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石油漲價對中國的影響

    在國際石油價格經歷了長達16個月的大幅持續下跌之後,從1999年3月至今,國際石油價卻節節攀升,最高曾達到35—36美元/桶,最近一直保持在33—34美元/桶。油價的持續上漲同油價暴跌一樣,對世界石油工業和石油市場産生了巨大的衝擊。為此,中國網就油價問題採訪了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宋武成。

    中國網(以下簡稱中):這次國際油價持續上揚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國際石油市場供求關係出現了哪些新的變化?

    宋武成(以下簡稱宋):油價問題比較複雜,油價上漲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這次油價上漲,根本問題是石油生産國與石油消費國的供求關係問題,石油生産國與石油消費國之間為了維護各自的利益展開激烈的鬥爭。

    1999年3月,歐佩克開會達成進一步限産協議,限産保價的目標是使油價保持在18—20美元/桶的合理水準。俄羅斯、挪威、阿曼、墨西哥等非歐佩克重要産油國家也參加了限産,使國際社會震驚,導致石油價格上漲,一直持續至今。2000年3月歐佩克又開會,制定了一個保持油價合理水準的機制,確定將油價保持在22—28美元/桶之間,當油價跌破22美元時,歐佩克每天自動限産50萬桶,以使油價上升;當油價高於28美元時,則歐佩克每天增産50萬桶,以使油價保持在28美元以下。2000年8月14日,歐佩克執行主席、委內瑞拉總統查威斯訪問其他10個歐佩克成員國時,要求歐佩克成員國團結一致,保持目前油價獲利水準,與石油消費國對抗,頂住某些大國對歐佩克施加的壓力,保持獨立,保護自己的利益,保持油價在30美元/桶的水準。訪問帶有很強的政治色彩。

    對此,石油消費國反映很強烈。2000年7月27日,美國參議院的一個反托拉斯組織通過一項決議,即當油價超過28美元/桶時,美國總統可以起訴,對石油輸出國採取制裁行動。2000年9月8日倫敦市場布倫特油達到34美元/桶時,歐盟15國財長會議立即發表聲明,強烈要求石油輸出國組織增加産量;2000年9月10日,亞太經合組織21個成員國財長會議一致通過決議,強烈要求歐佩克增産,平抑國際油價。2000年9月10日,歐佩克在石油消費國的壓力下在維也納召開會議,同意從2000年10月1日起每天向國際市場再增加50萬桶。

    目前油價問題已經上升為政治問題,石油生産國和石油消費國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進行鬥爭,同時,由於油價持續上揚,導致一些國家消費者和政府之間的關係緊張,英法等國消費者街頭示威、包圍煉油廠和加油站,抗議油價太高。除供求關係外,煤體宣傳,市場炒作,報道不真實,使消費者心理不穩定,也導致消費者為冬季到來提前採購、提前儲油,增加市場緊張氣氛,使油價居高不下。

    中:您對近期國際油價的走勢是怎樣看的,高油價的局面能持續多久?

    宋:從現在來看,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會保持在高價位,保持在25美元/桶以上,在22—28美元/桶之間波動,原因是油價過低,歐佩克限産保價,超過28美元/桶;國際社會會採取一致行動進行干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00年平均油價為24.5美元/桶,歐佩克內部定價是25美元/桶,而克林頓總統在呼籲歐佩克增加原油産量時認為油價應在20—25美元/桶範圍之內,到2001年,油價將會維持在18—25美元/桶的水準,明年二季度後油價有可能下滑。

    油價上升使我國經濟發展受到損害

    中:我國既是石油生産大國,又是石油消費大國,您認為油價上漲對我國的主要影響是什麼?

    宋:從1998年以來,國際油價的兩次大變動對我們的影響都是比較大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石油工業還沒有完全脫離計劃經濟下的那種調控方式。

    1998年油價下跌,我們損失很大,石油、石化兩大石油公司利潤減少100多億,海洋石油利潤減少40多億,上游行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油價下跌,本應多進口,少出口,但我國進口卻大量減少;2000年油價上漲,本應多出口,少進口,但我國上半年卻比1999年同期多進口2980萬噸,達到3241萬噸,而出口減少,僅300多萬噸,1999年進口油平均價格是101美元/噸,今年達到192美元/噸。這一增一減,今年上半年因為進口油比去年同期多付出30億美元,油價高、油價低,我們兩頭吃虧,預計2000年我國進口原油將要比1999年多支付400億元人民幣。這是我國在改革過程中,機制上的問題造成運作機制不適應市場變化。美國1998年利用國際市場油價下跌的機會,從國際市場上約多進口1億多噸石油,獲利50億美元。看來,我們必須從根本上加快市場化的步伐,特別是加入WTO後,國家更要改進油價調控方式,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儘快使企業真正成為市場主體。

    中:高油價下中國應該採取哪些對策?

    宋:我認為,我們應該採取如下策略:

    1、在國內恢復建立自己的石油交易場所。加入WTO後,企業真正成為市場主體,政府不再干預,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國內搞一個石油交易場所。1995年,國內曾開辦了幾個石油交易所,但由於搞得太多太亂,政府不得不全部取消。現在看來,有必要重建一個石油交易場所。這樣,有利於吸引國際石油資源和國際資金;有利於明碼標價實行公開、公平、公正交易,抑制走私和投機買賣,堵塞漏洞;有利於與國際石油市場接軌。

    2、加快解決石油安全儲備問題。國家已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並列入了“十五”計劃,計劃“十五”期間石油儲備能力建設500萬噸。我認為,還應進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步伐。資金來源可以發行國債,也可以由國家和企業共同承擔。國際上有三種方式,美國是由政府承擔,法國是通過立法由企業承擔,日本是由國家和企業共同承擔。就我國情況來看,可以借鑒日本的模式,國家拿一點,企業拿一點,但國家要制定相關經濟政策,鼓勵企業把儲備搞上去是可行的。建議三大石油公司就這個問題進行調研,向國家要經濟政策,使企業能籌集到資金。企業儲備搞上去了,國家石油供應安全也就有保障了。

    3、重視研究石油進口戰略。根據國內情況、國際情況、未來發展而定。

    4、低成本戰略是石油公司永恒的主題,在高油價下也決不能有絲毫放鬆。國際競爭,實際上就是價格和成本的競爭,産品品質的競爭。油價上漲,上游企業賺了錢,低成本戰略還應該堅持下去。

    5、科技興油是永恒不變的,要重視科技發展和科技制勝。要多生産高附加值、科技含量高的石化産品。

    6、政府有關部門在國際事務中要為保持合理油價水準和穩定國際石油市場而作出努力。

    中國網2000年10月20日

    

    

    

    

相關新聞

國家計委下調成品油價格

格林斯潘:油價上升將損害美國經濟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