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新三駕馬車浮出水面

 德國總理施羅德、法國總統希拉克和英國首相布萊爾18日在柏林舉行了三方會晤。這是不到半年的時間裏,三位領導人第二次在柏林舉行峰會。據報道,這種形式的峰會今後將不定期地繼續舉行。德國新聞媒體評論説,歐盟內三個最重要國家加強磋商,協調立場,表明它們“有意促使整個歐盟朝著所希望的方向發展”,三國正起到一種引導歐盟方向的“新三駕馬車”的作用。當然,三國的這種做法也引起了一些歐盟夥伴的異議。

“新三駕馬車”引人注目

德、法、英三國舉行峰會之所以成為新聞,是因為過去這樣的會晤很少。據統計,自2001年以來,施羅德、希拉克和布萊爾總共舉行過4次三方會晤,其中兩次還是在出席歐盟首腦會議期間。儘管三國領導人都否認他們此次會晤旨在建立歐盟“非正式的領導集團”,“新三駕馬車”的出現還是頗為引人注目。

三國領導人過去難得聚會與他們對歐盟的態度有關。德、法是最熱心推動歐洲一體化的國家,被譽為歐盟的“發動機”和“軸心”。兩國領導人已經建立了頻繁和定期的磋商機制。相反,英國則是歐盟的“後來者”,在歐盟建設的目標上與德、法不盡相同。另外,英國在外交方面與美國保持著“特殊關係”,號稱“大西洋派”,它與“大陸派”的德、法也時常發生衝突。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三國領導人之間舉行會晤,進行溝通,正變得日趨重要。

此次峰會的重點是經濟問題,參加會晤的還有法國總理拉法蘭以及三個國家負責經濟、金融、勞工、社會等事務的部長或大臣。在會晤結束後發表的三國領導人聯名寫給歐盟輪值主席國愛爾蘭總理埃亨和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的信中,他們敦促歐盟在加強創新、增加就業和改革社會保險等方面採取措施,以實現歐盟在2010年成為世界最強經濟實體的目標。另外,三位領導人還小範圍地討論了阿富汗、伊拉克、北約等安全問題以及打破制訂歐盟憲法方面的僵局、下一任歐盟委員會主席人選等問題。

歐盟擴大和聯合成動因

分析人士指出,“新三駕馬車”出現的背後有著深刻的原因,歐盟的擴大和歐盟內部進一步加強聯合是其中的關鍵因素。

首先,歐盟成員國今年下半年起擴大到25國,歐盟如何能有效地運作是它面臨的一大考驗。德、法、英是歐盟最大的三個成員國,其人口總和佔擴大後歐盟人口的40%多,三國經濟佔擴大後歐盟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在歐盟內部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此外,德、法以及英國往往代表了歐盟內部的不同觀點,因此,這三個國家如果能事先就某個問題達成協定,意味著協議被其他國家接受的可能性也大為增加,從而提高了歐盟的決策效率。

其次,歐盟各國已經認識到,歐盟如果要真正成為多極世界的一極,就必須加強在外交和防務方面的聯合。但由於德、法、英在經濟和軍事實力方面各有所長,只有這三個國家形成合力,歐盟在外交和防務方面的聯合才有可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事實上,正是在這三國領導人去年的磋商之後,歐盟在成立軍事指揮部和組建“戰鬥部隊”等方面才取得重大突破。另外,去年德、法、英三國外長一同飛往德黑蘭,成功勸説伊朗同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也顯示了三國在外交方面加強聯合的實力。

作用仍有局限性

德、法、英就歐盟面臨的問題進行磋商、提出建議,在一些歐盟國家眼裏難免有“越俎代庖”之嫌。它們擔心這三國正在成為歐盟的“董事會”。鋻於歐洲一些國家的戒心以及德、法、英之間的矛盾,“新三駕馬車”的作用目前還有相當的局限性。

實力較強的歐盟國家,如義大利和西班牙,感到自己被排擠出了歐盟權力的“內圈”而有些“憤憤不平”。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斥責三國柏林峰會是“烏七八糟”的東西。西班牙外交大臣帕拉西奧認為,歐盟其他國家的意見“不應被淹沒在一些大國的聲音中”。針對這些歐盟夥伴的不滿,德、法、英領導人在柏林峰會後的記者招待會上一再解釋,他們根本無意“統治歐洲”,只是想“推動”歐盟發展而已。

與此同時,儘管三國領導人加強磋商,但他們之間在重大問題上的分歧也是顯而易見的。德、法與英國之間在伊拉克戰爭等問題上仍各執一詞。在歐盟改革方面,英國把外交政策、稅收、司法和社會保險視為“紅線”,不允許由歐盟説了算。而德、法則積極主張歐盟在更多領域施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由於德、法比英國更熱心推動歐盟的一體化,因此,希拉克在柏林峰會後明確表示,德、法、英“三駕馬車”不會替代“法德軸心”。

但分析人士指出,隨著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德、法、英加強聯合已勢在必行。只要這三國求同存異,加強合作,它們在推動歐盟建設方面將發揮重大作用。(黃泳)

新華網 2004年2月1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