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反恐路在何方?

2001年9月11日,隨著美國紐約世貿大廈的轟然倒塌,恐怖主義成了頭號國際公敵。如今兩年過去了,美國在反恐旗號下先後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展開大規模作戰行動,然而,恐怖主義的陰霾依然籠罩著世界,也籠罩在美國人心頭。

兩年來,恐怖襲擊的爆炸聲在全球各地此起彼伏。從橫跨歐亞的俄羅斯到海灣地區的沙烏地阿拉伯,從北非的摩洛哥到中東的伊拉克、巴勒斯坦、以色列,從南亞的巴基斯坦、印度到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接連發生了多起大規模的恐怖襲擊事件。其中,相當多的恐怖襲擊目標直指美國。由此可見,美國雖然先後對塔利班和薩達姆政權實施了“外科手術”,但並未阻止恐怖主義“病毒”的傳播,恐怖主義活動仍在蔓延並對美歐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反恐路在何方?這成了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問題。

美國反恐之路可行否?

早在兩年前,當美國扛起反恐大旗,以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向恐怖主義開戰的時候,就有一些學者和國家給美國以忠告:促使恐怖主義産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貧困落後、民族仇恨以及不平等、不公正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都是恐怖主義滋生的溫床,因此“剷除恐怖主義”不能僅僅依靠軍事手段。

然而,遭受“9·11”恐怖襲擊切膚之痛的美國並沒有在意這些忠告。相反,美國看到了利用“9·11事件”奉行單邊主義、拓展其全球霸權的機遇,軍事手段成了首要選擇。美國把反恐作為一張通行證,用來維護其在世界各地的戰略利益。難怪有西方評論家認為,美國是“9·11事件”的最大受害者,同樣也是“9· 11事件”的最大受益者。

儘管美國利用反恐實現了佔領伊拉克的政治目的,但其窮兵黷武的做法造成了這樣一個事實:美國用武力逼迫恐怖主義製造者流竄到更多的國家,他們更深地隱藏起來,伺機發動襲擊。很多國家從此將不再有安寧的生活,恐怖襲擊就像一把懸在人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有可能落下。美國也因此陷入戰爭泥潭,難以自拔。從本土到海外,美國人的安全保障並沒得到加強,反而越來越成為恐怖襲擊的目標。

關鍵要消除恐怖主義根源

那麼反恐的出路到底在哪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找到恐怖主義産生的根源。

縱觀歷史,恐怖主義産生的根源主要是民族、種族、宗教矛盾,國際上將從事這類恐怖行為的組織歸為分離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由於其勢力不足以同政府對抗,他們往往採用暗殺、爆炸、破壞等恐怖主義手段來達到分裂國土、建立獨立國家等政治目的。

歷史證明,武力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民族、種族和宗教矛盾,反而會激發仇恨。美國成為恐怖分子的首要襲擊目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美國波士頓大學的歷史學家霍華德·齊恩教授在“9·11事件”後接受採訪時就認為,美國政府犯下的大錯就是未能採取措施消除那些可能引發恐怖分子襲擊美國的因素。

為了確保在中東巨大的政治、經濟和戰略利益,保持對海灣地區石油的控制,保持海灣石油通道的航行自由,美國不允許海灣地區任何國家危及地區安全。在兩伊戰爭中,它支援伊拉克,以削弱伊朗;在伊拉克成為中東地區軍事最強大的國家且入侵科威特後,美國又聯合盟國發動“沙漠風暴”行動加以重創,對其實施了曠日持久的制裁後更直接進行佔領;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及阿拉伯國家的對抗中,美國由於國內猶太勢力的強大壓力和與以色列的傳統特殊關係,明顯偏袒以色列,長期給予經濟、軍事援助,這一切引起了阿拉伯世界對美國的強烈不滿乃至極大仇視。所以,中東成為對美國發動恐怖襲擊最多的地區並不奇怪。

全球反恐應從綜合治理入手

兩年來的歷程有力地啟示世人,面對恐怖主義在世界範圍內不斷蔓延的趨勢,世界各國只有團結合作,才能消滅恐怖主義這個國際公害。所謂“反恐戰爭” 不應只局限在軍事領域,而應綜合治理,從政治、經濟、外交等各個方面入手,化解民族、種族、宗教仇恨與矛盾,創造和平的發展環境;通過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消除貧困,標本兼治,以最終達到消滅恐怖主義産生根源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聯合國作為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國際組織應該發揮主導作用,為創建一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而努力。 (翟磊)

《解放軍報》 2003年09月1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