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機事件牽動普京“車臣之痛”

8月24日午夜,俄羅斯兩架民用飛機圖-134和圖-154幾乎同時分別墜毀在圖拉州和羅斯托夫州,機上89人全部遇難。由於這兩架飛機的墜毀與3年前發生在美國的“9·11”事件有許多相似之處,加上幾天后的8月29日是俄羅斯聯邦車臣共和國的總統選舉之日,所以國際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一起恐怖襲擊事件。

到8月27日本文截稿時止,有關墜機事件的調查仍在進行。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發言人伊格納特琴科8月27日宣佈,初步調查結果表明,圖-154客機墜毀是恐怖分子所為。客機的殘骸上有爆炸物痕跡,初步分析結果表明是黑索金烈性炸藥。俄媒體認為,車臣自殺式爆炸者襲擊了這兩架客機,是車臣“黑寡婦”製造了“恐怖事件”。俄方調查人員説,在此次喪生的乘客中,有一名腰纏炸藥的婦女姓名是車臣人用的,由於當地機場安檢部門很少對婦女搜身,使她通過了安全檢查登上了飛機。

俄羅斯近年來頻頻發生的震驚世界的恐怖襲擊事件,表明俄業已成為恐怖襲擊的另一個戰場,而始終未得到最終解決的車臣問題,無疑是俄羅斯屢屢發生恐怖襲擊事件的動亂之源。

難以割除的車臣“毒瘤”

普京執政以來,試圖以軟硬兼施的雙重手段徹底解決車臣問題,即在強力打擊、圍剿車臣非法武裝的同時,加大車臣重建力度,努力推動車臣和平進程。然而普京的策略並未收到良好的效果,車臣局勢不僅沒有根本好轉,而且恐怖分子的活動有愈演愈烈之勢,對俄社會的安全與穩定構成嚴重威脅。車臣問題之所以久拖不決,又出現大幅反彈,這一現象絕非偶然,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和現實背景,同時也是俄內外各種因素長期相互交織的結果。

內部因素導致民族分裂勢力由小變大,由弱到強。

首先是歷史上錯誤的民族政策埋下禍根。俄羅斯人與車臣人的歷史積怨由來已久,可追溯到18世紀初。當時沙皇俄國派兵南下征服高加索地區,卻遭高加索穆斯林民族的強烈抵抗,車臣成為沙俄在北高加索地區遇到的最強硬對手,是這一地區為獨立而戰的穆斯林堅固堡壘。沙俄政權歷經近半個世紀的“高加索戰爭”,才于1859年征服車臣,將其納入帝國版圖,但也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此後,被征服為“臣民”的車臣人心理埋下了仇視俄國人的種子,始終對莫斯科桀驁不馴,並一直沒有停止為獨立而進行的鬥爭。

其次,中央政府孱弱無力為民族分裂勢力提供了時機。1985年3月,戈巴契夫執掌蘇聯政權後,大力倡導“民主化”、“公開性”和“政治多元化”等改革觀點,使本已搖搖欲墜的聯邦體制遭到嚴重衝擊,聯盟中央對各加盟共和國的控制能力日益下降。在此背景下,蘇聯各地掀起了一股強勁的獨立浪潮,最終導致蘇聯解體。俄羅斯境內的一些自治共和國也追隨這股浪潮,在俄版圖內掀起“爭主權”、“鬧獨立”的運動。在這場獨立運動中,惟有車臣走得最遠,這個穆斯林民族一意孤行地走上了獨立之路,從此車臣民眾告別了平靜的生活,開始與槍林彈雨為伴。以杜達耶夫為首的分裂勢力宣佈車臣獨立之初,正值俄政治上層爭權奪利最為激烈之時,社會局勢持續動蕩,中央政權對各地區的控制能力被大大削弱,根本無暇顧及車臣問題,只是多在口頭上予以譴責,並未下大力氣狠狠打擊分裂活動;加之北高加索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民族矛盾最為複雜和敏感的地區,俄當局不願面對這一事實,而是有意回避,結果養虎為患,任車臣民族分裂勢力發展壯大,帶來無窮盡的後患。

第三,葉利欽和普京在車臣政策上均存在一定失誤。葉利欽執政後,提倡所謂民主政治,盲目擴大地方自主權,並對地方領導人許諾:需要多少主權就可以拿走多少主權,導致地方要求擴大自主權、尋求中央撥款、卻不向中央上繳財政成為普遍現象。車臣分裂當局幾乎把中央的撥款全部用於武裝隊伍,並強行佔有俄軍撤走後留下的軍事裝備,而對中央政府的指令卻根本不予理睬,車臣成為名符其實的“獨立王國”。由於葉利欽當局高層內部對車臣問題的意見分歧嚴重,長期舉棋不定,導致政策多變,未能採取果斷措施,錯過了解決車臣問題的最佳時機。第一次車臣戰爭也以俄軍失利而告終。普京當局的車臣政策也存在一定疏漏。普京出任總理和代總統期間,在車臣問題上立場十分強硬,以“鐵腕”形象樹立威信。但當選總統後,他把主要精力用於外交等事務,在車臣問題上卻未採取進一步舉措。在2002年的總統咨文中,普京再次稱車臣戰爭已經結束,但車臣分裂武裝的恐怖活動卻已拓展到莫斯科等地,發生了“莫斯科人質事件”、“莫斯科圖什諾機場音樂會爆炸案”、“莫斯科地鐵爆炸案”、“卡德羅夫總統被炸案”等等一系列惡性恐怖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這表明車臣問題不僅沒有解決,而且大有反彈之勢。目前,車臣處於一種非戰非和的狀態,加之俄軍傷亡數量不斷增加,自普京對車臣開戰以來,俄軍死亡人數已達4500人,傷1.5萬人,軍隊士氣嚴重受挫,這使俄國內反戰情緒不斷上升,有41%的俄羅斯民眾對當局解決車臣問題的前景感到悲觀,普京很可能面臨重新陷入葉利欽時期“車臣泥潭”的危險。

外部因素助長了車臣分裂勢力的囂張氣焰。

首先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為遏制俄而對民族分裂運動採取“雙重標準”。“9·11”事件之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姑息縱容車臣非法武裝,揮舞著“人權高於主權”、“人道主義災難”的大棒不斷向俄當局施壓,要求俄軍停止在車臣的軍事行動,並允許國際組織參與解決衝突。其目的是欲借車臣民族分裂勢力插手俄內政,並使車臣問題國際化,進一步削弱和遏制俄羅斯。美遭到“9·11”恐怖襲擊後,出於自身反恐及建立國際反恐聯盟的需要,對車臣態度開始有所轉變,干涉車臣問題的行為有所收斂,但並未完全停止。北約、歐安組織等也以“人道主義災難”為由對俄施壓,有的甚至威脅對俄實施制裁。西方的種種干預使車臣問題更加複雜化,給俄解決車臣危機增添了相當大的難度。

此外,國際伊斯蘭恐怖組織的縱容與支援也不無關係。近年來,國際伊斯蘭極端勢力調整策略,轉移戰略目標,向北高加索地區拓展勢力,加緊向該地區滲透。來自約旦、沙烏地阿拉伯和巴基斯坦等國的“伊斯蘭聖戰”、“穆斯林兄弟會”等原教旨主義組織成員多次通過亞塞拜然、喬治亞潛入北高加索地區。因此在車臣非法武裝中“有來自所有穆斯林國家各教派”的極端分子,也有國際恐怖大亨本·拉丹的狂熱信徒。在國際伊斯蘭極端勢力的撐腰下,車臣恐怖分子首領巴薩耶夫不但自詡為車臣最高宗教領袖,而且還宣稱要建立北高加索伊斯蘭共和國,從而逐步使該地區成為國際伊斯蘭極端勢力的基地和活動中心。與此同時,伊斯蘭極端分子以車臣為中心,大力傳播“瓦哈比”派教義,並與當地極端勢力相勾結,為其提供資金、裝備,幫助其培訓人員,甚至提供雇傭兵。以本·拉登為首的“基地”組織與車臣分裂勢力聯繫密切,拉丹為車臣非法武裝提供的資金超過2500萬美元,並幫助建立營地,培訓人員,提供大量武器裝備。在國際伊斯蘭恐怖組織的支援和鼓動下,車臣非法武裝的行動更加有恃無恐。

恐怖襲擊成為分裂分子首選

在俄軍嚴厲打擊下,車臣非法武裝主力已被擊潰,無力同聯邦軍隊正面對抗,但他們並未就此罷手,而是採用遊擊戰術,利用車臣山區的有利地形為掩護,與聯邦軍隊進行週旋。目前,恐怖襲擊已成為極端分子報復俄當局的首選手段。俄內務部打擊恐怖主義中心負責人尤·傑米多夫將軍今年1月20日稱,去年俄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比2002年上升了55.8%。在有記錄的561起恐怖分子襲擊中,共有200多人喪生,600多人受傷。僅俄南部地區就發生了400多起恐怖襲擊事件,其中有386起都發生在車臣。恐怖襲擊事件嚴重擾亂了俄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並且使恐怖威脅保持在危險水準上。

從目前看,車臣極端分子製造恐怖事件的特點愈加突出:

一是規模大,手段殘忍,活動頻繁。車臣極端分子的恐怖活動種類越來越呈現多樣化:綁架、暗殺、偷襲和爆炸等,特別是恐怖爆炸手段居多。不僅採用汽車炸彈,還有人體炸彈。自2003年3月車臣全民公決以來,該共和國境內恐怖此起彼伏,特大惡性恐怖事件就有20多起,死傷慘重。特別是今年的5月9日,格羅茲尼狄納莫體育場發生特大爆炸事件,包括車臣總統卡德羅夫、車臣國務委員會主席伊薩耶夫在內的7人死亡,40多人受傷。

二是作案地點轉向車臣境外,甚至延伸至俄全境。恐怖分子的活動已不局限于車臣首府格羅茲尼和車匪經常出沒的地區,而是蔓延至車臣全境、車臣毗鄰地區,甚至拓展到莫斯科等地。車臣極端分子要在莫斯科等地製造更大的恐怖事件,目的是造成國際影響,引發俄民眾的心理恐慌,破壞俄聯邦的安全與穩定,阻礙車臣和平進程,進逼普京當局向其讓步。

三是恐怖分子把車臣“叛徒”作為主要襲擊對象。車臣分裂分子十分仇視親莫斯科的車臣政府官員和公務員等,將他們視為車臣“叛徒”,發誓要讓其為“出賣”車臣而付出代價。車臣各區政府和警察局多次發生自殺性爆炸事件,目標明顯是針對車臣當地官員和警察。今年5月9日被炸身亡的車臣前總統卡德羅夫就曾遭到恐怖分子十多次的追殺。另外,目前極端分子把無辜的平民百姓也當作襲擊的對象,旨在製造社會混亂,使俄當局陷入困境。

選舉後仍面臨空前挑戰

車臣總統選舉期間以及新政權組建之後,車臣極端分子針對當地政權和俄當局的恐怖活動將有增無減,車臣和平進程必然受阻,其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可以説,車臣問題仍將是普京新任期內面臨的最棘手難題。

俄剿匪包圍圈日益收緊,車臣非法武裝困獸猶鬥。普京當局在積極推動車臣政治進程和戰後重建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打擊車臣殘匪力度。近期,普京明確表示,決不與恐怖分子妥協,“他們要麼投降,要麼被徹底消滅”。近一段時間,車臣匪首揚達爾比耶夫、格拉耶夫、瓦立德先後被擊斃,一批非法武裝分子向俄軍投降,其中包括馬斯哈多夫警衛隊長和車臣非法武裝國防部長等重要人物,這給匪首造成嚴重心理壓力。不僅如此,俄還在車臣部署2000名裝備精良的空降兵,並與當地民兵組織“東方營”聯合行動,正在縮小對馬斯哈多夫和巴薩耶夫兩支主要力量的包圍圈。空降部隊司令科爾馬科夫中將發誓要將這兩股土匪殲滅。與此同時,車匪也面臨國際孤立,馬斯哈多夫希望西方國家為其提供庇護,但目前沒有一個國家給予回應,一些曾暗中支援車匪的國家也拒絕其入境。近日,北約又明確把馬斯哈多夫的發言人扎卡耶夫列為恐怖分子。面對俄當局步步緊逼和不利的國際環境,車臣殘匪已無退路,只能喪心病狂地報復俄當局。今年初,巴薩耶夫和馬斯哈多夫先後威脅要襲擊海外俄羅斯人,不排除使用化學武器,隨後還揚言要對普京及其女兒下手。巴還改組車臣非法武裝領導層,重新任命“達吉斯坦方面軍”、“印古什方面軍”將領,並派特使到各地招募和組織非法武裝,隨時準備實施恐怖活動。

在這種情形下,車臣問題仍是普京的“燙手山芋”。車臣前總統卡德羅夫遇難無疑使普京的車臣政策遭受沉重打擊。卡是普京費盡週折物色的可信賴的領導人,他在車臣民眾中擁有一定威望,具有穩定局勢的能力,目前尚無人能夠替代他。車臣代總統阿布拉莫夫是俄羅斯族人,將難以發揮卡氏的作用,其掌控車臣局勢的能力有限。目前最有望當選車臣新總統的車臣前內務部長阿爾哈諾夫同樣聲望有限,他能否掌控車臣局勢還需拭目以待。加之,車臣非法武裝的恐怖活動多能得手,特別是清除了卡德羅夫將大大鼓舞其士氣,那些立場搖擺不定的人可能再度回到恐怖陣營,增強非法武裝力量,其恐怖活動會更加活躍。因此,選舉後如何保持車臣局勢的穩定是普京當局面臨的巨大難題。

由此看來,車臣和平之路仍很遙遠。去年的全民公決使車臣的法律地位得以確立,但車臣問題的解決還遠未完成。車臣非法武裝主力雖遭重創,但並沒有認輸,匪首更沒有繳械投降,因此不能説俄軍已取得了徹底的勝利。車臣非法武裝分子仍在以偷襲和遊擊戰的方式負隅頑抗,使車臣遊擊戰變成了曠日持久的“馬拉松”戰爭。俄官方説,目前同聯邦軍隊對抗的車臣非法武裝還有1500至2000人。非法武裝首領馬斯哈多夫則宣稱積極參加戰鬥的車臣人有1.5萬之多。與此同時,分裂勢力拒不承認車臣的新憲法和地方政權,變本加厲地在俄各地從事恐怖破壞活動,以此來要挾中央政府,破壞車臣政治進程和重建工作。馬斯哈多夫聲稱,非法武裝“有能力抵抗下去,如果需要,可以抵抗10年”。這些分裂勢力不會放棄獨立的要求,而這種獨立思想形成于久遠的俄車兩個民族歷史仇怨之中,根深蒂固,難以化解。俄當局僅靠戰爭是無法解決複雜的民族矛盾。普京總統雖明確表示恐怖事件不會動搖車臣和平進程,但這種和平之路將是曲折而漫長的。(蔣莉)

《瞭望週刊記者》 2004年08月2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