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與亞洲關係接受檢驗

    巴厘恐怖爆炸事件發生已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裏,澳大利亞在飽償國難痛苦的同時,其反恐行動和對外關係也受到新的挑戰。印度尼西亞批評澳在巴厘爆炸問題上“過度反應”;馬來西亞説穆斯林在澳不安全;國內朝野之間也唇槍舌劍,反對黨指責政府“背衝亞洲,面向美國”。霍華德總理卻認為,那只是“浮誇的表面現象”,與亞洲國家關係的“潛流仍然是非常好的”。

    巴厘爆炸事件發生後,澳大利亞政府與印尼政府緊密合作,兩國警方、情報機構等也相互配合,傷員得以及時撤離和搶救、遇難者身份辨認工作也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本月5日,印尼警方逮捕了兩名爆炸嫌疑犯;6日逮捕了用於爆炸的三菱L—300麵包車車主。經審訊,證實爆炸事件係激進的伊斯蘭祈禱團所為,同時證實伊斯蘭祈禱團與本拉登的基地組織有聯繫。澳與印尼在處理巴厘爆炸事件上的合作使整個調查工作進展較為順利,也使澳與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改善和發展關係出現了可能。

    然而,事態卻逆向發展。澳與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不但沒有得到改善,反而繼續惡化。爆炸過後,澳、英等西方國家政府反覆發出旅遊安全警告:恐怖分子可能發動新的襲擊,提醒國民到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旅遊有危險。對巴厘爆炸事件驚魂未定的人們得到這一警告後當然是止步不前。有報道説,巴厘島現已成了“死島”、“鬼島”,整個東南亞國家的旅遊業普遍受到影響。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對澳大利亞的安全警告強烈不滿。另外,澳和印尼的情報機構與警方在爆炸之後很快把目光鎖定伊斯蘭祈禱團,並對其精神領袖阿布巴卡爾巴希爾進行了拘捕審查。與此同時,澳與周邊國家共同努力,敦促聯合國于兩周前將伊斯蘭祈禱團列入恐怖組織名單。緊接著,澳大利亞特別情報機構和聯邦警察根據掌握的巴希爾曾幾度來澳活動情況,對雪梨、珀斯和墨爾本近20個來自印尼的穆斯林家庭進行了查抄。一場新的吵嚷由此暴發。印尼總統梅加瓦蒂警告澳大利亞等一些國家對巴厘爆炸事件不要“過度反應”。她説,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APEC會議上,她已就國際上對巴厘爆炸事件的反應向霍華德總理表明瞭態度。澳大利亞不應該在反恐問題上如此“過分”。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4日説:“事實上,對穆斯林來説,目前澳大利亞特別不安全,因為他們的家可能被查抄。我在電視裏看到,他們的門被砸開。我認為沒有這個必要。” 澳大利亞外長唐納的反應是,凡是被聯合國列上名單、被澳大利亞禁止的恐怖組織,或者與那些恐怖組織有關係的人員,受到調查都是有必要的。

    澳大利亞的做法和説法使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感到不悅。在上周于柬埔寨金邊舉行的東盟第五屆非正式首腦會議期間,澳大利亞正式申請“東盟+澳大利亞”,即東盟首腦會議對話夥伴國席位。剛剛與澳達成自由貿易協議的新加坡對其申請積極支援,柬埔寨和泰國對此熱烈歡迎,印尼態度猶豫,馬來西亞堅持反對的立場是澳大利亞一開始就擔心的。東盟首腦在第一天的會議簡報中説,會議討論了澳大利亞的申請,同意在來年首腦會議上做進一步研究。顯然,澳大利亞爭取東盟對話夥伴國席位的努力宣告失敗。

    澳大利亞在東盟對話夥伴國席位上遇到的挫折在國內引起了強烈反響。6日,反對黨工黨貿易發言人克萊格埃米爾森指責霍華德背向亞洲面向美國,追求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和更大的政治目的。他説:“總理還沒有改變他的成見:他就是不喜歡亞洲人。在貿易政策方面,現在是總理應該把國家利益擺在個人偏見之上的時候了。”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帶著安格魯撒克遜輪廓及其民族和文化烙印的澳大利亞人在本地區總是有點不合群。針對這一問題,前外交秘書、霍華德1996年的印尼特使理查德烏爾考特説,如果澳大利亞確實有意更深入、更持久地與亞洲打交道,需要立即做3件事:首先,必須打消不太願意與這一地區打交道的念頭,開展大規模的公共外交活動;其次,政府一方面需要在外交政策及其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上保持平衡,不要把自己置於美國的地區利益代理人的地位,一方面需要注重在本地區,尤其是在印尼的安全、經濟和政治利益;第三,在打擊本地區恐怖主義時,政府需要採取更加精明和更為有效的外交手段,不要讓人覺得對伊斯蘭有敵意。

    無論澳大利亞背朝哪,面向何方,也不管澳大利亞與亞洲國家關係的潛流如何,通過最近發生的事件,其對外關係確實經受了一次檢驗。 (李景衛)

    人民網 2002年11月13日


澳大利亞宣佈將“東突”列入恐怖組織名單
澳大利亞的亞洲政策面臨轉折
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將親赴印尼巴厘島
澳稱大量證據表明印尼爆炸案與“基地”組織有關
美國對伊動武,澳大利亞叫好不出力?
反恐專家預警:"基地"正在策劃襲擊澳大利亞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