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危機再現新興市場痼疾  
張運成

    最近巴西、烏拉圭出現的危機,是歲末年初阿根廷爆發嚴重的金融、經濟和社會危機的延續。這些危機均與20世紀80年代拉美的債務危機和90年代末亞洲的金融風暴一樣,實質上是由債務引起的危機。在當前全球經濟、金融總體形勢脆弱的情況下,這些外債如同“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有可能導致危機,進而危及世界經濟。

    債務危機籠罩新興市場國家

    目前,全世界外債已達2.5萬億美元,其中拉美和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的外債佔世界外債的65%。

    拉美債務問題最突出。截止2000年底,拉美外債總額已高達6880億美元。巴西外債問題最為嚴重,高達2330億美元;其次是墨西哥,外債總額高達1605億美元;阿根廷和智利緊隨其後,發生債務危機的風險居高不下。

    2001年12月24日,阿根廷宣佈暫停支付總值1320億美元的外債,成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倒賬國。

    亞洲國家隱藏外債危機。不少國家的外債規模已達千億美元以上。去年底,印尼共欠外債1328億美元,相當於GDP的約94.5%。而一家非政府組織近日發佈的數字顯示,其外債總額已達1540億美元,負債率已超過了國際認可的警戒水準。有一些國際經濟專家不無擔心地表示,印度尼西亞如果不抓緊解決債務問題,有可能成為亞洲地區的另一個阿根廷。

    截至今年3月31日,印度外債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財政、經濟困境正日益增大;4月份,南韓外債達到1195億美元,總體規模雖在警戒線以下,但其中短期債務高達400多億美元,引起業內人士擔憂;泰國和菲律賓的外債規模徘徊在500至800億美元之間,處於外債警戒線邊緣。

    俄羅斯債市異常活躍。受多種利好因素影響,俄目前正大量舉債,使原本高達1580億美元的外債規模持高不下,其中包括大量改頭換面的外逃資金,一旦有風吹草動,外國投資對其債券市場的興趣勢必走低,可能迫使俄掉進債務陷阱。

    高額外債已漸成要害問題

    表現在外債的風險和隱憂轉為危機的潛在因素正逐步顯現。

    債務危機常常發生於世界經濟不景氣期間,發達國家為求自保,間接引發了債務危機。像在80年代美國經濟處於蕭條之中,政府採取高利率、高匯率和高貿易保護主義的“三高”政策與當時拉美債務危機密切相關。同樣,亞洲金融危機與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低迷也不無關係。因此,全球經濟至今未見明顯起色,是否會觸發新一輪債務危機值得相關國家警惕。

    除了拉美債務危機是由政府過度舉債導致,印尼、南韓(公司借債)和泰國(銀行借債)的金融危機主要都是由私人部門盲目借債引發的。就目前國際資本市場的結構看,私人部門盲目舉債的現象依然嚴重,造成政府不得不承擔可能由此帶來的風險,阿根廷當前的危機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債權與債務雙方高度集中,大大加強了國際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只要一兩個債務國拒付或者無法還本付息,則首先打擊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銀行體系,尤其是美國的商業大銀行,從而給尚處於復蘇中的美國和世界經濟帶來變數。

    債務危機的風險仍可掌控

    對許多國家而言,債務危機實質上就是無法繼續借到新債引發的危機。當前,國際資本市場處於結構性收縮期。受其影響,國際債市目前極不穩定,預計一些債務國靠發新債填舊債的“好日子”難以為繼。

    國際社會防範債務風險和危機的技術手段也在加強。外債風險演化為危機與一些債務國經濟結構不合理、債務利用或管理不善、資金流通不暢等有直接關係。解決之道除了良好的宏觀經濟政策以外,相關國家開始強調管理和利用好外債,同時進一步發展國內債券市場,減少對外債的依賴性。

    “911”事件和阿根廷經濟動蕩之後,國際社會解決貧困連同債務問題的緊迫感大大加強,相關工作逐步展開。但對發達國家減免外債的承諾應當有清醒認識,從裏根政府的“貝克計劃”到布希政府的“佈雷迪計劃”,再到“巴黎俱樂部方案”,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銀行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都未從根本上解決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問題。

    據今年3月份在墨西哥舉行的聯合國發展籌資國際會議披露,近些年來,南方國家共償還北方國家8000億美元的外債本金和8000億美元的利息,然而,它們所欠的外債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在不斷增加。客觀事實是,如果債權國沒有實質性讓步並對債務問題做一次根本性調整,很多國家的外債是根本償還不了的,債務國的處境也不會有真正的好轉。

    (張運成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

    《中國青年報》 2002年8月05日


國際金融機構擬增加對烏拉圭貸款
烏拉圭出臺緊急金融法案:3年內部分限制美元提款
烏拉圭和阿根廷應付金融危機採取不同措施之比較
美向烏拉圭提供15億美元緊急貸款
烏拉圭出臺緊急金融法案
烏拉圭重演阿根廷悲劇 金融危機引發社會動蕩
烏拉圭全國銀行還要停業兩天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