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40%泡沫非危言聳聽 郝演蘇透露提出始末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郝演蘇教授,一位正處於風口浪尖的學者。

幾天前,他提出“中國保險業40%是泡沫”觀點後,受到的質疑不斷:40%的保險泡沫是不是危言聳聽?保險業高速增長,中國的保險密度卻沒有很大改觀?業務比例佔到各保險公司新單比例60%、70%的分紅險是“禍水”……

昨天下午,郝演蘇接受了本報專訪,他説:幾年前我就提到過保險業高速增長有水分的觀點,但苦於沒有數據,根本沒有引起行業的重視和警醒。現在,我再次提到它,用統計數字説明,我希望還不遲……

我為何提出“泡沫論”

記者:《北京晨報》刊出您的觀點後,有讀者評價説,40%保險密度泡沫這個數字是危言聳聽。

郝演蘇:(這種評論)我聽到過,並且也預料到了。因為這個觀點很早前我就曾經提出來過,當時只是沒有具體數字來論證它,現在有了統計數字作為支撐。保險業的泡沫到底是多大,我是用數字説話,是有根據的,而不是憑空而説的。當然,我作為一位學者,我只是在做一項研究,並且我的研究結論是可以供大家批評討論的,我也歡迎大家進行批評討論。

記者:最初是什麼因素觸動您開始搞這個選題的?

郝演蘇:近年來,在研究中我對很多個事故進行過分析,我發現,無論是重慶“井噴事件”,還是北京“密雲事件”,以及一些礦難事件,在事故處理中,保險索賠金額和人數與五年前、十年前並沒有太大區別,這説明國民的商業保險保障沒有很大改觀,我們的保險密度並沒有出現大的變化。這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這些年,我們的保險業在迅猛發展的過程中是否存在問題?

“泡沫論”當然立得住腳

記者:保險密度泡沫高達40%的依據是什麼?

郝演蘇:我按照國際保險業通常的統計慣例,對2003年中國保監會公佈的統計數字進行了重新估算,把分紅險保費佔總保費的比重進行了折算。我國的統計方法中沒有把這部分收入作區分。這就好比一家銀行把代交水、電、煤氣費的這筆收入也當作了儲蓄款。實際情況是,在我國,作為偏重理財的分紅險産品的保障程度非常低,這部分業務收入不應該計入總保費收入,而是應該作為託管資金進行統計。

記者:那您是否認為我們現在使用的統計數字存在問題?或者説不科學、不客觀?您是否贊同以後我們的保險統計數字也和國際接軌?

郝演蘇:統計口徑是否和國際接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統計數字要符合我們的國情,要反映我們行業發展的真實情況。我把理財性質的非風險保費收入剝離出來就是希望反映保險業的真實情況,希望研究能為決策者提供正確的決策依據,這也是我作為一位研究者的價值所在。

記者:保險“泡沫論”出來後,很多保險公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都稱自己不存在泡沫,依照他們的證據,您的結論立得住腳嗎?

郝演蘇:當然立得住腳。因為我所指的保險泡沫並不是針對哪一家保險公司,而是放到整個保險行業來説的,是指宏觀層面的問題——我們的保險業産品結構不合理,保險公司業務本末倒置。歐美國家是在保障型保險産品基本飽和的市場條件下,才轉向理財型産品的,而中國的保險公司在保障産品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前提下,大規模地發展投資理財型保險産品,保險公司忽略了自己的主營業務。

而如果是對於單一個體的保險公司來説,只要是合法經營,它們都是無錯的;只要能夠盈利,它們的産品結構分配都是合理的。現在很多公司分紅險産品在新單中比例佔到60%、70%,這都是無可厚非的。

分紅險來得不是時候

記者:您的意思是,現在中國大規模發展分紅險産品時機並不合適?

郝演蘇:確實不是一個好的時機,目前我們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印證了這個事實。近期,由於投資環境不佳,投資渠道未完全放開,分紅普遍很低,甚至低於銀行儲蓄,導致投保人不滿,退保風潮出現,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保險市場的不穩定。實際收益與投保人對預期收益有著很大落差,這樣可能導致投保人對保險業的“信心利差損”,給整個保險行業未來發展製造很大麻煩。

記者:40%的泡沫對於一個行業來説,確實是一個“毀滅性”的數字,在提出保險“泡沫論”之前,您會不會有擔憂?

郝演蘇:沒有擔憂,這是一項學術研究。我早就説過,這份研究報告可能會讓一些人不悅,但我的初衷就是讓它提醒宏觀決策者,及時給保險業的發展制定正確導向,讓保險業可持續發展,健康發展。

北京晨報2004年10月2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