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張頤武:大眾需要國學,國學需要市場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4 月18 日 | 文章來源:解放日報

再高深的學問,如果最後只能封存于記憶中,淪為擺設,倒不如推向市場。何況市場的弊端也可以通過市場本身來解決。當人們覺得國學被庸俗化,滿足不了文化需求時,國學市場自然會慢慢冷卻。國學是無價的,國學的傳播可以有償。

●主持人:龔丹韻

●嘉賓: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

新聞背景:只要每月交10元學費,就可每天“聆聽”一條講述聖人智慧的“國學短信”;交了學費,可以上私塾學習四書五經;讀經班也由2年前的一兩個,發展到遍地開花……國學熱從小打小鬧,逐漸展現出市場開發的潛力。越來越多的人瞄準商機,以傳播國學賺取收益。國學走進市場,引發了人們的一些擔心:國學會不會在銅臭味中走樣?高雅文化有沒有被貶損的傾向?

主持人:國學,因為其深澀,本難以成為大眾化的商品。可現實是,青睞國學市場的經營者漸多,人們的關注度也漸高。是什麼讓大家對一件似乎“無趣、難懂”的商品迸發出這麼大的熱忱?

張頤武:這不奇怪。有市場是因為有需求。經濟發展速度很快,道德層面還來不及重建一套與之相適應的行為規範,日常生活中隨意、任性、浮淺的東西太多,人們容易産生迷惘感、空虛感,也正因此對國學的關注、需求更加強烈。當下還出現了一種雙重道德傾向:寬于律己,嚴於待人。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連給老人讓座、不闖紅燈這些小事也未必做得到;在公眾場合抨擊社會道德問題時,卻全然一副道德衛士的面孔,好像社會道德跟他自己的道德毫無關係似的。傳統國學正好相反,不注重表面話語的嚴厲,更強調從生活點滴中建立道德規範,有針對性,容易引起共鳴。

主持人:市場講求效率和效益。有人擔心,國學進入市場,會出現“削足適履”的情況,日漸淺顯,甚至娛樂化。到時候,人們還能從國學身上找到文化身份、民族認同嗎?

張頤武:我認為不必擔心。再高深的學問,如果最後只能封存于記憶中,淪為擺設,倒不如推向市場。何況市場的弊端也可以通過市場本身來解決。當人們覺得國學被庸俗化,滿足不了文化需求時,國學市場自然會慢慢冷卻。現在有人想借國學的噱頭抬價,也是因為目前做這行的人少,奇貨可居。國學是無價的,國學的傳播可以有償,根據傳播能力的高低來定價。和其他教育培訓機構一樣,類似的國學教育由各個主管部門等監管,從師資認定、登記註冊、合法經營等多個環節進行把關,避免唯利是圖和不負責任的行為。總體來説,國學教育的市場還是可以駕馭的。

應該看到,普及國學與研究國學,各自的要求和目標是不同的。市場普及旨在熏陶基本的人文素養和價值觀,只要沒有惡意歪曲,如果用漫畫、戲説的傳播方式可以讓人們更樂意了解國學,在學理上點到即止也未嘗不可。而高深系統的闡釋需由學術研究來承擔,只要這部分保持對於市場的獨立性,就不用擔心折損文化含金量。比如,學術機構中艱澀難懂的訓詁學成果,也可以拿來為公眾譯注古文;而國學普及的火爆,又能把更多資源引向國學研究,兩者可以相互滲透,相互促進。

主持人:按照您的觀點,良好的市場運作,不但無損於國學的價值,還能讓國學的傳播形式流動起來。那麼國學的內容會不會也隨之流動,有所融合,有所變化?

張頤武:正是如此。如果國學在走近市場的過程中,逐漸吸收現代意識、民間智慧而“走樣”,我是樂觀其成的。實際上追求純粹、靜止的國學很難做到。無論怎麼還原文本,現代人學習傳統文化,依然擺脫不了現代思考方式。所以對傳統國學進行現代闡釋在所難免。傳統文化也唯有古為今用,朝現代思維轉化、創新,才能留在人們的生活中而非記憶裏。

更何況,國學本來就不只是什麼高高在上的東西,它本身也包含了中國的俗文化。詩經、樂府詩、元雜劇中許多都是當時民間的流行歌曲、通俗表演。隨著時間的洗滌,當它們上升為文化經典,被小心翼翼地保護起來時,我們也不能忘了,它們之所以能夠象徵民族文化,正是因為來自民間,凝聚了蕓蕓眾生的智慧。因此,吸收當下民間文化、草根文化中的精華,本來就是發展國學應有之義。不然我們留給子孫後代的,只能是遠古的一堆故紙,缺乏當代中國的文化特徵。從這個意義上説,國學本身也渴求走近市場,走向大眾。

主持人:經濟與文化的良好組合,確實能事半功倍。但無可否認的是,儘管全球的中國餐館,傳播著華夏飲食文化;影視大片推廣了武俠文化,可比起好萊塢電影等西方文化産品,我們的聲音還是太小。為什麼中國文化沒有隨中國經濟一起,在全球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張頤武:美國的文化産品,如好萊塢的電影、迪斯尼樂園等等,無論主題內容是什麼,總會流露出一種美國的價值觀,形成鮮明一致的“文化標簽”。美國不僅在向世界推銷産品,也在輸出自己的文化理念,而後者才是打動人心的關鍵。相比之下,中國武俠、飲食、京劇、諸子百家雖然很受外國人歡迎,但目前還沒有串聯起一個完整的中國文化形象,常常表現為一堆零碎符號。我們的文化活動常常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旗袍、舞獅、民樂、手工藝可能會在當地一度流行,但是“中國風”刮過之後,留下的恐怕只是一些文化硬殼,理念和精神則隨風飄遠,難以給別人更深刻、持久、真實的中國印象。

此外,我們的眼界還不夠寬廣,手段還不夠靈活。發揚傳統文化,不是死記硬背原文,而是期望在了解先人的經典之後,能夠以全球的視角觀察當下,建構我們自己的文化自覺,與其他文明對話。大眾文化市場正在流行什麼?如何包裝古典文化才能引起現代人的興趣?———也要關心這些通俗的東西,把傳統精神轉化為現代價值。這樣才能保持中國文化的活力。有活力才有吸引力。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