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秋後算賬” 37名國會議員遭泄密調查  

    還記得兩個月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米勒和中央情報局(CIA)局長特內特雙雙接受國會兩院議員的質詢嗎?在參眾兩院聯合情報委員會37名委員的“厲聲呵斥”下,局長們的形象何其窘迫和難堪。然而,現在形勢發生了戲劇性變化。在白宮和司法部的指示下,聯邦調查局正對這37名議員展開調查,緣由是“其中肯定有人透露了國家絕密情報”,從而威脅到了美國的反恐大計和國家安全。

    FBI調查國會議員

    據8月2日出版的《華盛頓郵報》報道,聯邦調查局偵探已對上述37名議員逐個進行了“提問”,因為白宮懷疑國會有人將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的“機密”故意洩露給媒體。國家安全局是美國政府最絕密的情報部門,以偷聽全球範圍內的“通訊”和“對話”見長。

    6月份,當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因為情報工作不力而接受國會兩院調查時,美國各大媒體幾乎同時發表了另一條“大新聞”,將國安局也推上了“被告席”。報道稱,國安局在“911"發生的前一天,即2001年9月10日截獲到兩條阿拉伯文重要情報。其中一段對話稱“明天將是末日”,另一條稱“戰鬥就要開始”。可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兩條阿拉伯文的情報直到大災難發生後第二天(9月12日)才被翻譯出來,為時已晚。

    報道出來後,美國民眾對政府的情報工作更加不滿,白宮也只好“低頭認錯”。然而,當這股輿論浪潮過後,白宮指示副總統切尼給參眾兩院的情報委員會主席打電話,稱“將國安局一事”透露出去“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安全”,“事態嚴重”。白宮發言人弗萊舍甚至稱這次“泄密事件”已構成“犯罪”,非要調查不可。

    膽小議員“引狼入室”

    其實,兩院情報委員會完全有理由和權力拒絕FBI的調查。可是,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格雷厄姆和眾議員情報委員會主席高絲兩人“膽小”,生怕事情鬧大,往後擔當不起。再加上切尼的“威脅”,白宮的“上綱上線”,兩主席膽怯了,竟然一反常態地直接邀請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來調查國會議員們。按照常理,國會內設的道德委員會是調查“問題議員”的機構。不久前,正是這個委員會將俄亥俄州的“狂人”眾議員特拉菲坎特開除出國會。

    調查國會議員,FBI探員們可來了勁。除了將37名有可能“泄密”的議員叫來問個遍外,他們還“審問”了議員們的60多名高級助手。這還不夠,偵探們還搬來測謊儀,聲稱要對所有人進行測謊檢查,並對每個人建立“調查黑檔案”。議員們終於被激怒了,他們明確表示拒絕接受測謊調查。

    聯邦調查局的所作所為同時還激怒了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達施勒。他發表聲明説:“政府部門竟然要求國會議員接受測謊,這顯然違背了美國憲法規定的‘三權分立’原則。”

    國會、政府、輿論“誰監督誰”?

    除了達施勒以外,許多國會議員對白宮的行為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一位議員説:“本來按照法律規定,我們的職責是監督政府部門的運轉。可現在,白宮竟然要調查我們立法機構。”

    巴爾的摩大學法律教授蒂弗説:“聯邦調查局的鐵蹄已經踩到了國會山上,他們甚至還對議員們進行威脅。看到法律遭到如此踐踏,我感到渾身發冷。”

    分析人士指出,自美國憲法誕生之日起,美國政治就充斥著白宮與國會之間的“府院之爭”,而美國的新聞輿論在這場爭鬥中又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通常,掌握著各種“新聞資源”的白宮總能處於上風,牢牢掌握著主動權。比如,發佈什麼消息、哪些秘密“永不面世”、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發佈時間等等。不過,為了讓這場戲更好看,新聞媒體有時也會“監督政府”,不時挖出一些讓白宮難堪的“猛料”。

    最近,布希政府正在致力於嚴打內部口風不嚴的官員,杜絕消息外泄。白宮名之曰“保護國家安全”,實為“不讓自己難堪”。上面提到的國安局漏掉重要情報一事便讓白宮臉上無光。此外,五角大樓還在調查是誰將攻打伊拉克的行動方案洩露給《紐約時報》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下令要查處“真兇”,送他坐大牢。

    7月31日,拉姆斯菲爾德出席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布希當年的總統競選對手、共和黨議員麥卡恩一語道破了白宮的計謀——利用媒體進行有利於自己的宣傳行為。麥卡恩指著拉氏説:“你不願攻打薩達姆的消息給捅出去?別逗了!30年前,當你第一次來這裡作證的時候,就開始玩這種遊戲。30年後,你又想玩。”

    美國國內的分析人士稱,布希政府內有人故意將攻伊的消息透露給《紐約時報》,一為試探國會和民眾的反應,二為轉移媒體視線,使其不再爆炒企業財務醜聞。(眾眾)

    

    中國日報網站 2002年8月0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