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誰在炮製新版“中國威脅論”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7 月6 日 |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一週來,一份所謂“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損害了周圍貧困國家利益”的“聯合國報告”在《華爾街日報》、日本共同社等海外媒體別有用心地炒作下被廣泛傳播。在部分海外媒體的大肆渲染下,“中國威脅論”似有升溫之勢。

與以往相比,新版“中國威脅論”鼓吹的已不僅僅是中國的迅速崛起對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構成了巨大的潛在威脅,更把矛頭轉移到中國與周邊鄰國的關係上,稱中國産品的價格被不公平地人為壓低,對那些嚴重依賴於低端行業的窮國造成沉重打擊。

在這份所謂的“聯合國報告”裏,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竟成了一種“罪過”。

在經濟全球化格局下,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在貿易上存在競爭是事實:由於我國出口産品結構與周邊鄰國産品存在趨同性,易形成直接競爭關係。從資本流動的一般規律來看,資本總是流向最能賺取利潤的地方。任何投資都會在確保勞動力價格的情況下,選擇企業素質更高、投資環境更好、有更多優惠政策的地區。但問題是,任何一國經濟發展的不利都不能簡單歸咎於其他國家的發展。中小國家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被邊緣化,不是一個三言兩語能説清楚的問題。

其次,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對周邊國家和地區起到了拉動和保護作用。有數字為證,據法新社統計顯示,從1990年到2003年間,亞太地區的年均經濟增長率是7.6%,其中南亞地區是5.4%,都遠遠超過拉丁美洲的2.7%和中東地區的3.2%。可以説,亞洲地區經濟是處在一個快速增長的軌道上。

而中國商務部網站發佈的最新統計數據也表明,中國和不少周邊國家的貿易量都在快速增長,其中泰國、印尼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在大幅縮小,呈現出雙贏的格局。今年以來,孟加拉國紡織業的增長率已經超過了中國,指責中國搶走了一些小國訂單的説法不攻自破。

巴基斯坦戰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扎法爾在最新一期《戰略研究》季刊上這樣描述中國經濟給地區帶來的正面影響:“實惠是指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能夠極大地豐富消費者的購物袋,甚至有助於緩解各國的貧困問題;機會則是指各個國家得以借助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張力,促進本民族經濟的騰飛。”

中國對其他許多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援助也在增加。為了幫助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中國于2005年5月專門設立了中國國際扶貧中心。這個和聯合國合作的機構,從今年開始將為3000多名來自非洲及其他地區的官員進行培訓。

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一方面,美歐等國不斷指責由於中國飛速發展,對原材料的巨大需求導致全球原材料價格節節攀升,稱漲了價的中國産品涌入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加劇了那裏的通貨膨脹。另一方面,這些發達國家指責中國不公平地壓低出口産品價格,低成本的中國産品大量涌入,對周邊鄰國造成巨大衝擊,這就意味著,中國出口商品導致周邊鄰國呈現通貨緊縮跡象。

對發達國家輸送通貨膨脹,同時對不發達國家輸送通貨緊縮,中國真有這麼大能耐嗎?實際上,這是經濟霸權主義的表現。一些人擔心中國經濟實力的日益強大威脅自己的國際經濟地位,因此對中國實施雙重標準,並試圖挑撥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與此同時,“人民幣匯率嚴重低估”的論調也趁勢煽風點火,可是,如果人民幣真的大幅升值,中國産品價格豈不是更要大漲?對發達國家和非發達國家的衝擊豈不是更大?由此不禁讓人感慨: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魏紅欣)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