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火箭試驗基地 揭開半個世紀的塵封

    德國《明鏡》週刊在最新的報道中稱,今年,德國已計劃投資共計1380萬馬克,進一步將佩納明德建設成為全德國最大的歷史紀念地,供人們參觀遊覽。一段封存已達半個多世紀之久的歷史,如今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濃厚興趣。

    世界航空史奠基石

    1942年10月3日下午3時58分,隨著一聲號令,一枚高約14米、耗資10萬帝國馬克的火箭呼嘯著射向了天空。現場1萬多人聆聽到一聲震耳欲聾的發射巨響,許多人目不轉睛地觀看著火箭的升空。火箭在燃燒液體氧氣的強力助推下,以每小時5500公里的速度升上了80公里的高空。燃料耗盡後,火箭箭頭呈自由落體狀墜入了附近的海域。這就是著名的“V-2”火箭。

    佩納明德軍事基地長7公里,寬僅3公里。它位於德國第二大島—烏色東島的最北端,緊挨著波羅的海。這裡灌木叢生,人跡罕至。1936年納粹德國選中此地,耗資5億帝國馬克,建起了一個陸軍和空軍聯合試驗場。鼎盛時期有18000人在此工作,其中5000名研究和工程技術人員,另有一批戰俘和難民在此做苦力,它稱得上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科研中心之一。佩納明德基地的技術領頭人就是人稱“火箭之父”的馮布勞恩。正是在他的帶領下,世界上第一枚大型“V-2”火箭衝上了太空的邊緣。這為日後世界各國的太空研究奠定了基石,佩納明德也被視為宇航飛船發射的搖籃。

    佩納明德曾臭名昭著

    對於大多數西方人來講,佩納明德是個臭名昭著的地方。英國倫敦人對“V-2”火箭這個名字更是深惡痛絕。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納粹德國預感末日即將來臨,便從法國和荷蘭的大西洋沿岸向倫敦發射了大約3000枚的重磅炸彈,使用的就是“V-2”火箭。當時直接導致6000多人死亡和大批城市建築被毀,令英國朝野大為震驚。

    美國歷史學家米歇爾評價“V-2”火箭説:“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惟一的一種武器,就是死於研製它的人要多於受它傷害的人。”據資料表明,在佩納明德試驗場中,有兩個納粹集中營。馮布勞恩曾去過布痕瓦爾德集中營挑選精壯勞力。那些喪失勞動能力的人便被扔進萬人坑。在整個“V-2”火箭的研製、生産過程中,大約有25000人為此付出了生命。到二戰結束時,在哈爾茨集中營共生産了5975枚火箭。

    今日旅遊勝地

    在二樓有“V-2”火箭的模型、火箭牌歐寶汽車以及戈培爾的錄音等展品。

    從展覽中人們可以獲悉,1935年底,馮布勞恩訪問烏色東島時,第一眼就看上了佩納明德這個地方。以後,德國陸軍和空軍聯手,將數十個研究單位集中起來,研製開發“V-2”火箭。他們先後進行了282次模擬試驗,屢試屢敗,當時的記錄報告記載著失敗的原因。

    一個14米高的火箭模型矗立在展廳門前,火箭上有一幅畫,取名為“月亮中的女人”,看上去仿佛是中國傳統畫中的嫦娥奔月。展覽大廳內,存放著各種古往今來的有關火箭的實物模型、照片和歷史資料,其中還收藏了中國古代的火箭圖—一種帶爆竹的弓箭圖。佩納明德軍事基地如今已不再神秘可怕,島上怡人的自然風光,令無數遊人駐足忘返。

    《北京晚報》2001年7月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