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軍售解禁與中俄軍事合作 一石二鳥?左右逢源?

在歐盟對華軍售解禁暫時無果的短期而言,中國不妨試行“一石二鳥”的戰略舉措,來應對歐盟和俄羅斯的予取予求;就一旦歐盟決定解禁之後的長遠而論,中國似可考慮採用“左右逢源”的戰略舉措來擁抱雙方,進而構建一個強有力的“三角框架”,成為穩定乃至主導歐亞大陸與整個國際社會的重要力量之一。

12月13日,中俄兩國國防部長曹剛川與伊萬諾夫同時在北京表示,中俄雙方已同意明年適當時候在中國境內舉行首次聯合軍事演習。同一天,歐盟輪值主席國荷蘭外交大臣博特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説,歐盟內部有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強烈政治意願”。據悉,定於三天后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將就是否解除對華軍售禁令作出決定,當天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外長會議也就此問題進行了討論。這兩件事看似偶然,且好像並無必然聯繫。但實則不然。

眾所週知,俄羅斯一直是中國多年來的主要武器與軍事技術供應國。歐盟著眼于巨大的商業利益和政治互動,對業已持續了十幾年之久的對華軍售禁令早有解除之意,只是在具體時機上頗費躊躇。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歐盟成員的內部協商尚未達致完全統一,再者還要顧及來自外部的反對聲浪,尤其是來自美國的壓力與阻力。

今年以來,歐盟繼續加快解禁的步伐,並開始進入實質性的具體磋商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多年來積極對華軍售但又有所保留的俄羅斯,明顯感受到了來自中歐之間熱絡互動的壓力。這種壓力不僅有軍事層面上的,也有政治層面上的。外界觀察一般認為,今年以來因為能源合作問題而一度橫生枝節的中俄關係,難免不會受到日益密切、逐漸靠近的中歐關係之影響。中俄兩國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與中歐之間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相比,顯然還存在一定的現實距離與心理落差。

在目前這種微妙的深層背景之下,中俄軍事部門的緊密接觸與看得見的互動成果,就顯得特別耐人尋味。幾乎是與此同時,歐盟再度向中國伸出橄欖枝表達善意,和它前不久懸而未決的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對歐盟軍售解禁前景感到樂觀的人們,聞此訊息可能備受鼓舞。但是人們不要忘記當初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教訓,記得早在1991年就有人放言中國即將於當年年底加入世貿組織,但這件事最終延宕十年方告成功。誠然,歐盟對華軍售解禁一事不能與入世相提並論,可是我們切切不可低估二者之間頗為類似的“延伸效應”。歐盟早已不只一次地對中國釋放解禁資訊,結果終歸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可謂吊足了中國人的胃口。不要抱怨歐盟沒有誠意,看看美國不斷招呼歐洲盟友大力反對解禁的姿態,以及日本外相訪歐時首次破天荒地提出反對解禁意見,人們就不難想像歐盟的進退維谷。

目前的歐美關係,正處於伊拉克戰爭之後的修補磨合階段,期待歐盟完全漠視盟友美國高度關切的態度,同時不顧另一個經濟夥伴日本的強烈感受,而在短期內作出對華軍售解禁的決策,幾乎是“非一般的目標”和“不可能的任務”。對此,中國方面決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期待過高。事實上,歐盟對華軍售解禁所帶來的象徵性的政治意義,應該要大於實質性的軍事意義。

要求歐盟儘快解除對華軍售的禁令,不僅僅是中國努力爭取軍事領域重大提高的戰略目標之一,也完全可以成為中國推動中歐全面交流與合作的戰術手段之一。在歐盟尚未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當下,中國方面不妨以此作為談判與交涉籌碼,進一步尋求中歐之間更多領域和更深層次的融合與交集,將雙方業已建立起來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之定位,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中歐聯手打造伽利略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就是非常成功的一例,可以肯定的是彼此還有大力拓展的合作空間。

20世紀尤其是近半個世紀以來的國際地緣政治發展態勢,雄辯地證明了“得歐亞大陸者得天下”的不二定律,國際地緣政治的未來發展趨勢恐怕同樣如此。對於一個日益強大、穩定而團結的歐盟,以及橫跨歐亞大陸並試圖恢復過去歷史榮光的軍事強國俄羅斯,中國採取何種戰略姿態與何種戰術手段來對待往還,實在攸關21世紀的國際地緣政治新格局。

在歐盟對華軍售解禁暫時無果的短期而言,中國不妨試行“一石二鳥”的戰略舉措,來應對歐盟和俄羅斯的予取予求;就一旦歐盟決定解禁之後的長遠而論,中國似可考慮採用“左右逢源”的戰略舉措來擁抱雙方,進而構建一個強有力的“三角框架”,成為穩定乃至主導歐亞大陸與整個國際社會的重要力量之一。 (呂義國)

《國際先驅導報》2004年12月2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