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百萬元懸賞一支煙

    抽了人家遞的一支煙,竟稀裏糊塗地將自己的錢包給了陌生人;被氣味薰了一下,就神智不清了,陌生人讓幹啥就幹啥;給什麼煙霧噴了一下,就開始意識模糊了,除了按陌生人的指令送物取錢外,什麼判斷能力也沒有……針對種種迷魂煙、迷魂藥傳聞,為了弄清真偽——

    2001年3月,由江蘇《健報》雜誌和江蘇賜百年營養産品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的“百萬元懸賞徵集迷魂煙、藥”活動歷時近一年時間降下帷幕。針對無一人拿走這100萬元懸賞,兩發起單位聲稱:為了維護科學尊嚴,澄清長期訛傳,“百萬元懸賞徵集”活動繼續有效,誰能提供此類“迷魂煙、藥”隨時可徑直前來領賞。

    起因:一支煙“抽掉”近萬塊

    學醫出身的劉先生在火車上認識一個男子,上車後,那名男子給他遞了一根煙,沒過幾分鐘,劉先生便開始激動起來,將自己的歐米茄手錶、金戒指以及6000元現金悉數奉送對方,直到兩人吃完飯。那男子走了以後,劉先生才大夢初醒。

    這是去年2月份,南京某報刊登的《一支煙“抽掉”近萬塊》的社會新聞。“這是不是人們通常所説的‘迷魂煙’?這種煙到底含有哪些成分?”這篇新聞立即引起了剛剛創辦不久的《健報》雜誌社注意,他們和江蘇賜百年食品有限公司聯繫,決定出資百萬元利用一年時間懸賞徵集迷魂煙、迷魂藥,揭開其中之謎。

    懸賞告示在南京大小報紙一刊出,社會反響強烈,許多人對世上真有迷魂煙、迷魂藥持懷疑態度。然而,有關迷魂煙、迷魂藥“迷人”的新聞仍然不斷見諸報端。

    2000年5月,江蘇泗陽縣劉老漢走到百貨大樓就要到家的時候,突然被一個20多歲的女子拉住,説她的一個同伴因車禍躺在醫院急需一大筆錢,自己隨身帶的人民幣不多了,只剩下一些外幣,因救人要緊,想請劉老漢趕緊找人便宜點換掉。劉老漢想起報紙上經常有這種被騙上當的事,沒有理睬。正在這時,旁邊來了一個老頭湊上前抽了一張那女子手中的“新加坡幣”,連忙問怎麼換,當聽到“1:6”時,老頭大叫:“銀行才1:9,太合算了,換給我,我全要了!”劉老漢一聽沒有吱聲,這時那女子掏出一方手帕在劉老漢身旁扇了起來,扇著扇著,劉老漢忽然就恍惚起來,帶領那女子上自己家取錢。瞅著兩萬元嶄新的鈔票被對方拿走了,劉老漢嘴裏還感謝對方。過了一會兒,劉老漢醒了,感覺不對,將花兩萬元買回來的“新加坡幣”送到銀行一檢測,發現乃是一堆不值分文的廢紙。

    無獨有偶,南京某高校退休教師劉某乘汽車去外地。發車不久,坐在身邊的一個30多歲的男子拿出一罐“健力寶”,打開後迅速遞到她面前,説這是個中獎的罐子,值8萬元。劉覺得罐中有股氣息撲面而來,然後就變得迷迷糊糊,按照男子的指示先擼下手上的戒指,再掏出放在內衣中的400元錢,全部交給男子,男子隨即和幾個人一起下了車。車子開出一段,劉恢復了意識,才發現自己的錢物不見了。周圍的旅客驚異地問她:“不是你自己願意換易拉罐的嗎?”

    就在此次懸賞活動即將結束的2001年2月16日,南京某報在頭版又登出一篇《上學路上差點被迷藥迷倒》的新聞。新聞説的南京城南某小學一名叫方茵的女生2月14日中午步行去上學,穿過秦虹立交橋時,猛然察覺到有一女子跟在身後,走了幾步再次回頭時,看見那女子朝她笑,稍起戒心的方茵還沒有走兩步就感到大腦一陣眩暈。她只知道聽那女子指使麻木地向前走,周圍發生什麼事都不知道,後來同班同學看見一位女子神秘跟在後邊,發覺不好,跑上來拍了她一下,方茵才醒轉過來。

    這些沸沸颺颺的有關迷魂煙(藥)的傳聞,弄得人人緊張,生怕一不小心被人把魂迷走。

    醫學專家:世上本就沒有什麼迷魂煙(藥)

    針對種種“迷魂大法”,醫學專家和警方有關人士站了出來,大聲辟謠: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迷魂藥、迷魂煙!

    南京市第一醫院麻醉科專家説,即使是進口高效麻醉品也不至於達到控制人的意識的地步,最多就是頭略昏,但必須在室內達到一定濃度,如目前最高效的英國産異氟醚和義大利産的安氟醚麻醉品,臨床上是把紗布吸入藥水捂住病人的鼻孔方能見效,而要通過噴霧形式在室外噴,則幾乎不可能顯效。南京軍區總院麻醉科負責人説,致幻藥物也僅限口服,不可能一聞就産生效應,最可能的則是神經毒氣,但也僅限軍事上使用。

    南京醫科大學藥理學專家説,進行較大手術時要給病人全身麻醉,但麻醉需要一定的誘導期,最快的麻醉方法是進行靜脈注射。吸收麻醉的誘導期較長,目前還沒有聞一下、吸一口就立即被麻醉的藥物。江蘇省人民醫院麻醉專家認為,麻醉效力比較快的氟醚,至少也要5分鐘才發揮作用,有的藥物如異丙酚、氯胺酮確實可使人失去理智、説真話,但要説還能完成較長時間的走路,乖乖地回家取錢、拿錢則沒有可能。

    為了徹底弄清有無迷魂藥(煙),《健報》雜誌派人在京採訪了8位中科院院士。

    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院王夔院士認為,麻醉有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之分,藥量大小和起到的藥物作用有一定的關係,藥量大可以麻醉全身,藥量小只能麻醉身體的部分肌肉。只有全身麻醉時才會有不同程度的神志模糊。但從社會上傳聞的迷魂藥來看,那麼短短的幾秒鐘想要達到全身麻醉顯然不可能,再説人麻醉後就不可能聽從別人的意志,因為他(她)此時自己的神志已經不清了。

    北大神經科學研究所韓濟主、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孫曼雯、北師大生命科學學院孫儒泳等院士均説,如果真有這麼神奇的藥,那麼科學界一定會知道,而現在的情況是,不論是我們自己,還是我們的同行,目前並未聽説有這樣的藥物研製出來。

    一位安全部門高級技術主管在回答問題時也肯定:不可能有這種能控制別人意志的藥物,不僅國內沒有這些東西,全世界都沒有。假如有,安全部門肯定知道,而且會立刻通報全國相關單位。

    南京市公安局法醫中心通過偵查發現,儘管不少受害者非常肯定地聲稱,他們是中了對方“迷魂藥”才受騙上當的,但警方從來沒有查實過一起。據一些事後抓獲的罪犯供認,他們根本沒有“迷魂藥”。

    揭榜者:我手中確實有迷魂藥

    儘管專家聲稱世上本沒有什麼迷魂藥、迷魂煙,然而,仍有不少人躍躍欲試揭榜,稱手中握有“迷魂藥”,要拿走這100萬元。

    南京一位姓聞的女士來到雜誌社稱自己有迷魂藥配方。當雜誌社要求她將配方提交有關部門檢驗時,聞女士卻提出先付20萬元費用才可交付。南京一名中年男士非常肯定地説自己握有迷魂藥配方,但不願透露個人的任何情況,甚至連聯繫電話也不肯留,説是個人隱私。該男子聲稱他的藥有奇效,只對男士有效,可讓男子聽從別人指揮,但對於雜誌社提出的試驗要求,他卻提出先付26萬元前期費用才可。

    一位民工模樣的人走進雜誌社聲稱自己可提供迷魂藥的有關資訊,但一個前提,就是要分享100萬元中的50萬元。這位男子神秘地從口袋中掏出一張油印小報,只見臟污不堪的紙上幾行小字:“拍拍你的肩膀,握握你的手,你便著魔似地對方問啥説啥。失憶記憶粉———放進飲料之中,服者在短時間內喪失一切記憶,聽從你的一切指揮,每份78元。”據四川某報兩位記者暗訪發現,這種藥名叫苯妥莫鈉,屬劇毒化學藥品,主要用於病人麻醉、鎮靜,常人使用300毫克便會失去知覺,600毫克便會導致休克和死亡,根本不可能讓人接受指揮。

    一位自稱被迷魂煙騙走了4500元錢的中年婦女告訴記者,是受騙子指使從銀行取錢交給他們的,説世上沒有迷魂藥,她決不相信!她發誓要研究這其中的奧秘,決心得到這100萬,加倍補償自己的損失,但她也提出一個條件,雜誌社要提供10萬元“前期費用”。

    江湖文化專家:受騙者被金錢迷了心竅

    面對所謂的“迷魂藥”、“迷魂煙”,全國江湖文化專家、江蘇省作協創作研究室主任劉靜生一針見血地指出:都是假話,假新聞!

    騙子用假金元寶、假金佛賣錢,用一文不值的秘魯幣冒充美元兌換人民幣,受騙者自以為是用金價的十分之二買到了黃金,用不足美元兌換率二分之一的價格換到了美元,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劉靜生説他曾經採訪過不少的受害者,仔細詢問過他們的受騙過程,這些人都有足夠的時間到銀行去弄清“美元”和“金子”的真偽,可是誰也沒有這樣做,惟恐使賣“金子”或賣“美元”的人明白過來,不肯低價出售,討不到便宜,做不成發財夢。有的受害人事後為了自圓其説,就編造謊言,説行騙者請他(她)抽了一口煙或向他(她)噴了一口煙,就迷迷糊糊地把錢給了騙子。據科學考證,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只有使人喪失意志的藥物,還沒有能指揮別人意志的藥物,要麼是催眠術,可那不是藥物作用,是心理誘導。劉靜生反問這些受騙者:那些騙子真有這樣的迷魂煙卷,為什麼不到銀行窗口噴出納,騙大錢?為什麼偏偏騙你這幾千元幾萬元的小錢?騙子手裏存有這樣的高科技尖端産品,為什麼不賣專利?

    也有兩位受騙的老者事後説出了真心話:“當時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反正頭腦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但就是不由自主。”對此,一些對“迷魂藥”研究的人士分析認為,受騙者多是中老年人,他們對“意外獲利”的希望度比較高,而自身辨識能力較弱,當遇到騙子以利相誘時,就完全沉浸在發一筆小財的想像中,因而就會出現“一時糊塗”,或“不知怎麼的,就對騙子言聽計從”,等受騙者發覺自己受騙上當後,對自己的行為也難以理解,就自覺不自覺地歸咎於“迷魂藥”了。

    也有專家發出不同聲音。中國醫科大學一位藥理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醫學界目前掌握的正規藥品和民間方劑中,尚無這種效果的藥,但沒見過並不能説就沒有這種“迷物”,他希望以後當事人能提供物證給他們,他們負責免費化驗分析。

    在此,筆者提醒當事人拿到化驗分析單後,別忘了去領那100萬元賞金噢!同時,筆者也奉勸那些自稱被迷魂藥所騙或將要被騙的人記住一名俗語:貪小便宜吃大虧!

    

    《生活時報》 2001年4月2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