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框架協議談判進入衝刺階段

世界貿易組織147個成員定於27日至30日在日內瓦舉行談判,為達成“多哈回合”框架協議而衝刺。分析家認為,如果這次努力歸於失敗,那麼,不僅世界貿易自由化的進程將推遲數年,而且還會給世貿組織的聲譽帶來致命性的打擊。

“多哈回合”談判于2001年11月在卡達首都多哈發起,按計劃應在今年年底前結束。該回合的議題比歷史上任何一輪多邊貿易談判都多,包括8個領域,即農業、非農産品市場準入、服務、智慧財産權、規則、爭端解決、貿易與環境以及貿易和發展問題。去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舉行的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上,由於各成員在農業等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會議無果而終,“多哈回合”陷入僵局。

農業問題是“多哈回合”的核心內容,也是解決其他議題的關鍵。無論對發達國家還是對發展中國家而言,農業問題都是特殊而敏感的,而且各方的矛盾相互交織,十分複雜。』長期以來,由於發達國家對農業實行高額補貼、高度支援並對進口農産品徵收高額關稅,致使農業成為國際貿易中被扭曲最嚴重的部門。據統計,經合組織各成員的農産品補貼總額高達3300億美元。在發展中國家,農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雖大,但由於勞動生産率低,它們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因此,發展中國家要求發達國家首先同意取消各種形式的農業補貼。然而,這個要求卻遲遲得不到發達國家的響應。

在農業問題上,發達國家之間也存在分歧。美國一再強調,歐盟的農業補貼是美國的3倍,為此它要求與歐盟就終止出口補貼達成協定。歐盟則反駁説,美國對農産品提供的是“暗補”,存在於大量的國內支援、食品補貼和出口信貸之中。歐盟於是“叫板”美國,必須同步取消對農産品的所有“暗補”。對日本而言,保護國內大米市場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事關國家總體安全和政局穩定的大事,它建議根據各國不同情況對所有農産品設定一個削減關稅的平均百分比,然後再決定各具體項目關稅的最低削減水準,使每個世貿成員都能“靈活”處理各自不同的情況。日本的用意顯然是想繼續保護其國內的大米市場。另外,歐盟、日本、南韓等還強調農業“具有多種功能”,主張農業談判必須關注社會、環境等“非貿易問題”。』

自去年9月坎昆會議失敗以來,世貿組織雖然也召集過幾次談判,但在農業問題上各方始終未能取得突破。在其他議題上,發達成員由於有利可圖一直急於取得進展,而發展中成員則強調必須首先解決農業問題,然後才能討論其他議題。雙方各執一端,互不相讓。由於時間緊迫,世貿組織今年3月決定,首先在7月底前達成一個框架協議,然後再爭取在年底前全面完成“多哈回合”談判。

7月16日,世貿組織秘書處在綜合考慮各方立場的基礎上拿出了一份15頁的框架協議草案,供各方討論。草案主張同時取消發達國家對農産品的出口補貼和出口信貸。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20國集團”表示可以把這份文件作為談判的基礎。但法國總統希拉克仍認為這份文件“不可接受”,一些發達國家的農業行會組織也對此表示反對。在這樣的情勢下,人們不禁為框架協議草案的前途感到擔憂。

有關專家指出,農業問題如不能徹底解決,不但會使繼續開放市場、促進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更加艱難複雜,而且可能重新引發貿易爭端、破壞多邊貿易規則、加速貿易雙邊化和地區化的趨勢。而這樣的結果顯然對世貿組織所有成員都是不利的。

國際線上  2004-07-2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