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合肥高新區徵地拆遷“催生”腐敗

    

    合肥市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下簡稱合肥高新區)給當地的蜀山鎮農民帶來了福音:近年來由於建設需要,大規模的徵地已進行了多次,許多農民在土地被徵用、房屋被拆遷之後,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相應的補償,並由此成為城裏人。

    這本是一件皆大歡喜的好事,但有關部門發現,在大規模的徵地拆遷落實國家政策的過程中,卻有人巧立名目,以大規模“挂戶”的形式騙取國家補償,導致國有資金的大額流失。

    今年6月15日,合肥高新區召開動員會,宣佈蜀山鎮岐安集、小包郢等6個村進行拆遷,其中常住人口182人的岐安集村實行整體拆遷,整個拆遷工作安排在6月18日至30日進行。

    但據記者了解,早在區裏的正式動員之前,“油水較多”的拆遷之事已流傳甚廣,一部分人早已開始打起了靠“挂戶”拿國家補償的主意。

    記者在蜀山鎮一位知情者提供的、由蜀山鎮有關部門“製作”的《房屋拆遷補償一覽表》上看到,該鎮6個行政村參與拆遷的有964人是常住人口,但除此之外,戶口挂在各家各戶門下的人數竟高達245人。

    儘管依照合肥市人民政府第71號令《合肥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35條的規定,拆除徵地轉戶,被拆遷人的合法房屋應依據該地常住人口安置,挂戶人口不予安置。但記者在《補償表》中卻看到,挂戶的245人已全部得到了補償,不僅獲得了每人25平方米的補償建築面積,還依照國家有關政策,“享受”了拆遷補償金總額高達200多萬元。

    據了解,“挂戶”有多種形式,有的是人口在拆遷之前“突然”增加,如一位姓李的一家,實有4人,補償安置表中卻另“挂”了4人,由此獲得了8個人的補償金和補償建築面積;最標準的“挂戶”就是在當地根本無房,當地居民從未見過,但其名字卻出現在補償的大名單中;令人疑惑的是,有的村民家中被挂戶多人,自己還不知道,補償的建築面積和補償金更不知流向何地。更值得注意的是,類似的挂戶現象由來已久,在以前的拆遷工作中就曾出現過。

    合肥市高新區的有關領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肯定地説:確實存在類似的現象,有些人鑽了國家政策的空子。根據規定,只有在當地有常住房屋或租賃了國家直管公房的人才有“挂戶”的資格,由此“挂戶”分為在拆遷地有住房和無住房兩種。考慮到實際情況,合肥市高新區對有住房的挂戶人員會考慮適當補償,對雖有當地戶口、但在當地根本沒有自己住房的則不在國家政策補償的範圍內。但據了解,這些人數眾多的挂戶者不少是突擊通過個人挂戶的形式在當地獲得了戶口,到底誰有住房、誰沒有住房,查證起來非常困難。

    據了解,合肥市高新區掌握的戶口人員是根據當地公安派出所提供的戶口登記而來的,而派出所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是根據當事人持有的3級證明(村民組、村委會、鄉鎮)辦理戶口轉移的。至於對是否挂戶的認定,與公安部門無關,這是高新區管理部門的事情。

    據最新消息,挂戶問題經知情者舉報後,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合肥市高新區和蜀山鎮已成立聯合調查組核查此事。

    

    中國青年報 2000.10.18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