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發展海軍:印度艦隊直駛太平洋

    印度是一個綜合國力不甚發達的發展中國家,但由於近年來歷屆政府均大力加強軍隊建設,致使印度的軍事實力增長迅速。據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的研究報告評估,印度的國土面積居世界第7位,但其軍隊規模卻位全球第四,其海軍艦艇數量及總噸位也已進入世界前十強,並成為印度洋周邊地區最強大的海上力量。80年代以來,印度政府以維護從阿拉伯海到南中國海廣大範圍內的戰略利益為藉口,大力發展包括航空母艦和核動力潛艇在內的海上軍事力量,使其海上作戰能力大為增強。

    ■打造亞洲最大的航母艦隊

    印度報業托拉斯9月10日援引印度國防部長喬治費爾南德斯的話説,在印度南部城市科欽的一個造船基地,目前已開始了製造航空母艦的基礎設施籌建工作,印度政府為此已投入了450萬美元的資金。費爾南德斯説,建造航空母艦的目的在於擴大印度海軍的活動範圍和加強印度的空中防衛能力。一旦設計工作完成且資金全部到位後,有關人員將立即開始建造航空母艦。按計劃,這艘印度自行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完工大約需要7年時間,總耗資將達3億美元左右,而這僅僅只是印度近年來大力擴充海上力量的多項舉措中的一部分。

    航空母艦是現代大工業時代的産物,也是世界各國海軍實力的重要標誌。航空母艦的主要作用是奪取制海權、控制海上交通線,航母上的艦載機則可以有效地控制海上制空權、對敵方水面艦艇或是岸上目標實施突擊。對於印度海軍來説,發展航母的意義則更為突出,因為印度地處南亞次大陸,國土三面環海,其海上力量的強弱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安全。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印度一直在致力於發展本國的航母艦隊。1957年,印度從英國購買了“維克蘭特”號輕型航母,成為亞洲最先擁有航母的國家。該航母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成功地執行了海上封鎖任務,共擊沉、俘獲巴商船43艘,充分展示了航母在海戰中的重要作用,也進一步堅定了印度海軍發展航母的信心。80年代後期,印度當局確立了“大國海洋戰略”,航母艦隊在其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1986年,印度再次耗鉅資從英國海軍手中購買了退役航母“競技神”號,並進行了大規模的改裝。第二年,該航母下水服役,並被重新冠名為“維蘭特”號,至此印度海軍已經擁有了包括兩艘航母在內的相當強大的海上力量。

    1996年,航母“維克蘭特”號退役,印度海軍僅剩下一艘航母,使得印度日益膨脹的海上霸權明顯感到了力不從心。因而,印度政府和軍方一直在多方設法加強其航母艦隊的建設。今年5月,印度海軍在同俄羅斯進行了漫長的談判之後,最終達成了大筆的武器訂購合同。對印度來説,這其中最重要的項目就是俄羅斯同意向印度轉讓退役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以及另外三艘先進的護衛艦。為加強海軍航空兵的建設,印度還計劃向英國、俄羅斯等國家採購較先進的作戰飛機和機載設備,其中包括圖-142M型遠端反潛偵察機、“海鷂”垂直/短距起降飛機、新型“海王 直升機及預警系統、空對艦導彈的超視距制導系統等。此外,由於航母“維蘭特”號也已經超期服役,印度海軍也已從去年開始對它進行為期18個月的維修,從而將使其服役期延長到2010年以後。

    ■建設“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

    據英國《防禦系統日報》9月15日稱,已經具備核武器中遠端投放能力和中遠海控制能力的印度軍隊,在建立以彈道導彈為主的陸基核打擊力量及以美洲虎戰鬥轟炸機為主力的空中核打擊力量後,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以核潛艇為核心的海上核力量的建設。印度海軍一位負責人近日在新德里透露,印度海軍在孟買開工建造的第一艘國産核潛艇將於2002年正式下水,這是印度為建立一支“強大的藍水海軍”而實施的龐大計劃的一部分。這項代號“75號工程”的建造計劃準備在2010年前後使5艘同類型核潛艇加入海軍現役,屆時印度將成為世界上第6個擁有陸海空“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國家。

    根據目前公佈的材料,“75號工程”造得並不大,全長73.8米,寬9.9米,高6.6米,水面排水量2300噸,水下排水量2850噸,比法國製造的世界上最小的紅寶石級核潛艇大不了多少,顯示出印度設計師們較為保守的傾向。“75號工程”核潛艇的殼體用24-27毫米的高強度鋼板焊接而成,焊接處加厚到30-35毫米,最大潛深達400米,據説即使一枚普通的324毫米魚雷直接命中也不礙事。為加強靜音效果,“75號工程”核潛艇採用短粗的水滴型艇形,以減少水中航行阻力,降低與水摩擦聲音;外殼還嵌滿規格為16平方釐米的方形塑膠消音瓦並用反聲納橡膠涂層將艇體包裝起來,以吸收潛艇自身噪音,並阻止敵主動聲納的探測,甚至把核反應爐安裝在軟墊上工作,通過這些措施,印度核武器專家卡拉姆誇口説,“75號工程”很可能是未來“印度洋海底的黑洞”。“75號工程”的動力源為1個功率為90兆瓦的核反應爐,外加兩台輔助發電機,水上最高航速16節,水下最高航速20節,續航力42天,最大航程140000公里。

    “75號工程”核潛艇究竟將配備何種導彈是大家最關心的焦點,現在印度核潛艇存在著三種選擇:要麼配備一種新型薩加裏卡(SAGARIKA)潛射巡航導彈,它名義上是印度自行研製,實際上許多技術尤其是慣性導航系統,印度根本無力自製。俄羅斯已為印度巡航導彈提供技術援助,主要是渦噴和制導技術。目前該導彈已處於全尺寸試驗的最後階段,該型導彈可攻擊300公里遠的目標,未來射程可以進一步延伸,攻擊範圍可達1000公里。美國情報官員認定,印度還在秘密研製另外一類潛射彈道導彈,印度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曾透露印度成功地研製大地型近程彈道導彈的海軍型———射程320公里的弩弓式導彈,但它的體積實在是太大了,“75號工程”能否消受得了,沒有人可以打保票。再就是俄羅斯極力推薦的3T54Y1俱樂部型潛射反艦導彈,它的射程達300公里,戰鬥部威力450公斤,甚至攻擊航母都不在話下(這是當前俄羅斯做軍火廣告慣用的“噱頭”),印度新買的基洛636型柴電潛艇就配備了該導彈,説不定“75號工程”可能步其後塵。

    印度研製核潛艇的目的,就是對付所謂的威脅,這種威脅來自傳統對手巴基斯坦以及其他在該地區活動的核大國,包括曾經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對印度進行海上威懾的美國。印度海軍的戰略就是,封鎖敵對海軍在印度5400公里海岸線和259萬公里排他性水域活動的能力。印度許多戰略學家認為,配備遠端導彈的核潛艇將使印度海軍具備這種海上封鎖能力,大大增加敵方海軍戰略和戰術行動的複雜性,一旦作戰,可以避開對方第一次打擊,從容地對對方進行核反擊作戰,使印度具備第二次核打擊能力。

    ■特混艦隊進軍南中國海

    按照印度海軍的規化,到2010年前後,印度海軍將新增數十艘各種艦艇和船隻,海上作戰力量將由包括三艘航母在內的20余艘較先進的大、中型作戰艦艇組成,其海軍總兵力將達到10萬餘人。

    為擴大海上霸權,印度海軍在不斷加強艦艇裝備建設的同時還積極向海外拓展勢力,提出所謂的“東方海洋戰略 。印度海軍總司令庫馬爾日前在孟買舉行的海軍艦隊閱兵式上便公開宣稱,印度必須“著眼于下個世紀的海軍現代化 ,印度海軍在不久的將來不僅要“擁有三艘航空母艦 ,而且還要在孟加拉灣東部的安達曼群島設立東方海軍司令部,使其成為印度海軍的第三個作戰中樞,用以保證更有效地向太平洋地區拓展勢力。印度海軍甚至還打算在今年10月派遣一支由五艘戰艦、一艘潛艇、以及若干補給艦船在內的龐大特混艦隊赴南中國海進行“遠航訓練 ,並計劃同新加坡、越南、日本和南韓海軍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以展示其實力。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的資深記者拉胡爾貝迪對此評論説:“印度海軍進入南中國海是一個大膽舉措,這説明印度正在走出傳統的勢力範圍,進行新的、危險的嘗試。”

    《北京青年報》 2000年09月28日

    

相關新聞

印度謀求三位一體的核力量

印度試射地對空導彈

印度忙著發展核武器引起周邊不安

印度大力發展導彈武器系統

印度再次試射地對空導彈

印度購買10架幻影2000H型戰機

印度籌備建造航母

印度將從俄羅斯進口新式殲擊機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