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歐洲真能快速反應?

金一南

    ■“北約框架內”和“可分離但不可分割”兩個限定片語,成為歐洲快反部隊尚未誕生便懸挂在搖籃之上的兩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快反部隊的4年組建期,在無所事事中溜過去了1年

     ■組建自己的快反部隊,就是歐盟在一體化進程基本完成後,想通過掌握一支共同部隊增強總體實力

     ■美國擔心和反對的是快反部隊中的“獨立”二字

     ■只要美國仍是一超獨霸,歐洲便永遠難以快速反應

     一支無法快速組建的快速反應部隊

      從去年到今年,歐洲人在全世界眾目睽睽之下艱難運作著一件事情:用一種十分緩慢的速度,組建一支快速反應部隊。

    11月20日,歐盟15國國防部長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一致同意在2003年建成一支6萬人的快速反應部隊。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事務的高級代表索拉納在會上指出,歐盟為建立獨立的防務部隊“邁出了寶貴的第一步,但這僅僅是第一步”。

    早在去年12月6日,歐盟15國外長就在布魯塞爾通過了建立歐洲快反部隊的計劃。計劃規定4年之內也就是2003年之前,一支軍種齊全的快反部隊成軍,人數6 萬,從此歐盟可在不依賴任何外部力量的情況下,對本地區危機獨立地作出迅速反應。該計劃4天后(12月10日)送達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召開的歐盟首腦會議,不但迅速獲得最後的批准,而且決定設立一個臨時政治和安全常設委員會及臨時軍事指揮部,並於2000年3月1日起投入實際運作。

    每一個步驟和每一分籌劃,都可看出和感覺到歐洲人的躊躇滿志、雄心勃勃。

    麻煩也就出在這裡。

    赫爾辛基通過的防務政策報告中,用這樣一句話描述快反部隊的使命:“旨在使歐盟能夠獨立地做出防務決策,並擁有在北約不參加的情況下獨立組織軍事行動的能力。”

    這句話註定了這支部隊的難産。

    赫爾辛基歐盟首腦會議開過5天后(12月15日),北約國家外長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本來19個北約成員國中,有11個是來自歐盟的成員,很多與會者12月6日剛剛參加過歐盟外長會議,剛剛大談特談完歐洲的獨立防務。但主持人不同了,主導力量也不同了,會議的氣氛便大不一樣。北約秘書長羅伯遜在會上説,北約對歐盟建立快反部隊的計劃表示謹慎歡迎,但特別強調:北約仍然是歐洲集體防務的基礎。會議公報中埋有這樣一句不軟不硬耐人尋味的話:“北約支援歐洲國家在北約框架內發展可分離但不可分割的軍事能力。”

    很多場合中,很多情況下,有些文字含意的細微差別,決定著某些事物的生死存亡。同在布魯塞爾,一方在準備為快反部隊接生,另一方卻在使這支部隊難産。“北約框架內”和“可分離但不可分割”這兩個限定片語,成為歐洲快反部隊尚未誕生便懸挂在搖籃之上的兩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阻撓的力量並不完全來自外部。以“鐵娘子”著稱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嚴厲抨擊歐盟建軍計劃,説某些歐洲政治家在冒險投機;還説組建歐洲快反部隊與發行歐元一樣,都是想創造一個單一歐洲超級大國,在世界舞臺上抗衡美國。

    一件本不複雜的事情,在內外夾擊之中被推波助瀾地複雜化了,結果任何實質性的東西都難以取得進展。歐盟擬議中的快速反應部隊的4年組建期,在無所事事之中被瞪著眼睛溜過去了一年。

    今年11月20日,歐盟15國再次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討論組建快速反應部隊時,與去年不同的是:各成員國外交部長的席位旁邊,添上了國防部長的位置;會議討論並通過了各成員國應為快反部隊提供的兵員與裝備數目;15個成員國至少表面上都已堅定,不再猶豫。

    然而,誰也不知道今年的計劃會不會重蹈去年的覆轍。

    歐盟還沒有強大到不理會美國的地步

    作為人類歷史上兩次世界大戰殊死搏殺的主戰場,作為半個世紀冷戰中重兵對峙、核彈密布的區域,同時又作為歷史上長期最發達、最繁榮、最富有的地帶,歐洲不論就經歷的苦難還是就品嘗的甜頭,似乎都最有資格在世界上談論戰爭與和平。 但是,在以實力為第一要素的現實世界中,實力欠人一籌者,縱有天大的資格,又有多少發言權?既然兩次世界大戰的取勝都離不開美國的力量,冷戰中也要依靠美國“軍事保護”,冷戰之後還要用美國的軍事力量去干涉波黑、空襲南聯盟,那麼在安全與防務領域,歐洲還能剩下多少屬於自己的發言權?富有的歐洲人長期不得不尷尬地同意這句老話:戰爭是美國人的事,和平才是歐洲人的事。歐洲眼前的和平財富,很多情況下頗似為美國完成下一輪戰爭的儲備。

    這種局面確實讓歐洲人越來越難以忍受。歐盟15國的産值已經佔到世界經濟總産值的20%以上,各國軍隊也多達200余萬人。經濟總量相當可觀,軍事力量也不可謂不強大,為何還要仰人鼻息?組建自己的快反部隊,就是歐盟在一體化進程基本完成後,想通過掌握一支共同部隊增強總體實力的表現,説穿了的確是想逐步擺脫美國的控制。

    但是,歐盟現在還沒有強大到可以不理會美國人要求的地步。

    問題並不在於歐洲要不要加強自己的防務。隨著美國對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越來越力不從心,為緩解美軍在全球各地疲於應付的壓力,美國政府一直在要求歐洲各國增加防務開支,承擔更大的責任。特別是科索沃戰爭證明,歐洲在通信技術與情報蒐集、電子作戰、精確制導武器及發射平臺、空運及後勤支援等方面與美軍差距巨大,已經影響到北約作為一個有效的行動整體。

    反應快速不快速也不是關鍵所在。美國人一直認為歐洲人面對危機決策遲緩,反應太慢;它的確希望歐洲在一旦有事之時要快一些,能跟得上美國人的速度,不要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多年來美國軍界政界一直在私下嘲笑歐洲辦事拖泥帶水,美國國務院一位高官在波黑戰爭期間曾直言不諱地説:“不能讓歐洲人在沒有領導的情況下磨洋工。”

       那麼美國人擔心與反對的到底是什麼呢?

      是快反部隊使命中像鋼針一樣的“獨立”二字。“獨立做出防務決策”,“ 在北約不參加的情況下獨立組織軍事行動”是問題的核心與關鍵。歐洲脫離美國控制的單幹之心,昭然若揭。僅此二字,就足以使這支部隊的組建難以“快速” 起來,甚至成軍後能有多快的反應速度,也要大打折扣。

    面臨諸多問題令歐洲人頭痛

    歐洲快速反應部隊的規模一直在爭論之中。1999年12月布魯塞爾會議設計的是兵力5萬至6萬人。今年9月在巴黎北郊召開的會議上,歐盟國防部長們一致認為應將兵力增加到8萬人,裝備300架作戰飛機和80艘戰艦。前不久歐盟布魯塞爾會議上,外長和國防部長們已經在悄悄談論必須擁有10萬人以上的兵力、400架戰機和100艘軍艦的快反部隊了。如此一支武裝,怎樣讓別人尤其是美國人相信它“不是一支歐洲部隊”呢?

    指揮體制也頗成問題。英國和法國都想扮演主角,德國也不甘落後。部隊的總部設在布魯塞爾,比利時也不願只當房東。15個國家組成的武裝部隊,指揮體系無論如何也簡單不了,決策程式無論如何也精減不下來。

    還有各國對義務的分攤。最初需要的60艘艦船,現在只到位6艘。188架空運飛機,仍有66架無人提供。電子偵察與情報資源共用方面問題更大。諸多問題與矛盾沒有哪一件不讓人頭痛。

    最大的問題當然還是美國。未來發展是否真會像一些專家預言的那樣,北約組織可能要壽終正寢?怕沒有那麼簡單。只要美國仍是一超獨霸,歐洲便永遠難以快速反應。

    小心謹慎的歐洲人為快反部隊制定的職責是:執行自然災害引起的普通人道使命,執行旨在衝突中恢復和平的重大使命,執行防止危機爆發的維和使命。它至今不知道或不願知道真正的對手是誰、在哪。

    《解放軍報》 2000年11月27日

相關新聞

15個非歐盟成員國宣佈將參加歐盟快速反應部隊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