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探因

    進入2002年後,大盤僅僅11個交易日的走勢已兇相畢露,連破1600、1500、1400關口,短期跌幅最高達16.22%。新年開市不久即陷入深淵,為歷年中國證券市場之罕見。

    在國有股減持成為眾矢之的的同時,也有市場人士認為,此輪暴跌是市場內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以前靠資金推動所堆砌出來的泡沫股價和建立在虛假資訊基礎之上的價格定位,必須經過長期的價值回歸,才能找到其合理定位。

    新年後的股市再露血雨腥風之本色。從1月4日上證綜指開盤1643.48點,至昨日最低點1376.88點,大盤在短短11個交易日內下跌266.60點,下跌幅度達到16.22%。如若以本週五收盤點位1415.44計,則上證綜指的同期跌幅達到13.88%。同時,本週一大盤大幅跳空低開,有效擊穿了2001年市場寄予萬千希望的政策底,本週四再直瀉60點,有效擊穿1996年512點、1999年1047點的連線,標誌著長達近五年的大牛市行情在輓歌聲中漸漸落幕。通過對暴跌股的分析,我們認為,市場快速下跌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市場投資者對某些板塊的預期大幅下降是主因,而造成預期下降的主要原因又應歸咎於市場價值觀的改變。

    哪些股票面目猙獰

    經統計,以上證綜指週五收盤價計,在大盤下跌13.88%的情況下,滬深兩市1137家上市公司中,下跌幅度超過30%的上市公司有50家,下跌幅度20-30%的上市公司有405家,下跌幅度達10-20%的上市公司有600家,下跌幅度在10%以內的上市公司僅僅67家,出現上漲的股票更是僅有15家。(見右圖)從附表中可明顯發現,跌幅居前的股票主要集中于績劣股板塊、業績裂變型板塊、前期強莊控盤板塊或歷史漲幅過高的板塊。而國企股或國有股所佔權重較大的板塊卻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説明目前市場下跌的真正內因,並非國有股減持的政策導致市場下跌,而是市場本身內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一點仍需引起市場的足夠關注。起自去年6月份以來的調整,如若沒有10月下旬的政策性利好的出臺,則僅僅依靠市場本身價值回歸歷程的話,估計1500點不會成為去年的底部位置。因此,二次政策性利好的出臺,只能短期內改變股市本身的運作趨勢,而最終股市仍會遵循市場本身的運作規律來運作。

    暴跌動能來自何方

    資金推動型行情結束後,一個個上市公司將被迫還原為真實資訊,其目前股價難以承受真實資訊下的市場衝擊,應該説,資金推動型行情為市場留下了一個個後遺症:

    之一:上市公司業績大幅透支。目前上市公司基本面出現裂變的公司成為市場做空動力的源泉。而上市公司基本面出現滑坡的根本性原因在於,前幾年的市場炒作依賴上市公司效益的大幅提高,上市公司在無奈或故意的情況下,透支若干年後的效益,導致推動型行情結束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出現持續滑坡的趨勢。縱橫國際、英豪科教、鞍山合成、億安科技等就是很好的例證。

    之二:市場對某些板塊的預期出現大幅下移。退市機制建立前,中小盤績劣股的市場定價底線在7-8元左右,而低價股的市場定位也在4-10元的區間。但是,隨著市場價值觀的改變與投資理念的轉移,績劣股的市場定位出現大幅下移。本週五,ST九州的收盤價為1.86元,ST海洋自12月13日起已經連續拉出20個跌停板,創出跌停板新紀錄。因此,目前低價股的市場定位已經下跌至1-5元區間。經統計,至本週五收盤,滬深兩市跌破5元的的股票家數已達116家,此數量已經超出2001年6月30日收盤時滬深兩市10元以下的公司數量。而且,一些中高價股的基本面被透支後,隨著基本面的逐漸惡化,市場對其預期也存在較大下降。

    之三:大牛後長熊相伴。在跌幅榜居前的股票中,歷史上漲幅過高的股票佔據了較大的比重。如縱橫國際、九江化纖、銀河科技、ST康達爾等等。特別是縱橫國際(600862)在2001中期報表反映的還是凈利潤7177萬元,比2000年同期增長80%,每股收益達到0.30元,完全是高成長的績優股形象。但今年1月10日卻公佈預虧公告,成為機構棄莊後業績蛻變的典型。大牛後往往長熊相伴,這一點已經在市場中重演過無數次。漲幅越大則後市跌幅越大,銀廣夏、鞍山合成、億安科技就是明證。1998年、1999年、2000年曾經出現過的牛股,不論當時如何風光萬千,目前大多已經銷聲匿跡,留給世人的只是無限的惋惜與痛悔。前期由資金堆砌出來的泡沫股價或建立在虛假資訊基礎上的價格定位,必須經過長期的低迷與價值的回歸,才能返回其合理的定位。因此,回避歷史上漲幅過大、成長性過高、送配股次數過多的個股應是中期投資策略。

    

     中證網 2002年1月1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