂問題。勢不可擋的舉國看球潮流培養著一撥接一撥的球迷、準球迷、偽球迷乃至假球迷,也製造了“路透社關注中國球迷動態,瘋狂舉動讓人啼笑皆非”、“在國內已經有球迷因看球勞累加激動而猝死”等等場外新聞。

我們為什麼要看世界盃?除了那些真正享受足球運動的球迷之外,有多少觀眾是盲目加入潮流隊伍跟著瞎嚷嚷?我們到底要從世界盃中看到什麼?除了22個人帶球跑動偶爾射門或進或不進之外,是“亞非拉地區經濟落後,體育也沒有話語權”的真相,是“世界盃開始就是不公平競賽”,還是“世界盃為德國、國際足聯甚至我國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拋開那些酸溜溜的“我們是在為別人過節”不説,造就全民世界盃的更主要是魯迅先生批判過的國人從眾心理。小到家家孩子學鋼琴,大到人人不甘落後地擠著買大屋;具體到網上哄客沒看懂新聞或根本沒看,就義憤填膺地跟風批判;遠到中國的汽車行業,盲目的開工,模倣的形式,落後的技術。面對輿論風向的傾斜,大多數人不是去進行獨立思考,而是缺乏判斷力,沒有主見跟風而起。

足球運動包含著太多的因素:人種體質、文化背景、民族性格,有些東西是難以溝通和真正理解的。如果我們真是關心足球運動,關注足球發展,那我們就應該理性的轉變,向門庭冷落的國足賽場投去更多的關注目光,而不是浪費這麼多熱情在一方螢幕前做無聊看客虛張聲勢的吶喊。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