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深圳:國內首個城市和諧指標評價體系徵求意見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1 月4 日 |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1月3日,主持設計“和諧深圳評價體系”的深圳社會科學院院長樂正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評價體系”旨在用科學“尺”測出社會的和諧度,讓“和諧”看得見、摸得著。

由深圳社會科學院設計的國內第一個城市和諧指標評價體系———“和諧深圳評價體系”,目前正在向深圳市民徵求意見。

推出緣由

旨在使“和諧社會”可操作、可評測

2005年初,深圳提出建設“和諧深圳”、“效益深圳”的目標。“和諧深圳”何以度量?

為此,深圳社會科學院起草設計了“和諧深圳評價體系”,旨在使“和諧社會”由一種理念變成一系列可操作、可評測的指標。

有了這把“和諧尺”,深圳市民可衡量社會和諧程度、個人幸福狀況,評價政府部門的政績;政府部門也可用這把尺來規劃工作。

“和諧深圳指標體系”的各項指標均標明具體的“責任部門”,分解到公安、勞動社保、民政等19個部門和機構。樂正説,這些指標和通過隨機抽樣取得的市民評價,既形成對“和諧深圳”社情民意的主客觀分析,也將成為評價政府政績的重要標準和政府各部門未來5年的工作目標。

如何丈量

指標體系有6個一級指標和39個分項指標

據設計者介紹,2004年的指標值多來自權威統計數據,2010年的指標值則是根據近幾年深圳的發展基數、結合有關部門和專家意見後提出的。

針對我國國情和深圳市民要求,同時吸取聯合國、世界銀行等機構的研究成果,“和諧深圳評價體系”的設計者們將社會發展、社會公平、社會保障、社會關愛、社會安全、生態文明6個一級指標作為“和諧尺”的“寸”,其中又細分出39項指標作為“分”,以期構成一個社會和諧度的綜合監測體系。

在“和諧尺”上,體現市民生活水準的“分寸”除人們熟知的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住房面積、恩格爾系數、教育支出佔GDP比例等外,每萬人擁有醫生、律師、專利申請數和每十萬人批准登記公民組織數等被列入“社會發展指標”;體現社會公平的“分寸”除基尼系數、收入差距等常見指標外,還包括性別平等指數、政府民主決策率、重復陳情率等指標,其中,“政府民主決策率”將由政府公共決策的聽證率、公示率等綜合計算得出;體現保障和安全的“分寸”有登記失業率、社保參保率、勞動合同簽訂率、最低工資標準等4方面內容的“社會保障指標”,還有傳染病發生率、每萬人治安案件數、每十萬人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等8項“社會安全指標”。

見證和諧

研究和諧社會內涵、探索具體路徑是一項重大的時代課題

接到隨機抽樣的《社會和諧量表》和《個人幸福量表》,公司文員朱小姐很是高興,“沒有深圳戶口也能投上一票,這就體現了和諧”;市民柯偉剛在列舉深圳帶給自己的“幸福”之後,表示要用這把“尺”去丈量自己對他人的寬容和關愛。

看到“評價體系”中設置的社會保障、社會關愛指標,作為深圳市外來勞務工醫療保障辦法的受益者、龍崗區榮豐電子廠女工王江月説:“我每月由單位繳費8元、個人繳費4元,每年可報銷6萬元的醫療費”;深圳市特殊需要兒童早期干預中心的顏家睦説,深圳有近400名殘疾兒童在116所中小學隨班就讀;而全市中小學生中,外來工子女佔63%,貧困家庭子女上學受助率達100%。

一石激起千層浪。各方人士對“評價體系”紛紛建言獻策。深圳海王集團總裁張思明覺得,“和諧深圳”應該給改革、創新者以寬鬆、寬容;政府公務員熊健揆説,“和諧”要看“這個城市能否為市民提供一個民主、公平的環境”;外資企業的王女士則希望“和諧”體現在“文化的認同感和精神的歸宿感”……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秘書長何秉孟認為,研究和諧社會的內涵、探索通向和諧社會的具體路徑,是一個重大的時代課題。“和諧深圳評價體系”既有學術價值,又有實踐價值。(記者胡謀)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