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殃及新加坡龍籌股 兩周內10億市值蒸發

“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中航油事件一齣,在新加坡交易所(下簡稱‘新交所’)上市的中國企業股價普遍大幅下跌,以市值來看,整整下跌10億新元。”,新加坡大華銀行投資董事陳先生表示,截止到12月7日,整個新加坡龍籌股市值在150億新元左右,而在11月24日,當時龍籌股還有160億新元市值。

陳先生還表示,中國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一般定在8倍到10倍,但是因為中航油事件,估計以後市盈率降低到6倍-8倍,新加坡的投資者才買賬。

顯然,中航油事件令一向熱捧中國概念股的新加坡投資者將對中國赴新上市企業謹慎選擇。

中國企業海外上市高地

到目前為止,已有60多家企業在新交所成功掛牌上市。新加坡已經成為繼美國、中國香港後的第三大中國內地企業海外上市融資之地。

“在新加坡,中國概念股被稱為龍籌股,2003年,市場上願意投資龍籌股的資金至少超過400億人民幣。”泰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吳強告訴記者,2002年以前,只有18家中國企業陸續在新加坡成功上市。2003年中國證監會撤銷無異議函後,當年就有13家中國企業在新交所上市,募集資金近16億人民幣。

2003年,中國概念股的表現比其他新加坡的上市公司更為出色。從中遠投資1993年率先在新加坡上市以來,來自中國內地上市公司中有70%交投活躍。據悉,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股票在新加坡市場上的換手率曾高達200%至300%。據統計,2003年在新交所上市的龍籌股,普遍超額認購率高,平均首個交易日取得51%的漲幅,遠高於在新加坡發行股票的本地公司和其他海外公司。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近30家企業到新交所上市。

新加坡交易所也不遺餘力地來華推介,尤其是最近幾年,新交所高層的身影已經成為中國國內各類投資論壇的演講常客。

新加坡之所以對中國民營企業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主要原因是上市門檻較低以及鎖股期短。

中航油陰影

但是,中航油巨虧5.5億美元事件的突然爆發,讓中國企業的公信力遭受嚴峻考驗。“要避免中國航油事件重演,新交所讓中國企業到本地上市時,把關必須更嚴。至於個別股民,則必須擦亮雙眼,真正做到了解你的投資。”已有相關人士在新加坡媒體撰文發出警告。新加坡國內輿論也表示,新加坡交易所最近幾年積極招攬中國企業到本國上市,其出發點是要把新加坡發展為一個集資中心,然而“卻忽略了兩地在監管機制、會計審核、企業結構等方面有著天淵之別,很容易形成問題。經過這次事件,新交所看來有必要強化對中國企業到本地上市的核準程式,不要為了追求量而忽略了質。”

“中航油時間事件的影響主要是對新加坡投資者信心的影響。”海通證券分析師張崎認為。而實際情況也佐證了張崎的説法,中航油風波以後,新交所龍籌股股價應聲而落。12月1日,受到中航油的負面衝擊,從事船務的中遠投資?Cosco?報1.17新元,跌3分;多日來始終躋身熱門股行列的峻煌生化科技?ChinaSun?報0.41新元,跌1分;交易活躍的金迪生物科技?Bio-Treat?報0.76新元,跌4分;最近上市的駿馬化纖?Junma?報0.43新元,跌4.5分;神州石油科技 ?ChinaPetrotech?報0.485新元,跌2.5分。

事實上,早在中航油出現問題之前,另一中國在新交所上市的企業新湖濱控股(New Lakeside Holdings)就已經露出問題。據新加坡本地媒體報道,在上市沒多久,新湖濱控股就被發現其子公司採用了與新加坡財務報表準則有差異的中國會計準則,導致公司的賬目模糊而必須進行重新審計,兩名高層也被革職。

“到目前為止,還不知道具體的交易情況。”新加坡相關人士表示,對中航油事件,整個投資市場“怨聲載道”。這次事件對很多新加坡投資者影響很大,中航油的投資者更是直接遭殃,特別是那些做按金交易和對敲交易的股民。“很多人都被害慘了。不少客戶是在1.40元、1.50元的價位買進這只股票。就在中航油跌破1元時,也有不少人買進。據當地經紀商的預期,中航油對其他龍籌股的骨牌效應,可能需要持續兩三個星期。

“最關鍵一點是究竟是為什麼他們能一直虧損到這麼多?”張崎表示,現在中航油事件調查的進展情況已經成為新加坡本地媒體關注的重點。讓新加坡百思不解的是中航油的內部風險管理到底怎麼了,雖然6%的市值跌幅還算正常範圍,但經過這次事件,新加坡交易所和投資者顯然會在對赴新上市的中國企業的選擇上比較謹慎了。(唐君燕)

經濟觀察報 2004年12月11日


中航油折戟石油期貨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