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幾十萬元被換成銀廣夏 蹊蹺的股票盜賣案大揭秘

    最近有一些投資者發現,他們的股票一夜間變成了別人資本遊戲的籌碼,巧合的是他們的股票被盜賣後,都買了時下的垃圾股銀廣夏,有的股民因此至少損失幾十萬元。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的記者和《上海證券報》記者盧小平進行了調查。

    9月18號,北京股民杜先生來到大戶室裏的電腦前,和往常一樣輕鬆地敲進自己的帳戶和密碼,映入眼簾的猶如一個晴天霹靂。9月12日有三次神秘的股票記錄讓他始終懷疑自己的眼睛。

    杜先生對記者説,“(給我)賣了1萬股華東醫藥,賣了12000股的愛健股份,全部給我買成了銀廣夏,我都不知道銀廣夏的股票號是多少,後來我問,説是0557,我一敲我一看,慘了。”

    隨即列印出來的交割單上顯示,偷梁換柱買入銀廣夏股票的價格是12日銀廣夏第三個跌停版的價格,也就是22.45元。這筆單子承接了當日銀廣夏總成交量的50%.

    用杜先生的話,“這個人是天大的傻瓜,才買這種股票。”

    接下來的十幾天,杜先生和營業部負責人進行了多次交涉,營業部的説法是杜先生洩露了自己的帳戶和密碼。當記者再次來到營業部時,一位工作人員把記者單獨叫到了會議室,採訪並不順利。

    記者問,“從自查的角度來説,有沒有什麼説法?”

    “沒有,現在我們自查,我們覺得很有可能是屬於密碼洩露了。”該證券營業部表示。

    在營業部給杜先生提供的這張單據上,清晰地記錄了12日盜買股票的操作地點。它就在這家營業部的3樓1號和2樓8號大戶室。這都不是杜先生的大戶席位。幕後黑手竟然能在同一營業部作案得逞,這裡的管理想見一斑。營業部介紹説,他們也是在18號之後,一些防範的措施如監控系統才陸陸續續地裝上。

    杜先生回憶,經理當時還説馬上封門,保護現場,這時候已經是9月18日了。那我説你9月12日當天干什麼來著。起碼説沒有引起他足夠的重視。

    在銀廣夏15個跌停板的背後,杜先生的30幾萬也在數天內化為灰燼。在他幾年的炒股生涯中,這次經歷就像吃進了霉頭蒼蠅,讓他有苦説不出。目前,北京東城公安分局已經展開了調查。這幾天,廣州的丁先生也遭此一劫。辛辛苦苦工作30年積攢下來的18萬元的保證金,在9月14日的數秒內被人惡意買入8800股銀廣夏。

    丁先生對記者説,“他算得很準,把我這個錢基本上都用光了,連那幾百元錢也不放過,也買了那個基金景紅,基金景紅就是銀廣夏。”

    丁先生是在9月27號才知道這個壞消息的。更為惡劣的是,盜買者篡改了密碼,至今讓丁先生進不了自己的系統。記者來到廣州的這家證券營業部,得知這次盜買事件是14號夜裏通過81091358這樣一個電話委託來進行的。而記者經過進一步地調查發現,這是廣州西堤路的一個IC公用電話亭。據了解,這個營業部以前也有類似的案件發生。

    “你們接到過多少類似的投訴?”記者採訪到該證券營業部綜合部負責人。

    他説,“類似的投訴也不多,但是曾經發生過一起,市公安局已經抓到人,在內部管理上面,我們覺得我們本身的運作是很正常的,沒有什麼問題存在。

    這裡的系統果真沒有隱患嗎?記者在營業部提供的交割單上發現了問題。交割單顯示,電話委託的時間是晚上的12點左右,前後操作的時間僅兩秒鐘。這似乎並不符合常理。當記者再次核對時,單據上顯示的交割時間很快被營業部否認了。

    “你給丁先生説的這個時間好象都不是這個(交割單上)的時間?”記者問他。

    “對不是這個時間。”

    “到底是幾點鐘?”

    “應該是晚上時間9點,具體的時間我沒進去查過,但那次我聽他們説的時間是,應該大概在9點鐘左右。”

    記者從多處證券公司了解到:正常情況下,列印出來的單據各項指標都應該和當時的操作完全吻合。而丁先生所在的營業部的系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誤差,這裡負責人的説法是去找軟體公司解釋。丁先生認為:營業部提供的各項服務理應是安全可靠的,交割時間出現了重大誤差,如何能保證其他內容的真實呢?多次交涉無果,丁先生和家人只有無辜地充當著銀廣夏跌停後的犧牲品。

    對投資者的股票被盜賣,證券營業部的態度幾乎如出一轍:他們並沒有責任,是投資者沒有保管好自己的密碼。但事件的受害人都表示:這個密碼連他們自己的妻子都不知道,根本不可能洩露。在詳細解讀銀廣夏頭五天成交量之後,記者調查的結果出乎意料。

    記者在北京、廣州等地對每一個投訴的股民做了詳細的記錄,發現銀廣夏股票盜買事件集中發生在9月10日到14日。9月10日發生三起盜買事件,它們是廣東羅定市的某股民被盜買銀廣夏股票1900股,廣東清遠的黃先生被盜買3000股,北京的付先生被盜買1300股。9月11日發生兩起,上海某股民被盜買銀廣夏12000股,廣東清遠黃先生又被盜買500股。9月12日,北京的杜先生被盜買銀廣夏17000股。9月13日,北京的徐先生被盜買3800股。9月14日又相對比較集中發生三起盜買事件:北京的某女士損失最大,一次被人盜買32100股,廣州的丁先生被人盜買8800股,廣東揭陽的石先生被盜買2900股。買入的無一例外都是銀廣夏。

    北京華堂律師事務所律師楊兆全説,下跌的趨勢是特別明顯的,這個時候買入的這些股民的損失都比較大。我們研究了所有受害者的單據,發現幕後黑手的操作速度極快。全部操作時間都在幾分鐘之內。其中最短時間不到一分鐘。在受害的9人當中,年齡最大的是北京的付老爺子,他已經70歲高齡了,養老的幾萬塊就這樣被洗劫一空。當時,他急得了不得,下樓的時就摔在臺階了,“我特別難受,也急。”我們對受損的資金做了精確的統計,以10月16日銀廣夏股價的最低點伍68元為基準,這九位股民的直接經濟損失為126萬元。但更讓他們難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巨大壓力。被採訪的大多數人要求我們做特殊技術處理,甚至有些不願面對鏡頭。因為他們無法面對家人。

    丁先生説:“現在,晚上睡覺老是半夜就醒來,一醒來就想起這個問題,平時飯都不想吃了,給一個人的精神壓力是很大的。”記者調出了10日到14日所有公開的成交記錄,發現在銀廣夏復牌的頭五天成交密集地區依次是深圳、北京、上海。我們把受害股民的盜買數量與當天的銀廣夏成交總量做了對比,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結果:有兩天的盜買數量佔當日銀廣夏成交量的比例超過了50%,五天平均比例是34%,也就是説頭五天有三分之一的成交是通過偷梁換柱這種卑劣的行為完成的。業內人士都知道,銀廣夏具有明顯的莊股特徵,在跌停版的前五天,大量的拋單出現,在高位順利賣掉自己的銀廣夏股票決不可能是中小散戶所為。我們計算了從9月10日到26日銀廣夏成交量中券商的席位數,列出了這樣一個順序。但在本案中究竟誰在幕後操縱尚需公安機關的調查。

    網泰金安資訊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裴泰宏認為,集中地體現在密碼失竊這一個環節,破解密碼的人,他有可能是你的親朋好友,有可能是駭客,有可能是證券公司內部的人,有可能是經濟犯罪或者是出於某种經濟目的、有經濟動機的團體。

    銀廣夏股票的盜買事件再次把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證券交易的安全上。事件發生後,由網泰金安技術公司發起,北京知名的專家學者對加強證券交易的安全進行了座談。

    有專家陳博士發表了自己的意見,現在大家都有個共識,沒有資訊系統的安全,資訊系統就是一個豆腐渣工程,物理安全、運作安全、資訊內容的安全和管理的安全。他説,網路作案還是主要反映的是監管問題。

    有證券公司技術部負責人説,“給我們提前敲了一個警鐘,技術和帶有商業目的性的犯罪聯手共同做這個事情。股票都集中在銀廣夏也好,這是個巧合也好,但是通過這個事件,我們要吸取教訓來防範金融和技術聯手作案的問題。”

    專家認為:電話炒股,網路炒股和手機炒股的興起對目前證券交易的安全提出了挑戰。目前證券公司對客戶身份的認證仍採用帳戶加密碼的固有方式,其安全強度已不能適應現在業務的發展。據統計,60%的系統首先被攻擊和突破的地方是密碼。而在資訊系統的入侵者中,內部入侵者佔70% 以上。從技術上加強防範的同時,專家尖銳地指出:三分技術、七分管理。證券公司必須加強內部管理。

    陳博士還説,“券商的網上委託業務要開展的話,應該通過國家測評認證中心和公安部的一個檢測中心的方案評估,這樣國內大概有六七十家已經通過了方案評估,但在實際的運作當中很多措施沒有落實,甚至很多券商已經在網上開展委託了以後,才把方案遞交過來,在沒有落實的情況下,或者説沒有人去監管它的執行情況,網上業務已經開展,這樣必然造成一些安全漏洞。”

    密碼失竊案件發生後,作為弱勢群體的受害者來説,舉證相當困難。此次事件涉及了九位股民,但到目前為止,公安機關決定立案的只有兩例。那麼證券監管部門對於此類事件又是什麼態度呢?我們從廣州證管辦得到一條好消息:廣州證管辦將於十四個部門:如工商、公安、檢察院、法院、審計等連手組成聯席會議,加強協調、形成合力,加大對證券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

    股票被盜賣盜買,投資者當然會提高警惕,但僅憑投資者的力量遠遠不夠,有關部門必須儘快制定相應措施,以應對這種新形式的犯罪。

    CCTV經濟半小時 2001年10月26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