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新京報:和平發展白皮書旨在增信釋疑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2 月23 日 | 文章來源:新京報

1405年,當一位名叫鄭和的航海家帶領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船隊從南京出發,遠航亞非國家的時候,他裝載的是商品與文化,而非槍炮。600年來,中國從來沒有以一個侵略者的姿態出現在世界舞臺上。因此,當國務院新聞辦昨日發表《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時,我們有充分的理由來證明,和平與發展源自中國人的歷史精神。

但究竟什麼是“和平發展”,當這兩個當今世界的主題作為中國未來的基本道路時,這種戰略是如何被界定的,它的內涵和外延又在哪?中國又該如何以事實證明,對和平發展之路的選擇不僅僅是一種口號?世界在認識到中國的崛起與強大的同時,都會提出上述問題,並且試圖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選擇答案。

這種各自理解無疑是模糊的,某些時候甚至是危險的。因此,在過去的十幾年間,中國威脅論被作為一種廣泛的對中國崛起的判斷而大行其道。即便是在中國國防建設水準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時候,不少輿論仍然以發展道路和發展企圖不透明為理由,將中國的發展視為潛在的威脅。而系統地闡述和平發展道路,同時通過實際的外交行動來證實和平發展的必要性和實踐意義,就成為了世界考察中國發展戰略和發展目的的重要指標。

2005年中,這個指標在逐漸明晰化。

2005年,中國領導人在大國外交、周邊外交等多種不同的場合,解釋中國的和平發展思路。同時中國在亞太經合組織、東盟10+3會談、聯合國改革、國際流行病防控、災害預防合作等多種平臺上發揮的積極建設性作用,也使得世界各國輿論更加重視中國發展的正面世界意義。

理解和平發展戰略,對世界更加客觀地認識中國有益。

和平發展的戰略定位,不但有助於世界接納一個快速發展的中國,更有助於世界各國明確中國在全球政治中的定位,並與中國展開有效的合作。這種定位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多數時候,一個國家的國際責任不但要由自己塑造,更要由國際社會理解和接納。今年中國明確宣示,要建設一個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和諧世界。一個被廣泛認為是和平發展的國家,才有足夠的政治分量來承擔這樣一個建設者的責任。

大量的數據顯示,中國已與12個陸地鄰國簽訂了邊界條約,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同時,中國共向110多個國家和區域組織提供了援助,援助項目達2000多個。中國已減免了44個發展中國家總計198筆價值約166億元人民幣的對華債務。即便在中日關係這樣一個中國外交相對嚴峻的挑戰領域,中國的和平發展基本態度,也從來沒有發生過變化。這説明中國有政治智慧和耐心,來解決可能出現的雙邊和多邊摩擦的問題。如果沒有和平發展的精神,是難以持之以恒的。

歐洲歷史學家説,國際關係史的發展證明“陽光之下沒有新奇事”。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力增強的年代裏,世界勢必會對中國發展的戰略構想,以及選擇的戰略道路産生各種各樣的疑慮。所以白皮書正是解決戰略問題的公共外交手段。

這份《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不但首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中國走和平發展之路的必然性和堅定決心,以及為實現這一目標而採取的戰略方針和政策措施,更將中國發展戰略展示在國際政治的“陽光地帶”中。而積極主動地展示中國的戰略構想,用世界輿論接受的語言表達中國對於國際體系的良好期待,也應該是一項長期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説,《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可能起到了朝霞開篇的作用。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