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事實和數字

據英國《獨立報》近日發表文章,談世界貿易情況:

窮國佔世界人口的40%,但是只獲得全世界從貿易獲得的收入的3%。富國佔世界人口的14%,但卻獲得世界貿易利潤的75%。世界上最窮的地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在世界貿易中所佔的份額最近已經從1·2%下降到1%。英國從貿易所獲得的利潤比南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加在一起還要多。

稅收問題

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産品徵收的進口稅比適用於富國之間貿易的關稅平均高4到5倍。孟加拉國工人製造的一件襯衣,如果出口美國的話,其進口稅比從英國進口的貨物高20倍。

華盛頓對服裝———印度對美國的第二大出口産品———徵收的稅高達19%。但從法國、日本和德國等國家的進口品的稅率在零到1%之間。在密西西比河捕捉鯰魚的漁民受到保護,對來自越南的進口鯰魚徵收的保護性關稅高達60%以上。對進入美國的越南貨物的平均稅率是8%,而對荷蘭貨物的平均稅率只有1%。這就意味著越南————一個有8100萬人口的貧困國家———向美國支付的關稅高於向美國出口4倍于它的荷蘭。

歧視問題

窮國的貨物的價值越高,關稅稅率就升得越高。歐盟和美國對進口可可豆不徵稅。但是,如果窮國自己把可可豆加工成可可油,在歐盟的稅率就升到10%以上。如果它們把可可豆加工成可可粉,稅率就升到15%以上。如果它們把可可豆加工成巧克力,稅率就升到20%以上。這就能説明為什麼德國比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産國象牙海岸加工更多的可可、英國比迦納加工更多的可可粉。發展中國家生産90%的可可豆,但生産的巧克力不到5%。

巴西估計它今年能靠農産品出口掙100億美元以上,如果沒有西方的貿易壁壘的話。取消歐盟對莫三比克進口品的限制,就能使該國的收入每年增加將近1億美元———幾乎跟它獲得的歐洲援助一樣多。

補貼富人

富國政府現在每天花10億美元補貼農場主,這個數字是它們向窮國提供的援助的6倍。這些補貼造成食糖、棉花和其他農産品大量過剩,然後都積壓在世界市場上。於是,這些過剩農産品以低於生産成本的價格出售,這就意味著第三世界的農民無法以價格參與競爭,於是就只能退出競爭。

歐洲生産食糖,其成本是諸如馬拉維和尚比亞等更適合生産食糖的國家的3倍。與此同時,富國在農産品補貼方面所花的錢比非洲全部國內生産總值還多。

美國2·5萬個棉花種植園每年獲得30多億美元補貼。國際棉花諮詢委員會説,這些補貼使棉花價格下跌25%左右。

根據共同農業政策,平均每個歐洲家庭每年要為歐洲最富有的農場主支付1000多美元。

誰得益?

在2001年,美國農場中最窮的50%的農場只得到政府農業補貼中的5%,最富的7%的農場得到補貼總額的一半。在歐盟,5%的農場得到共同農業政策補貼總額中的一半。法國共同農業政策的最大得益者包括一些最富有的農場主,而1/4的法國農場什麼都沒有得到。英國生産食糖的大農場,每個農場每年得到6萬英鎊(8·6萬歐元)補貼。

《參考消息》2003年9月1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