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易憲容:房地産是否出現拐點還有待觀察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6 月15 日 |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受到房市新政的影響,中低檔位的房源銷售情況下滑,市場的觀望氣氛更為濃厚。購房者對新政後續政策的觀察與等待自然會推遲他們進入市場的時間。而且,這種觀望情形會持續一段時間,尤其是後續的地方細分政策出臺前,新房市場的成交量將繼續走低。

廣州一手樓價5月首次下降。同時,有報道指出,從6月1日起,深圳樓市進入“冷靜期”、北京期房住宅簽約套數銳減、上海商品房銷售下降等。有媒體説,6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政在新房市場的威力已經初顯成效,國內房地産市場將出現拐點。面對這樣一些現象,我們如何來理解?“國六條細則”對房地産宏觀調控真的威力顯現了嗎?國內房地産市場真的出現拐點了嗎?在我看來,“國六條細則”剛開始實施,要馬上産生很大的影響是不可能的,其效果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如果“國六條細則”真的能夠立竿見影,那麼一是説明它是一個十分嚴厲的房地産政策,政府希望該政策在短期內打壓房地産市場;二是國內房地産市場已經出現嚴重危機,政府希望通過應急措施來應對該危機。但實際上這兩點都是不成立的。因為,“國六條細則”的主旨是調整住房結構,而結構問題是一個中長期的問題,即使能夠完全落實,其效果也只能在一兩年後才能夠顯現出來。而且,儘管這次房地産開發商沒有像以前那樣直接對“國六條細則”大發議論,但從最近的一些現象(如所謂全國房地産開發商巨頭密會,各省市開發商上書,所謂工商聯住宅産業商會情況彙報,政府各部門召開的會議)中透露的資訊表明,國內房地産開發商及一些地方同樣在密謀著如何來突破“國六條細則”的限制,尋找有利於他們的政策解釋。“國六條細則”的實施同樣面臨著不少困難與問題,如果不能夠認真落實,國內房地産市場的結構調整難以達到目標。

那麼,目前國內房地産市場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異動?特別不少地方的房地産市場價格為什麼會下降?

首先,儘管“國六條細則”是一項十分溫和的房地産宏觀調控政策,特別是它所涉及到實質性宏觀政策工具不夠,但它又是一個強制性、完全量化了的細則。它表明瞭中央政府這次房地産宏觀調控的決心,即中央政府一定會讓出臺的規則嚴格實行。因此,“國六條細則”最為明確的資訊就是中央政府對國內房地産市場調整既有決心也有能力。在這種情況之下,無論是地方政府、房地産開發商還是住房消費者及投資者,都會靜下來觀察,以便觀察市場對政府政策的反映。如果整個市場都有這樣的一種預期,國內房地産市場短期內房價下跌、銷售下降也就屬正常了。

其次,這次調控增加了監察部與國家統計局,這説明政府希望用重拳來打擊房地産市場種種違法亂紀現象。從最近發生的一些事件來看,這種重拳打擊已經出手。可以説,如果政府能夠在這方面用一點力氣,房價飆升那種倡狂的氣焰一定會有所收斂,真的出現轉折也不是不可能。

再次,如果説目前國內房地産市場出現的變化是由於“國六條細則”導致的結果,那麼由於時間的明確性,6月1日前後出現的房地産市場銷售與交易冰火兩重天也屬正常。因為無論是稅收的差別還是首期付款的不同,總是有利益的不同。在嚴格的時間界限下,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增加其交易成本,多數人一定會趕在成本低的時間達成交易。如果以後的政策沒有變化,6月1日前後交易懸殊只能是一種短期行為,一過了這個特殊時間,以目前“國六條細則”如此之小的變化,肯定對市場影響不會太大。

最後,“國六條細則”實施後可能受到影響最大的是購房的消費者。受到新政的影響,中低檔位的房源銷售情況下滑,市場的觀望氣氛更為濃厚。購房者對新政後續政策的觀察與等待自然會推遲他們進入市場的時間。而且,這種觀望情形會持續一段時間,尤其是後續的地方細分政策出臺前,新房市場的成交量將繼續走低。這就如我多次指出的那樣,國內廣大的住房消費者在“政策市”面前,面對著“政策市”的不確定性,更多的會採取靜觀其變的策略。而消費者的這種靜觀對房地産市場的影響與作用絕不可小覷。它不僅是國內房地産市場消費者主權意識形成的開始,也會改變國內消費者住房消費模式。

總之,“國六條細則”如果能夠真正落實,對國內房地産市場的影響肯定不小,但這一點還是不確定的東西,更何況這是一個十分溫和的中長期政策,因此,國內房地産市場是否馬上就出現根本性逆轉還有待進一步觀察。(易憲容)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