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年金市場比拼 中資保險顯優勢

縱向的競爭來自於行業間的競爭,由於中國的金融諸行業正處於發展之中,必然會非常重視這一塊的業務,這一競爭將會是十分激烈;橫向的競爭來自於保險行業內與外資保險公司的競爭

對中資保險公司來説,要成為資本市場的主導力量,首先就應該成為企業年金市場的主導力量,這對於中國保險業的發展來説,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日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會同中國證監會,聯合出臺《關於企業年金基金證券投資有關問題的通知》及其配套附件《企業年金基金證券投資登記結算業務指南》,將企業年金再次帶進了我們的視野。在企業年金市場日漸規範的情況下,中資保險公司作為企業年金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如何在企業年金市場中佔到相當的份額,成為擺在保險公司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在中國企業年金的市場上,中資保險公司面臨的競爭主要有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縱向的競爭來自於行業間的競爭,由於中國的金融諸行業正處於發展之中,必然會非常重視這一塊的業務,這一競爭將會十分激烈;橫向的競爭來自於保險行業內與外資保險公司的競爭。

保險業進入的重要性

公眾熟知的企業年金,亦稱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在國家政策指導下,企業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提高員工退休後生活水準,按照量力、自願的原則,自主實行的一種企業養老金計劃,是企業員工福利制度的重要內容,是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個世紀90年代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把企業年金列為養老保險三個支柱中的第二個支柱,並迅速成為了西方退休老人晚年生活的重要收入來源。

從國外企業年金的經營實踐來看,企業年金的運作主要通過市場行為來完成,政府主要通過調整諸如稅收政策等敏感因素有限度地對企業年金市場進行調控。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的保險公司,必將會成為企業年金市場的參與者。從西方的市場來看,保險公司是西方國家證券市場上的第二大機構投資者,全球每年的保險費收入大2萬億美元,是養老基金的主要專業投資機構之一。

從國內的現狀來看,近20年間,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目前已達到1.32億,超過總人口的10%。預計到205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我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65歲及以上人口已經佔總人口的6.95%,這都説明我們已經跨入了老齡化社會的門檻。而根據相關的預測,企業年金市場啟動後,我國年金市場規模將達到每年1000億。保險業如果能夠順利地獲得企業年金業務的市場份額,那麼對於保險業增加資産規模,提高行業競爭力,成為資本市場的主導力量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為維持保險業高速增長的狀況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金融諸業間的橫向競爭

根據《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企業年金的運作涉及受託人、賬戶管理人、投資管理人和賬戶託管人4個環節,其中託管人只能由商業銀行或專業機構來擔任,但是考慮到50億元人民幣的凈資産要求以及對專業機構的模糊解釋,該業務必將成為商業銀行的囊中之物。而從市場的情況來看,由於受託人可以選擇、監督、更換賬戶管理人、託管人、投資管理人以及仲介服務機構,同時投資管理人管理的企業年金基金財産投資于自己管理的金融産品須經受託人同意。因此,各基金公司、券商、信託公司和隸屬於保險集團的保險資産管理公司,甚至相關工會組織都在積極的爭取成為受託人,並且一旦取得了受託人資格,必然會將其他幾個角色也盡數攬入(儘管託管人和投資管理人不能為同一人,對除銀行之外的機構沒有實際約束力)。

基金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設立的,具有發起設立基金和管理基金業務的資産管理機構。在企業年金基金的管理上,監管較嚴,有嚴格的資訊披露要求,基金運作透明度高;基金資産管理和保管分離,無論是接受企業年金資産管理業務,還是由年金理事會直接購買其管理的基金産品,均能以其嚴密的法律制度安排和獨特的組織結構設計確保基金安全運作;可以直接投資資本市場,通過投資組合分散風險;管理費用明晰。

根據我國《證券法》規定:證券公司是指按照《公司法》規定和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從事證券經營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由於證券市場的不完善和股票市場的長時間低迷,證券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相當多證券公司經營出現大面積虧損,紛紛面臨著生存危機,儘管證券業在中國金融業出現僅次於銀行業,但是長期的不規範的市場環境和整個行業存在的高風險將會削弱證券業成為企業年金市場的份額。

信託投資公司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以“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為主要業務,以收取手續費、佣金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金融仲介機構。目前,信託投資公司尚不能直接介入證券領域,影響運用投資組合分散風險的可能;信託公司的獨立性不強,公司治理結構有待完善,道德風險誘發因素較多;同時,由於其進入證券資金信託業務領域時間晚,沒有管理運作基金的實戰經驗,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相對匱乏。因此,信託投資公司在短期內也無法大規模成為企業年金市場的主導。

商業銀行是接受存款、發放貸款,並進行其他合法投資活動的金融機構。企業年金的市場運作重要的目的在於對企業年金的保值增值,有效的抵禦購買力風險,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和盈利能力較差的原因主要來源於銀行本身的管理問題和社會法制建設的滯後,商業銀行成為投資管理人的角色並沒有優勢,但是商業銀行憑藉其雄厚的資金、眾多的網點,系統完善等特點,成為基金託管人的最佳人選。由於賬戶託管人與投資管理人不能為同一個人,商業銀行也不會在投資管理人多投入更多的精力。

金融諸業間的優勢分析

與基金、證券和信託相比,保險公司成為企業年金的管理人的主要優勢有:

精算技術支援。精算是保險産品設計、負債管理和風險控制的關鍵技術,自英國公平人壽保險公司將精算技術引入保險經營中,保險業經營風險的水準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成為保險業所獨有的一門技術。在企業實施年金方案時,我國實施的是完全積累式繳納費確定型,由於基金投資回報率及退休時年金市場價格的不確定性,未來的待遇難以保證;同時在待遇發放方面,將採取一次或分期發放的方法,這與保險公司已經營多年的各類商業團體養老保險産品有著類似的管理和經營方法,因此,憑藉在精算技術的支援下的商業團體養老保險産品的豐富經驗,保險公司將擁有先發優勢。

資金規模優勢。據統計,企業年金的規模每年將達到1000億,因此,如果沒有一定的資本規模,將無法滿足作為企業職工養命錢的企業年金增值保值的要求。到2004年底,中國基金業的資産總規模估計將達到3000億左右;到2004年10月,券商總資産達到4406億元,凈資産達到1187億元而保險業在2004年上半年,資産規模就超過了10000億,因此,保險公司將會資金規模優勢。

綜合産品優勢。企業設立企業年金的目的主要在於向員工提供一種保障,提供一種激勵,而保險公司憑藉其在投資連結、分紅保險、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産品的優勢,可以為企業量身定做企業年金,甚至可以為企業定做一系列的員工企業年金之外的保障計劃,減少企業相關購買成本,為企業的員工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

國際資本市場運作優勢。在基金、證券、信託和銀行等金融諸業中,中國的保險業率先實現了在海外上市的計劃,並且受到了海外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形成了良好的良好的國際資本市場運作環境,對於保險公司規範經營、謹慎監管等形成了更為嚴格的監管環境。

與商業銀行相比,兩者都有遍佈全國的網點和銷售團隊,同樣也都有來自精算和金融工程的技術支援,相反,與銀行相比,保險公司在資産規模上尚有很遠的差距,因此,保險公司最大的優勢體現在能夠直接進入資本市場運作資金,由於保險公司發展時間較晚,沒有商業銀行的較為沉重的歷史包袱,並且先於國內的商業銀行在香港和美國上市。因此,商業銀行並不會成為保險公司的主要競爭者。

綜上所述,在來自行業間的競爭和來自外資保險公司的競爭雙重壓力下,中資保險公司仍然有優勢、有能力成為企業年金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對中資保險公司來説,要成為資本市場的主導力量,首先就應該成為企業年金市場的主導力量,這對於中國保險業的發展來説,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中央財經大學保險係 張輝)

全景網2005年1月1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