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計劃牽動美俄神經 雙方反應迥異

    伊朗被美國指責為“邪惡國家”,一個重要理由是美國認為伊朗違反核不擴散條約,在偷偷製造核武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鮑徹6月6日表示,美國掌握伊朗擁有核武器計劃的情報已有一段時間,伊朗的核計劃“是對地區穩定、國際社會和全球防擴散機制的嚴重挑戰”。鮑徹還敦促伊朗公開其核計劃的所有情況。對此,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米德禮薩阿塞菲6月6日強調説,“我們沒有做任何違反我們承諾的事情”。

    俄羅斯幫助伊朗建造核電站

    早在1973年,伊朗就想建造核電站。由於當時的伊朗政府親美,美國對此計劃表示贊同。1978年在德國的幫助下,伊朗準備建造布希爾核電站。1979年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後,美國開始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德國被迫中止了布希爾核電站的建設。

    為完成布希爾核電站的建設,1995年1月伊朗同俄羅斯簽署了續建核電站1號機組的協議,協議總價值約合8億美元。這項工程于1997年開工,現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預計2003年底或2004年初將正式發電。根據俄伊雙方達成的協議,布希爾核電站産生的核廢料將運回俄羅斯處理,不會被伊朗用於提煉武器級钚。

    俄伊在核能領域的合作引起了美國的不安。1995年,美國副總統戈爾和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曾在華盛頓舉行秘密會晤。切爾諾梅爾金一再保證,俄伊核能合作完全用於和平目的。會晤後,兩國領導人達成一項秘密協議:美國同意俄羅斯繼續向伊朗提供核反應爐及2000噸核燃料,並幫助其培訓核電站工作人員;俄羅斯則保證今後不再向伊朗提供新的武器裝備,但在1999年底前將履行過去與伊朗簽署的軍火合同。2000年10月美國大選前夕,《紐約時報》披露了戈爾—切爾諾梅爾金秘密協議的內容。戈爾辯稱,此舉的目的就是要限制俄羅斯向伊朗提供核技術。而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報告則認為,俄羅斯沒有履約,一直在向伊朗提供核技術,這些技術可能被伊朗用來生産核武器。而俄羅斯則抱怨説,美國此舉意在將俄羅斯趕出伊朗的市場。後來,俄羅斯曾建議美國參與伊朗核電站建設,但遭到美國拒絕。

    伊朗真的會發展核武器嗎

    去年12月12日美國官員曾表示,有證據表明,伊朗正秘密建設可用來製造核武器的大型核設施;當年9月拍攝的商業衛星圖片表明,這些設施位於伊朗的納坦茲和阿拉克兩地。美國專家透露,伊朗建造的核設施非常龐大,完全可以用來生産製造核武器所需的材料。在阿拉克附近的核設施可能是個“重水反應堆”。在納坦茲修建的核設施可能是“離心機”類的濃縮鈾提煉設備。

    今年2月9日,伊朗總統哈塔米出人意料地披露了一條爆炸性新聞:伊朗依靠本國的科技力量已成功地開採出鈾礦。伊朗官方通訊社援引哈塔米的話説:“伊朗已經發現有一定的鈾礦儲量,並開採出了部分鈾。但我們準備將核技術應用於民用目的。”

    今年5月27日《華盛頓時報》透露,“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發佈消息稱,儘管國際社會向伊朗施加了巨大壓力,但伊朗仍試圖獲得核武器,並秘密建造兩處用來提煉鈾的核設施。與此同時,伊朗也在加緊研發核武器運載工具。1997年美國曾指責俄羅斯幫助伊朗發展導彈,並對俄有關公司進行了制裁。

    至於伊朗是否擁有核武器的問題,目前説法不一。去年5月24日,俄軍第一副總參謀長巴魯耶夫斯基曾透露,“伊朗已經擁有核武器。當然,這只不過是戰術核武器,即不是射程在5500公里的洲際彈道導彈。”巴魯耶夫斯基還強調説,這些導彈不是俄羅斯生産的,而是從其他國家購買的。巴魯耶夫斯基的這番講話令伊朗政府大為震怒,他們通過外交途徑要求巴收回講話,但沒有奏效。後來,伊朗外交部發表公開聲明,對巴魯耶夫斯基的説法進行了反駁。

    今年6月3日,俄國家杜馬代表科科申表示,有許多證據表明,伊朗在很多方面已完全接近發展核能源的“紅色邊緣”。科科申還認為,伊朗由一個軍事大國變成核大國絕對不符合俄羅斯的安全利益。

    俄羅斯為什麼支援伊朗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俄羅斯不肯放棄同伊朗的核能合作呢?

    首先,俄伊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軍事技術合作關係。兩國曾在1989年、1990年和1991年簽署了四個政府協議。自1990年起,蘇聯和後來的俄羅斯向伊朗出售了一系列軍事技術裝備,包括24架米格—29殲擊機、12架蘇—24M轟炸機、422輛各型坦克、413輛步兵戰鬥車、2套S—200防空導彈以及3艘877型(北約代號“基洛”級)常規潛艇以及相關配套的海岸基地設施。美國對俄向伊出售潛艇一事相當不滿,一再聲稱這將威脅美國海軍在海灣地區的安全。2001年,伊朗國防部長訪俄,表示願意再向俄方購買8個營的S—300PMU1防空導彈、1000枚“針”式防空導彈以及“伽馬—DE”、“卡斯塔—2E2”型雷達等。如果這些項目成交的話,俄軍工企業將獲得80億美元的軍火訂單。這對於舉步維艱的俄軍工企業來説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其次,俄伊在核能領域的合作為俄核工業帶來了豐厚利潤。據報道,建成布希爾核電站後,俄羅斯在未來10年內還將幫助伊朗建造5座核電站,總值約合85億美元。

    第三,俄伊合作也有地緣政治方面的考慮。冷戰後,俄伊一直保持著比較密切的關係。“911”事件後,美國以反恐為由,出兵佔領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已對俄南部戰略構成潛在安全威脅。如果美國控制伊朗,俄羅斯的南大門將被封死。屆時,美國將進一步控制裏海石油資源,使俄蒙受更大的經濟損失。此外,俄羅斯在南高加索的最後一個盟國———亞美尼亞也將面臨腹背受敵的窘境。

    伊朗核問題考驗俄美關係

    最近,美國加大了對伊朗的打壓力度。美國國會一些強硬派人士主張對伊朗動武,推翻伊朗現政權。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也強烈要求布希政府修改對伊朗的外交政策,實現伊朗的“政權變更”。在美國對伊朗不斷施壓的情況下,俄伊核能合作已成為俄美改善關係的焦點問題之一。

    5月28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鮑徹公開呼籲:“俄羅斯和其他國家應停止同伊朗在核領域的所有合作”。他認為,“伊朗正在實施一個比北朝鮮還要廣泛的核計劃。現在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這就是我們經常提及的那個廣泛的計劃,伊朗確實擁有這樣的計劃,而且是個完整的計劃。對於伊朗這樣擁有豐富天然氣的國家來説,是沒有理由制定這類計劃的。”5月30日,美國總統布希在參加聖彼得堡市建城300週年慶典時,也同普京總統談到了伊朗的核問題。

    5月28日,俄外長伊伊萬諾夫表示,俄羅斯不容忍第三方包括美國對其在伊朗建設核電站的批評。5月30日,俄國防部長謝伊萬諾夫也重申,幫助伊朗在布希爾建立的核電站是輕水反應堆,不能用於製造武器級钚,如果美國懷疑可以派國際原子能機構人員去檢查。俄方還堅稱,美國答應幫助朝鮮建造的就是輕水反應堆,為什麼你美國可以,我俄羅斯就不可以?

    不過,為打消美國及國際社會對俄伊核能合作的疑慮,俄副外長馬梅多夫召見了伊朗駐俄大使,要求伊朗儘快簽署核不擴散條約補充議定書,將其所有核設施置於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嚴格監管之下。6月2日伊朗方面正式錶態,拒絕簽署該補充議定書。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此舉只是向伊朗施壓的一種手段,意在迫其簽署補充議定書。考慮到俄羅斯在伊朗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俄不會輕易放棄同伊朗的核能合作,從而讓其他國家坐收漁利。(顧小清)

    《環球時報》 2003年06月0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