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樊綱:夯實新農村物質基礎必經城市化之路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5 月30 日 |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農業部部長杜青林近日接受新華社採訪時指出,必須通過發展現代農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實的産業基矗而如何發展現代農業,在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看來,城市化是必經之路。

樊綱日前在上海舉辦的“‘十一五’中國經濟展望論壇”上表示:“城市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話題,關係到中國今後的長期發展。新農村建設和城市化概念並不衝突,相反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農民收入少的根本問題是耕種面積少,因此要減少農民數量從而增加每個農民的耕種面積,這樣新農村才能實現。”樊綱説。

杜青林也透露,目前我國每人平均耕地1.41畝,僅為世界平均水準的40%左右;每人平均水資源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準的1/4;接受過系統職業技術教育的農民不足5%;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抗災能力不強,一年的災害損失達千億元;農業勞動生産率僅相當於國內第二産業勞動生産率的1/8和第三産業的1/4左右。

面對這些問題,樊綱認為,農民收入的增長不能光靠農村生産的增長而增長。溫飽之後收入的增長還是需要依託工業和服務業,提高生活水準。這意味著要將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這個是現代化的基本要求。

浙江城鄉一項調查數據顯示,1998年到2001年3年之內,城市化率提升了6個百分點;城市化水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有45萬農民成為市民。

對於擴大就業問題,樊綱表示,中國不能只把目光盯在高科技高新技術上,而應該擴充産業,要解決幾億人的就業問題,就要什麼都做。“我們造飛機導彈的同時,也不能忘記皮鞋襪子。不要認為皮鞋襪子是低級的,這個也可以做大,做到企業創新。”

杜青林表示,農業部將以“三增”為目標,即糧食穩定增産、農業不斷增效、農民持續增收;實施“轉變、拓展、提升”三大戰略,即轉變增長方式,拓展發展領域和途徑,提升發展能力和競爭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增強等“九大行動”,紮實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為“十一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矗

(本報記者沈柬貝)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