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對付NMD俄羅斯有何高招?

    熱熱鬧鬧的俄美高級會晤並未真正消除俄羅斯與美國在反導問題上的原則分歧。一向在反導問題上持謹慎態度的俄羅斯總統普京,連日來多次發表強硬聲明,警告美國如果一意孤行,破壞反導條約,部署其國家導彈防禦體系(NMD),俄羅斯將被迫採取回擊措施,包括部署可攜帶多彈頭的遠端導彈。但美國方面對俄羅斯的強硬立場似乎不屑一顧,認為,沒有必要對俄羅斯的“威脅”賦予特殊意義。

    普京警告美不要玩火

    自從美國方面宣佈準備修改1972年俄美簽署的反導條約後,俄羅斯方面便一面堅決反對修改這一條約,一面公開聲明,若美國單方面退出這一條約,俄將採取回擊措施。回擊措施主要內容是發展可保證摧毀美國任何NMD的進攻性核力量。但這些措施基本出自軍人之口,俄外交部和克里姆林宮在談及這一問題時分外謹慎。特別是身為俄羅斯總統的普京在談及這一問題時更是尋找外交語言,儘量避免刺激美國。

    然而,近日來,普京一改過去謹慎的表態,直言不諱地稱俄羅斯準備採取回擊措施。普京最近在克里姆林宮接受美國新聞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美國堅持發展導彈防禦體系,俄羅斯將採取對策,包括部署多彈頭遠端導彈。他説,俄羅斯“只需花一點點錢,就能使自己的核武器能力得到成倍增強”。23日,普京總統在會見奧地利總統時再一次重申,如果美國單方面退出反導條約,則俄羅斯就有權在遠端導彈上部署多彈頭核武器。

    普京的聲明是有法律根據的。俄羅斯一直認為,反導條約是現代國際安全秩序的基石,第一、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和其他幾十項國際條約和協議均是在此基礎上達成的。俄美兩國在1990年簽署的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中規定,禁止生産新的並逐漸銷毀舊的可攜帶多彈頭的戰略導彈。俄杜馬在批准這一條約時做了“但書”,如果美國退出反導條約,則俄羅斯不再受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約束。迄今為止,美國國會尚未批准這一條約。

    俄羅斯目前確實擁有摧毀美國“NMD”的一張“王牌”,這就是俄羅斯軍人多次提到的“白楊—M”型洲際彈道導彈。這種導彈採用3級固體火箭推進燃料,最大射程兩萬公里,命中精確度大大高於美國的“MX和平保衛者”洲際導彈。這種導彈一次可攜帶多枚核彈頭,導彈制導系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帶有人工智慧控制系統,遇敵方攻擊時,導彈彈頭可自動分離,獨立攻擊目標。導彈虛假核彈頭攜帶的干擾系統可吸引對方導彈的攻擊,掩護真正彈頭的攻擊。依目前美國的技術,攔截一枚導彈的技術尚不過關,面對眾多真假難辨的導彈就更是無從下手。俄軍事專家稱,俄“白楊—M”導彈可有效穿透任何國家的任何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普京總統也自豪地説,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目前仍處於試驗階段,至少在未來25年內,這一系統不會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俄羅斯這一先進洲際彈道導彈一直是美國的一塊心病。要想成功攔截這種導彈,美國單靠建立NMD是遠遠不夠的,它必須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性導彈防禦體系,不僅在美國本土,而且要在其他國家靠近俄羅斯的地方建立多級攔截體系,以便在導彈發射時對其進行攔截。

    目前,俄羅斯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資金嚴重不足。到2010年,除26枚“白楊—M”導彈外,俄羅斯現有的全部洲際導彈均到了規定的服役期限。目前,雖然俄軍人極力想延長導彈服役期限,但至多不會超過3至5年,否則其安全性能則無法得到保證。與此同時,俄羅斯大規模發展多彈頭洲際導彈的計劃可能會因資金不足而泡湯。俄專家認為,要想保證對美國NMD的最低限度的威脅,俄每年必須至少生産30至40枚先進戰略導彈,充實戰略部隊。但即使在戰略部隊司令出身的謝爾蓋耶夫任國防部長,軍費開支明顯傾向戰略部隊時期,俄每年也最多生産10枚“白楊—M”導彈。現在,俄軍事改革的重點已轉向發展常規力量,戰略部隊將從一個軍種降格為兵種,俄羅斯已無力繼續維持可與美國相抗衡的核力量。俄專家認為,即使俄羅斯擴大“白楊—M”生産的計劃真正能夠付諸實施,那麼,用幾十枚“白楊”對付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所允許美國保留的736枚洲際導彈,很難稱得上戰略力量對比的平衡。而且,俄羅斯一旦退出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美國也有理由不受其約束,進而發展自己的核進攻能力。因此,俄羅斯贏得軍備競賽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所以,美國務卿鮑威爾發表講話説,美國不對莫斯科的警告賦予特別意義,考慮到加強核力量的費用,美國相信俄羅斯不會走這條路。

    《中國青年報》 2001年6月28日

    

    

    

相關新聞

美計劃追加2002年度導彈防禦系統開支

俄國防部長強調俄不希望進行軍備競賽

俄國防部長表示將採取措施對付美國NMD

謝爾蓋耶夫重申反對美國破壞反導條約

普京:俄將以多彈頭核武器對付美導彈防禦系統

美國耍無賴 要撕毀《反導條約》

美俄對話分歧依舊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