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四晤克林頓  

    1989年“64”事件之後的4年時間內,中美兩國政府首腦或國家元首都沒有正式訪問,這和中美兩個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大國的外交關係是不相稱的。因此,克林頓就任美國總統後,兩國外交界人士便圍繞實現兩國最高領導人正式互訪一直在尋找新的契機。從1993年起,中美兩國最高領導人雖然在各種國際場合進行過四次會晤,並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實現正式互訪卻一波三折,始終未能如願。

    西雅圖,一晤克林頓

    1993年克林頓就任美國總統以後,中美關係經歷了一陣接一陣風波。特別是在“銀河號”事件和中國申辦2000年奧運會失敗後,兩國關係陷入了空前嚴重的危機。中美關係的這種發展勢態不僅引起美國國內的一些有識之士的關心和憂慮,而且美國的一些亞洲盟國,例如南韓和日本也對美中關係的急轉直下深表關切。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高層也開始意識到,必須採取措施制止美中關係的進一步惡化。

    機會終於出現在中美兩國政府面前。

    1993年下半年,克林頓提出在美國召開第一次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這一倡議很快便得到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絕大多數成員的積極響應。這也成為當時條件下,兩國高層領導人會晤的理想途徑。

    9月25日,克林頓的國家安全事務顧問萊克和助理國務卿洛德在白宮召見了中國駐美大使李道豫。李大使剛剛落座,萊克和洛德便輪番向李大使解釋了美國政府剛剛結束的對華政策研究的結果,並建議1993年下半年中美雙方舉行一系列高層會晤,包括克林頓和江澤民借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召開年會之機舉行會晤。在兩人作了這番説明之後,萊克將一封克林頓致江澤民的信交給了李道豫。克林頓在信中這樣寫道:美國致力於推出一個“強大、穩定和繁榮的中國”。同時邀請江澤民出席西雅圖會議,並闡述了美國對同中國發展關係的新想法。

    隨後,洛德也向中國客人遞交了一份詳細説明美國意圖的外交密件。據一位當時參與會談的美國國務院人士透露,這份文件還談到美國支援中國“統一”問題。

    10天之後,中國外交部長錢其琛借出席聯合國大會之機,再次會晤了美國國務卿克裏斯托弗,並和克裏斯托弗一起為一系列高層訪問作了安排,其中包括一位國務院人權官員和兩位美國內閣成員訪華,美中4年來的第一次高級軍事接觸以及克林頓和江澤民的會晤。

    與此同時,中國也明確表示了發展中美關係的願望,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幾次重大外交場合都重申了對美關係的16字政策,即“增加信任、減少麻煩、發展合作、不搞對抗”。

    由於雙方都希望促進中美貿易和維護兩國的共同安全利益,在經濟和武器擴散問題上取得重大進展的機會增加了。人權問題解決要困難一些。在如何處理台灣問題方面,雙方也表現出了一定的靈活性,1993年11月初,克林頓再次給江澤民寫了一封“非常機密”的信件,重申了美國政府堅持“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立場,努力給雙方首腦會晤創造一個良好的氣氛。

    1993年11月7日,克林頓還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人民對中國人民一直很友好,支援他們的經濟進步。美國“不能孤立像中國那樣強大,像中國那樣對世界前途至關重要的一個國家。……我們一直努力尋找適當的折衷辦法,我認為我們確實這樣做了。”

    1993年11月17日,江澤民乘坐的飛機從北京出發,途經美國西部城市舊金山,然後前往西雅圖參加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江澤民主席在赴美國前,在人民大會堂對記者説,“中美的共同利益大大超過了對立點”,要“通過同克林頓總統的會談開闢兩國關係的未來”。

    11月19日,享有“四季常青城”之譽的美國西雅圖市,成了世界傳播媒介關注的焦點。這天晴朗宜人,有人説,這對改善中的中美關係是個吉祥的預兆。因為在過去的100年中,11月19日這一天,西雅圖市陰雨氣候竟然佔了78天。

    按照原計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和美國總統克林頓的正式會晤將在此間的雷尼爾俱樂部舉行。

    下午1時,江澤民主席步入雷尼爾俱樂部,他身上的西裝筆挺、纖塵不染,舉手投足風度翩翩。陪同江澤民主席的中國政府官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部長錢其琛、外交部副部長劉華秋和中國駐美國大使李道豫等也步入雷尼爾俱樂部,同早些入內的美國總統克林頓、國務卿克裏斯托弗、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總統副助理桑迪伯傑和美國駐華大使芮效儉等參加正式會晤的人員握手致意。

    當江澤民主席同克林頓總統的手握在一起時,早已蜷縮在冷風中等候了多時的各國新聞記者們立刻興奮起來,照相機閃光燈劈劈啪啪響個不停。

    會晤開始,克林頓總統首先對江澤民主席一行來到美國表示歡迎。他説,中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國家,並且有著光明的未來,並對中國經濟取得的成就感到十分欽佩。

    克林頓在談話中強調指出,他承諾奉行一個中國的政策,恪守了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中體現的各項原則。對此,江澤民表示讚賞。

    江澤民主席就世界的豐富多彩發表看法,認為各國之間、各種文化之間應當相互交流,共同享受人類文明的成果。

    在會晤中,中美雙方首腦都認為中美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中美關係不僅僅是中美雙邊關係的問題,應該把中美關係放在全世界的範圍內來看,應該著眼于未來,著眼于21世紀。

    在會晤中克林頓還提出了人權、武器擴散和貿易糾紛等問題。他具體談到了人權問題,並稱這是兩國建立“正常、完全和建設性關係的障礙”。

    江澤民説:“地球上有上千個民族、約200多個國家、多種多樣的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世界的豐富多彩是一件好事,並不是一件壞事。各國之間、各種文化之間應當相互交流,共同享受人類文明的成果。這種交流只能在人民自願的基礎上進行。”

    克林頓表示,江澤民主席關於世界多樣化的政策是有説服力的。

    在會晤中江澤民還説:“冷戰結束了,現在的關鍵是發展經濟,國際經濟現在這種不景氣的狀況持續下去,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不利。”

    江澤民特別強調,中美兩個大國是在世界上有影響的國家,在許多重大的問題上有共同的利益。中美之間增加信任,可以在國際上發揮積極的作用。中美之間存在的分歧,這是客觀的存在,雙方各自關心一些問題,經過開誠佈公的對話,是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的。

    江澤民建議,雙方的高層接觸繼續進行,並邀請克林頓在他方便的時候訪問中國。克林頓表示他期待著將來有機會實現這次訪問,這是他從小就有的願望。

    中美兩國首腦還同意兩國外長進行互訪、磋商,各個有關部門之間也增加來往。

    下午2時30分。雷尼爾俱樂部空間不大的客廳裏擠滿了各國的記者。克林頓要在會晤後馬上接受記者的採訪。誰知提前2個多小時在客廳裏待命的記者們,又多等了30分鐘。因為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會晤比預定的時間超出了半個小時。當然,兩個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首腦,在相隔4年後的第一次會晤,1個小時的時間實在是短了一些。

    會晤結束後,克林頓向記者介紹説,這次會晤“富有成果”,是“一個好的開端”。他説:“中國畢竟是一個佔全球人口五分之一、並且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我們必須就廣泛的地區和全球問題作出共同的努力。”

    他認為,這次會晤“表明我們雙方都決心繼續發展兩國現有關係中的積極方面,同時以比過去更加坦率的態度商討解決存在的問題”。

    克林頓總統重申美國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是“正確的政策”,但他同時又稱,“這不妨礙我們執行《與台灣關係法》”。

    國際輿論認為,江澤民主席與克林頓總統的會晤不僅將會促進美中以經濟關係為主體的多方面交流,而且還將為建立冷戰後的國際秩序注入一股新風。

    19日傍晚,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部長錢其琛在西雅圖舉行了記者招待會,在被問及最惠國待遇問題時,錢其琛説:“中國的立場是不贊成把與貿易無關的問題聯繫在一起,因為最惠國待遇對美國、中國都是有利的。如果取消,對美國、中國都是不利的,而不是對任何一方特別有利或者是特別不利。”

    在回答中美兩國將在哪些問題上繼續接觸時,錢其琛表示,在這次領導人會晤之後,雙方領導人的交流和接觸會增加,而且會有許多具體問題要進行後續討論,比如貿易、人權、武器擴散等問題,凡是美中關切的問題都可以討論。美國方面關切貿易逆差太大,中國方面關切的是買美國的産品是否能得到批准。他説:“我們不是買一般的産品,而要買高科技産品。美國總統告訴我們,他們將要大大放寬這方面的銷售。”關於朝鮮半島的核問題,錢其琛説,我們闡明瞭自己的立場,即第一條是要保持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第二條是實現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具體的方法是通過有關各方的談判。

    20日晚,江澤民在西雅圖舉行了約500人參加的中外記者招待會。

    江澤民説:“昨天,我同克林頓總統舉行了正式會晤。我認為談得很好,氣氛是友好的,態度是坦誠的,會晤是建設性的。”他説,會晤中雙方一致認為,中美關係十分重要,其意義不限于雙邊,處理中美關係應放在世界範圍內來考慮,著眼于未來,著眼于21世紀。江澤民説:“雙方都認為,在發展經貿合作、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等廣泛的領域裏,中美間存在許多共同利益。雙方要保持高層接觸,兩國各部門要增進往來,增進了解,發展我們的共同利益。雙方重申,中美間存在許多共同利益。雙方要保持高層接觸,兩國各部門要增進往來,增進了解,發展我們的共同利益。雙方重申,中美間三個聯合公報是中美關係的基礎。克林頓總統強調,他承諾奉行一個中國的政策,恪守中美間三個聯合公報所體現的各項原則。”

    江澤民指出:“中美首腦會晤本身就具有重要意義。會晤增進了相互了解,有助於中美關係的改善和發展,標誌著中美關係有了一個新的良好的開端。”

    西雅圖中美首腦會晤的實現,應首先歸功於兩國外交人士的鋪路架橋。這之中,中國副總理兼外長錢其琛的努力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錢其琛,這位自1988年就擔任中國外交部部長的中國當代傑出外交家,把處理對美事務作為自己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推動中美兩國關係在冷戰後新形勢下的穩步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88年7月,錢其琛與來華訪問的美國國務卿舒爾茨舉行會談。同年9月,他奔赴美國紐約參加第43屆聯合國大會。

    1989年2月,新當選的美國布希總統來華訪問時,錢其琛與隨同前來的美國國務卿貝克舉行會談。同年9年又赴美國紐約出席第44屆聯大,後應邀到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發表演講,提出了改善中美關係的四點意見。一個月後,錢其琛在北京分別會見訪華的尼克松和基辛格。

    1990年,是中美關係發展進程中十分關鍵的一年,也是錢其琛處理對美事務尤為繁忙的一年。這年9月,他赴美國紐約出席第45屆聯大,10月份出席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為其舉行的午餐會併發表講話。11月,他赴美國紐約參加討論海灣危機問題的聯合國安理會部長級會議後,應邀對美國進行了正式訪問。他正是借助這些機會,在不同場合會見了美國總統布希,與美國國務卿貝克就中美雙邊關係以及海灣危機等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問題舉行會談,致力於中美關係的恢復與發展。

    到了1994年,中美關係有了重大的歷史性轉折,錢其琛處理對美事務的日程表上依然是排得滿滿的。1月24日,正在法國巴黎訪問的錢其琛同美國國務卿克裏斯托弗在中國駐法大使館舉行會晤,就中美關係、裁軍、防止武器擴散、人權等共同關心的地區和國際問題交換了意見。雙方都認為,中美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等廣泛的領域裏仍然存在著許多共同利益和重大責任;兩國經貿合作具有重大的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雙方一致認為,江澤民主席和克林頓總統1993年11月的西雅圖會晤,標誌著中美關係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兩國外長這次巴黎會晤,對保持兩國關係改善的勢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會談中,錢其琛向克裏斯托弗轉交了江澤民主席致克林頓總統的復信,並重申了對克林頓訪華的邀請。

    根據中美兩國外長在巴黎會晤時達成的協議,中美兩國副外長級政治磋商幾天之後就在華盛頓舉行。中國副外長劉華秋與美方就雙邊關係、人權、武器擴散、貿易及地區和國際問題進行三輪磋商,廣泛深入地交換了意見。雙方都認為繼續改善和發展中美關係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美方將致力於發展同中國的重要關係,願同中國繼續努力,使兩國關係儘快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經過外交途徑的進一步努力,中美關係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

    雅加達,二晤克林頓

    江澤民主席在西雅圖會晤克林頓時曾經説過:“中美兩國是世界上有影響的大國,在許多重大問題上有共同利益。中美之間雖然存在一些分歧,但經過開誠佈公的對話,是可以找到解決辦法的。而實現高層領導人之間的互訪便是解決這些分歧的理想途徑。”

    説到這裡,江澤民轉向克林頓:“如果可能的話,希望總統先生在今後方便的時候到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非常有益的。”

    聽到江澤民發出的邀請,克林頓心頭也為之一震:“我期待著今後有機會到貴國進行訪問,這是我從孩提時便開始萌發的意願。”

    但是,實現克林頓這種“從孩提時便萌發的意願”卻頗費心機。在此後的一年時間裏,中美之間關係雖然有所改善,特別是高層往來有所增加,但在一些關鍵性問題上,雙方依然出現了嚴重分歧。特別是1994年2月,中美兩國圍繞人權問題更是爭得不可開交。同年3月,克裏斯托弗出訪北京再次鎩羽而歸。這樣,克林頓的訪華意願便難以實現了。

    為了彌補這一缺陷,中美兩國領導人不得不再次借助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首腦會議進行會晤。

    雅加達是印度尼西亞的首都。每年的11月份,雅加達總是瓜果飄香、鮮花錦簇,是這個城市一年中最為迷人的季節。

    1994年11月,雅加達這座城市顯得更為熱鬧,舉世矚目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二次非正式首腦會議在這裡召開。各國新聞記者早已把鏡頭對準了雅加達。

    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與美國總統克林頓于1994年11月14日上午在雅加達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了正式會晤。這是中美兩國首腦近年來舉行的第二次正式會晤。會晤是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的。雙方就兩國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及地區問題廣泛地交換了意見。

    江澤民對再次同克林頓會見感到高興。江澤民説,去年我們在西雅圖會晤,通過坦誠、深入的討論,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取得了共識,指導中美關係走上改善與發展的軌道。我希望並相信,我們這次會晤將推動中美關係獲得新的更大的發展。

    克林頓表示很高興再次見到江主席,並同意江澤民對中美關係總的看法。他説,我們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高層互訪增加,兩國經貿關係有改善,兩軍交往得到恢復。

    江澤民説,70年代初期,兩國領導人以戰略家的遠見卓識,重新打開中美關係的大門。在這之後的20多年裏,兩國關係有順利發展的時候,也經歷了困難和麻煩。歷史經驗表明,中美關係搞好了,我們就能為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做些有益的事,關係搞得僵了,對各方都沒有好處。

    江澤民指出,當今世界仍處於動蕩多變之中,各種力量正在進行新的分化組合。面對眾多複雜的不穩定因素,中美兩國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責任更重了。特別是亞太地區,直接關係我們兩國的根本利益。在這個相互依存的世界裏,經濟已成為國與國關係的首要的、關鍵的因素。中國無意向美國經濟挑戰,兩國是互利合作的夥伴。總之,無論從政治還是經濟角度考慮,中美兩國發展合作的條件優越,領域十分廣闊。

    克林頓表示對美中關係的進展感到滿意。他説,現在美中兩國關係更加密切了。我們有信心解決其他懸而未決的問題。展望下個世紀,美中兩國有著彼此成為良好夥伴的前景。我將繼續作出努力,使美中關係沿著正確的方向繼續前進。

    江澤民表示,中國政府一貫重視中美關係,希望同美國友好。我們不搞軍備競賽,不搞軍事集團,不對外進行擴張,不會構成對美國安全的威脅。相反,我們希望同美國增加信任、減少麻煩、發展合作、不搞對抗,遵循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確定的原則,推動中美關係不斷向前發展。

    江澤民説,我們希望美國政府也奉行對中國友好的政策。中美之間應該並完全可能建立建設性的新型關係。我們可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基礎上,共同確立以下主要原則:第一,雙方都著眼於世界大局和21世紀,從更廣泛的範圍和長遠的觀點處理中美關係。第二,相互尊重各自的國情和選擇,擺脫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差異對兩國關係的影響,以友好的精神處理相互間的一切問題。第三,充分利用各自經濟的優勢和特點,在平等互利基礎上推動兩國經濟合作全面發展。第四,加強兩國在國際事務和國際組織中的磋商與合作,在解決世界熱點、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及環保、緝毒、恐怖主義、走私等社會問題上開展協作。第五,增進相互間的來往和交流,特別是高層互訪和接觸。

    克林頓表示贊成江澤民主席提出的指導中美關係的原則,並表示美方也有類似的考慮。他認為,美中兩國必須進一步發展互利的經貿關係,樹立彼此間的信任,以友好的精神處理分歧,並就解決一些全球問題進行合作。

    關於台灣問題,江澤民説,台灣問題關係到中國的主權、領土完整和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對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來講,是一個重大的原則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的任何風吹草動,都直接牽動著12億中國人民的感情。我們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就是希望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這問題。如果台灣當局搞“台獨”,外國勢力又插手干涉,必將引起台灣海峽局勢大亂,我們絕不會坐視不管。

    克林頓表示,美國將堅持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和奉行一個中國的政策。

    關於人權問題,江澤民指出,中國政府十分重視人權問題,正在為使廣大中國人民享有最廣泛的各種權利不懈努力。中國需要穩定。沒有穩定什麼都搞不成,改革開放遭到破壞,經濟建設不能進行下去,甚至造成成千上萬人的生存問題,那才會成為一個嚴重的人權問題。我們願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與美方進行有關人權問題的對話,以增進相互了解,消除誤解。克林頓説,我今年5月作出的將最惠國待遇和人權問題脫鉤的決定是正確的,符合美國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國會內得到兩黨的廣泛支援。克林頓對美中恢復人權對話表示感謝。

    雙方還就其他國際、地區問題交換了看法。

    在從東南亞飛回北京的專機上,中國記者聯合採訪了陪同江澤民出訪和會晤克林頓的錢其琛外長。

    記者問:“江主席去年和今年都出席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會議期間都會見了美國總統克林頓,輿論認為,從西雅圖到雅加達,兩次首腦會晤已使中美關係走上正常軌道,但兩國關係中仍存在一些‘潛在的定時炸彈’。您對這次首腦會晤後中美關係發展前景如何展望?”

    錢其琛回答:“去年11月江澤民主席和克林頓總統在西雅圖首次會晤促使中美關係走上改善和發展的軌道。一年來,中美之間高層互訪頻繁,4個部長級聯委會工作取得進展,由於解決了最惠國待遇問題,經貿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兩國關係發展的勢頭是好的,這次在雅加達江主席和克林頓總統會晤的氣氛具有建設性,將進一步加快兩國關係的發展進程。”“中美之間有一些分歧,但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更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搞好中美關係,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利益,有利於亞太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中美兩國完全可以從這個大局出發,擴大合作,減少麻煩,發展共同利益,通過對話彌合分歧,我對中美關係的前景是樂觀的。”

    雅加達會晤成為中美關係史冊上奪目的一頁。在隨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美國高級官員強調這“是一次友好的會談”。這次會談與1993年西雅圖會談相比,兩位首腦在記者招待會上露面時,表情似乎輕鬆了。但是,在非常關鍵的克林頓是否將應邀訪華問題卻沒有列入本次首腦會晤的議事日程。美國主管東亞及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洛德在一項電視新聞節目中表示:“克林頓總統希望訪問中國大陸,但是雙方關係應有更多進展,他的訪問才會實現。”“這就是克林頓政府的對華政策,當然,克林頓訪問北京將具重大象徵意義。”

    紐約,三晤克林頓

    江澤民主席兩次會晤克林頓後,中美關係出現好轉的勢頭,然而美國仍舊在人權、智慧財産權、中國復關等問題上刁難中國。1995年5月22日,美國國務院又宣佈,克林頓總統已決定批准台灣的李登輝6月到美國作“私人訪問”。為此,中國政府提出了強烈抗議,但美國政府仍一意孤行,由此中美關係出現了嚴重危機。

    經中美兩國高級官員幾次接觸,美國不得不重申恪守中美之間三個聯合公報的精神,中美關係開始有所緩和。

    1995年10月,聯合國舉行50週年慶典,各國元首雲集紐約聯合國總部,為中美兩國首腦的第三次會晤提供了時機。

    10月24日下午,江澤民與克林頓在紐約市著名的林肯中心廣場大廈的10樓頂層舉行了兩個小時的正式會晤。

    雙方在會晤中首先回顧了中美關係發展的歷程。兩國領導人認為,去年11月14日在雅加達會晤以來兩國關係經歷的困難和動蕩,不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近兩個月來,兩國之間進行的接觸和磋商對兩國關係的恢復具有積極意義。雙方決心在此基礎上,抓住機遇,繼續為中美關係的改善和發展作出努力。

    雙方一致認為,中美兩國都是對國際事務有重大影響,對世界和平與發展負有重大責任的國家。兩國之間存在著廣泛、重要的共同利益。建立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不僅符合中美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利益,也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江澤民説:“增加信任,減少麻煩,發展合作,不搞對抗,是我們處理中美關係的基本政策,我們主張:一、兩國領導人應當從戰略高度看待中美關係,排除各種阻力和干擾,使中美關係的航程始終保持正確的方向。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仍然是中美關係的基礎。只要公報得到遵守,中美關係就發展;相反,就遭挫折。三、中美兩國能走到一起,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利益,為了發展和擴大雙方的共同利益,我們需要尊重各自的國情與選擇,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距,以一種平等、協商和合作的精神,處理相互間的一切問題。”

    江澤民強調:“影響中美關係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是台灣問題,構成中美關係基礎的三個聯合公報的核心問題也是台灣問題。我們不希望再發生兩國關係穩定發展受到干擾的事件。”

    克林頓表示,一個強大、穩定、繁榮、開放的中國符合美國的利益。對中國孤立、對抗、遏制都不是選擇,同中國進行建設性的接觸方是唯一的選擇。美國要與中國發展建設性的夥伴關係。美方將作出努力,早日解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

    在會晤中,美方重申對三個聯合公報各項原則的承諾,重申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同時強調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反對台灣獨立、反對台灣加入聯合國的主張。

    雙方擬在以下領域加強對話和磋商:環境問題;重大國際問題和地區問題;經貿合作包括與關貿總協定相關的問題;兩國軍事交往問題;尋求恢復和擴大對話的領域。

    兩位領導人一致認為,這次中美首腦的正式會晤是坦誠的、友好的、積極的、有益的,有助於推動中美關係的改善和發展,雙方商定在大阪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將再次舉行正式會晤。

    這次會晤是克林頓執政以來,中美兩國領導人進行的第三次最高級會晤,是中美兩國關係因克林頓政府允許李登輝“訪美”而出現嚴重危機之後舉行的,它影響著兩國關係的未來走向,因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

    這次中美首腦會晤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積極成果,其深層次原因在於中國在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和保持穩定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一支強大力量;同時,美國政府中的主流務實派從“實在的和實際的”國家利益出發,比較清醒地認識到,在當今世界格局發生轉折的過渡時期,美中兩個大國在地緣政治、經貿往來和處理重大跨國事務中仍然存在著許多不可忽視的利益交匯點,維護和發展對華關係對於實現美國的全球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和長遠利益。

    江澤民與克林頓的第三次會晤主要從宏觀角度討論中美兩國關係的重要性及其今後發展的框架,對於促進中美關係重新回到對話與合作的軌道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可是,這次會晤成果又是有限度的。從會談氣氛上看,它遠沒有在同一時期舉行的美俄首腦會晤那樣熱烈;從會談內容來説,雙方沒有深入探討有關台灣、人權、貿易和軍售等棘手問題並達成具體協議,正像《今日美國報》指出的,這次會晤沒有縮小美中兩國“在關鍵問題上的分歧”。

    事實表明,這次中美首腦會晤儘管朝著緩和兩國關係的正確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但這些畢竟只是一種始於低起點的進展,只是在中美關係降到僵冷狀態之後出現的初步解凍,在很大程度上帶有恢復勢頭的性質:目前中美關係仍然存在著許多短期內難以解決的重大分歧。

    馬尼拉,四晤克林頓

    1996年11月24日上午,位於馬尼拉市中心的菲律賓中央銀行大廈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在這座16層的大型建築裏,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和美國總統克林頓進行了1993年以來的第四次握手。兩位領導人在友好、積極和建設性的氣氛中就進一步改善和發展中美關係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在出席亞太會議前夕,江澤民在北京會見了克林頓總統的特使美國國務卿克裏斯托弗,江澤民説:中美之間發展建設性的合作關係是完全可能的。他希望在克林頓總統第二任期內,中美關係能得到進一步改善和發展。

    江澤民首先對克裏斯托弗再次訪華表示歡迎。他説,他同克林頓總統會晤,就中美關係和國際形勢深入交換意見,將有助於推進兩國關係。

    克裏斯托弗向江澤民轉達了克林頓的問候。他説,克林頓總統期待著在馬尼拉同江澤民主席會晤。

    江澤民指出,冷戰結束後,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何正確分析和看待世界格局的演變,據此制定對外戰略,促進世界持久和平、穩定與發展,是世界各國特別是中美兩大國的領導人都應認真思考的問題。

    江澤民説,各國由於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準、歷史背景和價值觀念的不同,對於一些問題有著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中國認為,從推動整個人類合作與進步的歷史高度,著眼于21世紀,在國家間增進相互了解、建立正常關係,對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摒棄冷戰思維,在相互尊重、平等對話、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冷靜、客觀、務實地處理國家之間的關係。只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才不會迷失方向,才能排除各種干擾,集中精力來促進國家之間的重大共同利益。

    江澤民説,中美兩國作為世界兩個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雙方之間存在著廣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兩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與繁榮方面負有共同責任。

    江澤民説,發展健康、良好的中美關係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我們共同開創一個和平、穩定、繁榮和美好的21世紀。近4年來,中美關係走過一些彎路,經歷了一些波折,但總的來説還是向前發展的。特別是最近一個時期以來,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兩國關係有所改善,雙方高層接觸增多,達成一些共識。只要兩國領導人真正從戰略的高度來處理中美關係,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增加信任,減少麻煩,發展合作,不搞對抗,中美之間發展建設性的合作關係是完全可能。

    11月24日上午11時,60多名中國、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的記者來到了大廈5層的一個大廳。在這裡,中美兩國領導人將同記者們會面。大廳內燈火通明,一條二三十米長的藍色綢布猶如舞臺上的背景幕布,遮擋住了通往“後臺”的通道;中間是兩國國旗,中國的五星紅旗居左,美國的星條旗居右。中美兩國領導人將在這個背景簡潔而莊重的“舞臺”上進行一次重要會晤。

    11時30分,江澤民主席和克林頓總統從藍色幕布的一側走出。他們面帶微笑,緩步來到大廳中央。江澤民和克林頓相互握手致意。一時間照相機的“咔嚓”聲響成一片,在場的攝影記者紛紛按動快門,將中美關係中的這件大事“定格”。

    文字記者們抓住這短暫的機會,爭先恐後地向兩位領導人提問。江澤民在回答一名中國記者提問時説:“這是在克林頓總統競選連任後我們之間的第一次會面,我很高興同克林頓總統會晤。”

    11時35分,江澤民和克林頓離開大廳,步入會談場所,雙方會談持續了1小時10分鐘,超過了原定時間。兩位領導人都表示願意進一步改善和發展中美雙邊關係。雙方商定,中美兩國元首在1997年和1998年相互進行國事訪問。12時45分,兩位領導人帶著改善雙邊關係的成果,結束了這次在中美關係史上的重要會晤。

    這次會晤的成功,也表明瞭中國領導人對中美關係發展走向的把握是準確的,是有預見性的。(摘自《超越對抗——中美三次大衝突》)

    

     中國網 2002年2 月2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