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武漢“黑市”鯨吞70億國有資産

    日前從有關方面獲悉,武漢市累計實現的100多億元産權交易額中,有70多億元人民幣在“黑市”完成,成為國有資産流失的一個巨大“漏斗”。

    武漢市政府1997年發佈了《武漢産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明文規定國有資産産權交易必須在依法設立的産權交易機構內進行,嚴禁場外交易。

    武漢産權交易市場是目前該市惟一的合法産權交易機構。其前身———1988年成立的武漢企業兼併市場,是全國最早的産權交易場所。然而,截至2000年,進場交易的國資産權不到30億元,大量的産權交易在場外進行。

    場外交易顯然便於玩“貓膩”。據了解,為了堵住國資流失黑洞,上海産權交易已全部實現場內交易,2000年一年的交易額達480億元。

    分析表明,除了《辦法》執行不力,監管不力外,武漢産權交易所自身的服務功能、交易方式、服務層次等已不能滿足交易所需,客觀上將大量産權交易項目攔在場外。

    隨著武漢市工業佈局調整加快,國有資本從一些競爭領域退出,許多技術産品落後的企業或關閉或再生,導致供給總量過剩,産權交易市場成為買方市場。

    這種情況下,武漢市産權交易所的交易方式仍以傳統的企業整體兼併與破産收購為主,兩種方式交易額佔總量的90%,缺乏新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品種,難以滿足企業需求。

    在服務上,武漢市産權交易仍以資訊溝通、撮合配對、協助辦理相關産權過戶手續等低層次服務為主,企業需要的並購策劃,事前、事中的企業擴展融資等高層次綜合服務較少涉及,一些外資、外地企業因而較少進場參與該市企業産權交易。

    産權涵蓋企業所有資産,包括土地、房屋、機械設備、無形資産、債權債務等,因此産權交易涉及財稅銀行等20多個部門和機構。為企業産權交易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務是市場交易的重要內容,但武漢市各部門都有自己的管理規定和政策,交易後手續複雜、爭相收費,企業進場交易成本不低。

    數據顯示,武漢市國有資産存量達530多億元,如何規範産權交易行為,加快産權交易步伐,應成為盤活該市鉅額資産存量的重要課題。

    

    《國際金融報》 2001年04月19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