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首頁
財經新聞
財經透視
海外市場
股 市
銀 行
外 匯
基 金
期 貨
保 險
其 它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特點再認識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投資基金課題組” 

    

    課題組組長:王國剛

    執筆人:王國剛 王國言 張玲 張揚 陳道富

    證券投資基金的組織體系

    證券投資基金,在組織體系上,是由基金持有人、基金組織、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等通過信託關係構成系統。其中:基金持有人是指投資購買並持有基金證券的個人或機構。基金託管人又稱基金保管機構,通常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承擔。

    基金組織,在公司型基金中,是一個有形的機構,通常設有基金持有人大會、基金公司董事會及其他辦事機構。其中,基金持有人會議是基金公司最高權利機構,董事會負責對日常重大事項做出決策。在契約型基金中,基金組織是一個無形機構。雖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基金持有人大會是證券投資基金的最高權力機構,但在契約型基金中,基金持有人難以集中開會,也就難以落實各項法定權力,所以,在實踐中,許多人認為,基金組織在相當多場合只是一種名義上的存在。

    基金管理人是管理和運作基金資産的機構,它的主要職責是,進行基金資産的投資運作、負責基金資産的財務管理、促進基金資産的保值增值及其他與基金資産有關的經營活動。基金管理人可以是一個專門從事基金資産管理運作的獨立法人機構,如中國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也可以是一個獨立法人機構中專門從事基金資産管理運作的部門,如美國的投資顧問公司既從事證券投資基金資産的管理運作(即充當基金管理人)又從事其他投資銀行業務。

    在證券投資基金組織體系中,基金組織是信託關係中的委託人(在公司型基金中,基金公司是委託人;在契約型基金中,投資者一旦購買了基金證券,也就具有了委託人的身份);基金管理人是信託關係中的受託人;基金託管人是信託關係中的基金資産監護人。由於在信託關係中,委託人一旦與受託人達成協定,將財産轉移給受託人管理,在法律上,就視這些財産為受託人所有,委託人不能超越信託協議的規定干預受託人對財産的運作、管理和處分,所以,在現實中,一旦將基金資産轉移給基金管理人管理運作,基金公司就沒有多少日常經營事務了,由此,基金公司的存在及其運作費用,有多少經濟意義值得懷疑。這是導致公司型基金減少而契約型基金快速增加的一個基本原因。另一方面,基金持有人或基金公司,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促使基金管理人信守職責,防止資産損失和收益損失,又委託基金保管機構,從維護基金持有人的權益出發,負責保管基金資産,並監督基金管理人對基金資産的投資運作。這種運用資産託管機制來制約信託資産運作的關係,在一般的信託關係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它構成了投資基金信託關係中的一個基本特點。

    在基金組織體系中,《基金章程》、《基金信託契約》和《基金託管契約》等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對維護基金組織關係和基金持有人權益,至關重要。

    《基金章程》是規範基金設立、發行、運作及各種相關行為的法律性文件。它的內容包括:基金類型和規模、基金證券的發行與上市(或轉讓)、投資方向及有關規定、基金持有人的權益、基金管理人和託管人及其他當事人(如會計師、律師等)的職責和權益、資産估值和運作情況的公佈、基金收益分配政策、基金組織的終止和清算等等。

    《基金信託契約》是規範基金組織和基金管理人之間的資産信託關係、各自職責和權益及其他有關事宜的法律性文件。它的內容包括:信託期限、基金組織和基金管理人的各自職責和權益、運作費用和管理費用、資産運作的有關界定、財務賬目的處理、基金收益分配及基金持有人的其他權益等等。

    《基金託管契約》是規範基金組織和基金託管人之間的資産託管關係、各自職責和權益及其他有關事宜的法律性文件。它的內容包括:基金資産構成、託管期限和方式、基金組織和基金託管人的各自職責和權益、託管費用、投資項目的清算事項、資産估算和統計、資訊披露等等。

    基金理財重在專業水準

    專業理財的含義將募集的資金以信託方式交給專業機構進行投資運作,既是證券投資基金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是它的一個重要功能。

    第一,理財是由專業機構運作的。在證券投資基金中,基金管理人是專門從事基金資金管理運作的組織。在基金管理人中,專業理財包括這樣一些內容:證券市場中的各類證券資訊由專業人員進行收集、分析和追蹤,各種的證券組合方案由專業人員進行研究、模擬和調整,投資風險及分散風險的措施由專業人員進行計算、測試、模擬和追蹤,投資運作中需要的各種技術(包括操作軟體)由專業人員管理、配置、開發和協調,基金資金調度和運用由專業人員管理和監控,市場操作由專業人員盯盤、下達指令和操盤。在這種專業管理運作中,證券投資的費用明顯小于由各個投資者分別投資所形成的總費用,因此,在同等條件下,投資成本較低而投資收益較高。

    第二,理財的主要原則是由投資者決定的。在證券投資基金中,基金管理人的職能集中在理財的專業技術方面,而理財的各項主要原則是由投資者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通過基金章程、信託契約書等文件決定的。例如,在投資者選擇股票基金的場合,基金管理人不能將主要資金投入各種非股票的證券組合中;在投資者選擇開放式基金的場合,基金管理人不能限制投資者購買或退回基金單位的自由。因此,基金管理人的專業理財不能違反基金持有人共同決定的基金理財原則。

    第三,理財是一個資金再配置過程。如果説基金證券的發售過程是一個將分散在各個投資者手中的資金集中的過程,那麼,當把這些資金交給基金管理人進行投資運作,則是一個將集中的資金在所投資的各種證券中重新配置的過程。在發行市場上,基金管理人運用基金資金購買了哪家公司的股票或債券,直接意味著將資金提供給了這家公司;在交易市場上,運用基金資金購買上市證券的同時,就是該證券賣出者收回投資資金的過程。在現代經濟中,資金的配置引導著資源的配置,因此,基金管理人的專業理財,從市場角度上説,既是一個資金再配置的過程,也是一個引向資源再配置的過程。

    第四,理財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基金管理人作為專門從事代客理財的機構,只有在接受基金持有人委託的條件下,才能從事基金資金的管理運作。由於可擔任基金管理人職能的機構眾多,包括各種金融機構、投資公司、諮詢機構(如投資顧問公司)等,因此,一隻基金究竟委託哪家機構擔任管理人,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中,取決於各機構的管理運作能力和信用能力。在基金管理人的管理運作難以令基金持有人滿意的條件下,基金持有人有權通過更換基金管理人的決議。專業理財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這意味著一方面基金管理人管理運作基金資金的水準必須達到市場認可的專業水準,同時,隨著專業理財技術發展、證券市場發展及其他條件的變化,基金管理人應能適應基金持有人的新要求,否則,就將被淘汰;另一方面意味著對基金管理人的從業資格不應採取壟斷式的行政管制,而應重視完全競爭市場的客觀要求。

    專業理財並非“專家理財”

    正如可以説機械製造廠的員工是從事機械製造的專業人員、銀行的行員是從事銀行業務的專業人員一樣,基金管理人機構中的員工也只是從事代客理財業務的專業人員。具體來説,“專業”與“專家”的區別主要有三:一是“專業”強調某項職業或事業,而“專家”強調某方面有著深入研究或獲得某種成就的個人。基金管理運作顯然是一項事業,而非某個人。二是“專業”作為一項事業通常需要一個團隊齊心協力來共同完成,而“專家”在相當多場合可以是一個人完成某項工作。基金資金的管理運作需要多方面人員的共同配合,其中,有些工作需要研究能力較強的人員、有些工作需要動手能力較強的人員、有些工作需要市場反應能力較強的人員,因此,只強調“專家”,不利於協調這些專業人員工作配合,更不利於培養團隊精神。三是在中國目前條件下,運用“專家理財”容易給投資者造成種種誤解,例如,認為既然是專家理財,就一定能使基金資金的投資收益水準“跑贏股市大盤”,或既然是專家操作,就“只懂理論不懂實踐”、缺乏操作經驗等等。

    中國受長期計劃經濟影響,代客理財作為一種市場化金融業務發展水準不高,與此對應,理財的專業化程度也不高。隨著市場經濟新體制的逐步建立,一方面專業分工不斷細化,越來越多的個人成為某一方面的專業人員從而弱化了其他方面的能力,越來越多的機構成為某一方面專業組織從而改變了“大而全”、“小而全”中“包攬一切”的格局;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強化,個人需集中精力和時間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企業等機構也需集中力量發展自己的專業技術和特色産品,在這種條件下,不論是個人還是機構都將有大量的資金(或資産)需要委託專業機構管理運作,由此,代客理財將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市場和産業。

    代客理財功能發揮得如何直接制約著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在一些發達國家,證券投資基金的資産總值不僅超過了個人和工商企業的機構存款總額,而且超過了商業銀行貸款總額,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代客理財不僅為投資者提供了較好的收益,而且給投資者提供了較寬廣的選擇空間和投資便利。對中國來説,如若代客理財能力提高,則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前景將大大擴展。

    專業理財的主要內容和過程組合投資和分散風險,是基金管理人專業理財的主要內容和主要過程。在基金資金的運作中,基金管理人既有組合投資的條件也有組合投資的必要。

    從組合投資的條件來看,有三方面情況是重要的:一是基金資金規模較大,在投資運作中,簡單地集中投入一隻或少數幾隻股票(或債券)中,可能受到這些上市證券的總額限制,發生可投資的資金數量大於可購買的證券市值,因此,較大的資金規模本身決定了可投資的證券只數不可能是一隻或少數幾隻,其中自然存在著證券的某種組合。二是基金持有人提供各項文件限制了基金管理人在運作資金中可選擇的證券品種和這些證券品種的特色,例如,股票指數基金意味著,這一基金資金投資,不僅應主要選擇股票為投資對象,而且在股票中應為主選擇進入指數計算範疇的股票或者進入模擬指數計算範疇的股票。三是基金管理人擁有專門從事證券組合研究分析、模擬試驗並通過各種組合來尋求最佳組合的專業人員。這些人員的日常工作,是專業理財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組合投資的必要性來看,一方面各只證券在市價、規模、流動、收益、風險、潛力、等特性不盡相同,基金管理人的投資運作在目標結構、證券-現金結構、期限結構等方面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這樣,如果不重視投資組合,就可能發生所投資的證券在收益與風險、短期與長期、數量與品質等方面的配合失當,從而,不僅給基金持有人帶來本來可以避免的收益損失,而且給基金管理人自身的持續運作帶來種種困難。另一方面,代客理財是一個競爭性市場。缺乏基本的投資組合,就可能在給基金持有人帶來利益損失的同時,使基金管理人喪失市場信譽,從而,面臨被淘汰的命運;相反,如果基金管理人在組合投資方面有著良好的業績,不僅將給基金持有人帶來滿意的收益,而且將為理財業務發展提供較好的市場支援。

    在基金管理中,組合投資與分散風險是同一投資運作的兩個方面。其基本要求是,在收益目標已定的條件下努力使投資風險最小,以確保收益目標的實現;在風險目標已定的條件下努力使投資收益最大,以體現專業理財水準;在收益目標和風險目標尚未明確的條件下,通過各類的投資組合及其風險組合,尋求投資與風險的最優組合,以保障運作目標的實現。

    分散風險(或回避風險)是投資組合中的一個核心問題。在基金資金的股票投資運作中,通過證券組合,能夠分散的股市風險嗎?對任何一個基金管理人來説,股市是一個客觀運作的過程,有著內在的規律和機制,這意味著基金管理人可以加入股市運作之中但不能操縱或控制股市運作。一旦股市系統風險發生,各只股票的走勢普遍受到影響。由於對任何一個基金管理人來説,引發系統風險的因素都是不可控的,所以,組合投資不可能分散股市的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如上市公司的破産風險、流動性風險、違約風險、管理風險等等,也是一個客觀因素,處於基金管理人的可控範圍之外,因此,就這些風險本身來説,基金管理人也不可能通過努力使其分散或消解。例如,不論基金管理人的投資如何運作,該破産的上市公司仍將破産。實際上,基金投資運作所能分散的風險是其組合投資(或組合證券)的風險。基本過程是,通過將低風險證券、中風險證券和高風險證券進行組合來降低僅僅投資于高風險證券可能面臨的投資損失,或者在預期某種(或某些)證券的風險增大、某種(某些)證券的風險降低時及時調整投資的組合格局。不難看出,如果説風險與收益是對稱(在現實中,受投資時間的制約,風險與收益常常是不對稱的)的話,那麼,基金運作中的分散風險,在大多數場合,是以投資低風險從而低收益的證券品種為機制,而這也意味著,在分散風險的同時放棄了某些可能的收益。因此,分散風險,不是指基金管理人的投資運作能夠分散股市本身的風險,而是指基金管理人可以通過組合投資來分散(或降低)其擁有的各類證券的總風險。

    通過分散風險,基金管理人投資運作的長期總收益可能高於大多數單個投資者(個人或機構)的投資收益,因此,可能給基金持有人帶來較滿意的投資回報,尤其是帶來明顯高於銀行存款利率的回報。這是證券投資基金吸引個人和機構的主要原因,也是證券投資基金得以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較高的投資收益,一方面指的是長期總收益,不是指每一次投資運作都一定能夠獲得較高收益,更不是指“基金投資收益總能跑贏股市”;另一方面指的是與銀行存款(在某些場合,還可包括公司債券)收益率相比,投資股票的運作收益可能較高,這種收益較高固然與基金管理人的運作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在一個規範的證券市場中,股票的收益率通常高於銀行存款和公司債券。根據CTF統計,在1920-1990的70年間,英國股票和債券的平均年度實際回報率,在通貨緊縮時期為股票10.0%、債券7.0%,在價格穩定時期為股票14.5%、債券4.5%,在適度通脹時期為股票8.7%、債券-1.6%,在急速通脹時期為股票4.5%、債券0.0%。與單個投資者(個人或機構)相比,基金運作的優勢不在於其投資收益率是否總是最高,而在於通過分散風險和組合投資來保證失誤較少,從而可以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裏為基金持有人帶來比較穩定的高於銀行存款(或公司債券)的投資回報。

    四種負面影響

    正如世間一切事物一樣,有利必有弊。證券投資基金既有積極作用,也有負面影響。證券投資基金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

    第一,利益驅動。證券投資基金是以營利為基本目標的經營性機構,收益的來源包括證券買賣差價收入、股息、利息等。基金運作存在著較強的利益驅動,這由三方面因素決定:

    其一,投資者投資購買基金證券成為基金持有人的基本目的,不在於獲得諸如股票的股息、債券(國債、公司債券等)的利息收入,而在於獲得高於這些收益的投資收益,因此,如若基金運作經常發生實際上分配給基金持有人的投資回報水準等於或低於股息、利息收益,基金持有人就常常感到不滿意。這在客觀上形成一種壓力,要求基金運作的收益從而分配給基金持有人的投資回報率應高於股息、利息水準。

    其二,基金管理人運作基金資金,是接受基金持有人委託而展開的。各個基金管理人在運作基金資金中存在的收益水準,客觀上形成一種競爭關係。一般來説,基金持有人總是傾向於將基金資金委託給那些能夠給自己帶來較高收益的基金管理人運作,由此,形成了這樣一種委託格局:基金資金運作收益越好,基金管理人接受委託的基金資金越多,而接受委託的基金資金越多,基金管理人施展其組合投資的能力越強,基金運作收益就有可能越高,反之,基金管理人就可能面臨業務減少甚至推出基金管理領域的危險。

    其三,基金管理人運作基金資金的管理費收入是按照基金凈資産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在基金運作收益水準較低甚至虧損的條件下,雖然基金管理人也可以按照剩餘的基金凈資産數量提取管理費,但其絕對量明顯少於基金資金運作收益水準較高時可提取的數量,由此,基金管理人從自己的管理費收入多少出發,也必須努力爭取基金資金運作有一個較高的收益水準。

    在基金資金運作的各種收入中,證券買賣差價收入是主要的收入來源。為了適應股市變化,基金管理人在運作基金資金中,通過各種分析,總是尋求有效把握每一個機會。在這種把握機會中,一些基金管理人就可能選擇某種不規範的運作方式(例如,製造某種股市消息,利用內幕資訊,實施某種類似于操縱股價的行為等等),也可能選擇雖屬合法但不利於經濟社會穩定的運作方式,以爭取獲得盡可能高的投資收入。1997年7月發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與美國索羅斯的量子基金運作直接相關。

    第二,投資失誤。基金運作受到各種資訊的制約。由於任何準確的資訊在時間點上通常都是過去的資訊,而依據這些資訊作出的投資決策總是在此之後,因此,如何依據這些資訊作出比較準確的預測和判斷,就成為保障投資決策無誤的關鍵。在股市運作中,各個投資者(包括基金管理人、其他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等)都依據已有的資訊進行各種各樣的預期,這些預期本身也形成新的資訊,但預期畢竟是預期不是現實,這就提出了一個如何看待各方面預期性資訊的問題。如上所述,基金管理人在運作基金資金中總是不願意隨意放棄一個良好的投資機會,但如若不重視預期性資訊的品質,簡單依此進行投資決策,就可能引致投資失誤。尤其是,在眾多投資者共同持有某種預期、並且這種預期在某個時間段似乎為股市走勢證實時,隨意附和,更容易導致投資決策從而投資失誤。

    始於1998年10月的美國Nasdaq股市上揚,一方面得益於炒作“新經濟”、“網路股”等概念,另一方面,得益於眾多基金資金的介入。在當時條件下,隨著Nasdaq股指快速上揚,新經濟、網路股等“概念”給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無限想像的空間”,相當多基金管理人將希望寄託于“這些概念不久後將成為現實”的不切實際幻想中,一些人甚至認為“人有多大膽,股市就有多高價”、股價高位“不怕達不到,就怕想不到”。在股市的狂熱炒作中,在股指連續18個月狂漲、股指飆升至5132點以後,于2000年4月突然急轉直下,到2001年3月股指一度落到1700以下,股指跌去70%左右。Nasdaq股市暴跌,引發了兩個直接後果:一是股市按市值計算,投資者(包括基金資産)損失高達幾千億美元;二是美國經濟增長從此進入了一個低位運作時期。這一案例説明瞭,如若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決策失誤,不僅可能給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帶來重大損失,而且可能引致其他的經濟社會問題。

    第三,導向不當。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是一個新生事物。為了證明其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前些年,一些人在輿論宣傳方面對證券投資基金的積極功能過度“拔高”,從而,産生了一些負面影響。主要表現有二:其一,認為證券投資基金是專家理財,其投資于股市的收益水準將高於股市的平均收益水準,即所謂“基金投資能夠跑贏大市”。這種宣傳給社會各方面人員以誤導,使他們認為,既然基金的投資運作是專家理財,那麼,理所當然地盈利水準要高於一般的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由此,基金持有人自然要按照“跑贏大市”來要求基金管理人對基金資金的運作,這大大增強了基金投資運作的盈利壓力;而一些政府部門也以“跑贏大市”為標準來衡量基金管理人的投資運作能力,甚至為了能夠保障基金投資運作“跑贏大市”不惜出臺一些扶持基金髮展的措施(如新股配售)。這不僅不利於證券投資基金的健康發展,而且不利於股票市場的規範化。

    其二,認為證券投資基金具有穩定股市的功能。這種宣傳給有關部門以誤導,使他們認為,既然證券投資基金具有穩定股市作用,那麼,就可將其作為一種政策力量來“調控”股市,使股市運作符合政策取向和政策目標。由此,一方面將證券投資基金的運作納入政策導向範疇,另一方面,給證券投資基金以必要的政策支援,就成為理所當然之事。事實上,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中,任何一個市場參與者都只是市場價格的接受者,都不是市場價格的制定者,都不具有穩定這一市場的功能。在股市中與每只證券投資基金進行投資競爭的機構投資者既有非基金類機構投資者,也有其他的證券投資基金,因此,不論對一隻證券投資基金來説還是對所有的證券投資基金來説,都不具有穩定股市的功能。如果一定要賦予證券投資基金“穩定股市”的功能,股市就必須成為一個壟斷市場,即由買方或賣方掌握市場定價,可這樣一來,也就沒有股市了。因此,強調證券投資基金具有穩定股市的功能,既不利於基金的規範化運作,也不利於股市的規範化發展。

    第四,內部人控制。基金管理人接受基金持有人委託運作基金資産,實際控制著基金投資的各方面事務。在基金持有人監督及有關制度約束弱化的條件下,基金管理人有可能為謀取自己的利益,而偏離甚至違反基金有關法律性文件的規定進行證券投資操作,給基金持有人帶來不應有的投資損失,或使基金資産承受不應有的運作風險。

    防範負面影響的機制在實踐中,有一系列機制可以防範證券投資基金負面影響。其中包括:

    第一,制度機制。 從制度上防範證券投資基金的負面影響,有著兩方面含義:一是完善各種法律法規和政策等規範,使基金管理人在運作基金資金中有著比較明確的行為規範可遵循;二是切實執行貫徹這些制度的規範,對違反制度要求的行為予以懲處,以“警示”其他基金管理人。在形成制度機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在證券市場監管中應將證券投資基金與其他投資者放在平等的市場競爭地位上,而不是將其當作貫徹政策意圖或調控股市的特殊力量,由此,既端正證券投資基金對社會各方面投資者的導向效應,又端正證券投資基金在證券市場投資中的行為,促使其積極作用的發揮。在實踐過程中,制度機制涉及證券投資的各個方方面面,其中,以下幾項內容是十分重要的:

    其一,權益維護。證券投資基金的運作事關眾多基金持有人的權益。在契約型基金中,基金持有人缺乏一個有形的機構來代表和維護他們的權益,因此,在基金資金運作中,很容易發生基金管理人對基金資産的內部人控制現象,導致基金管理人在運作基金資産中為達到自己的利益目標而違反基金持有人要求或違反基金章程等法律文件的規定。要防範或糾正這種現象,必須從制度上落實維護基金持有人權益的措施,這包括落實證券投資基金設立和運作過程中諸如基金章程、基金契約書等各項文件的法律效力,形成基金持有人對基金管理人的評價機制,完善基金持有人遴選或更換基金管理人的具體措施等等。

    其二,資訊披露。受多方面因素制約,基金持有人中的每個人要詳盡地了解和把握基金管理人對基金資金的運作狀況,是極為困難的。要增強基金持有人對基金管理人的監督約束力度,一個重要的途徑是通過資訊披露來提高基金管理人對基金資産運作的透明度,因此,要求基金管理人及時、準確、完整地按照有關制度要求定期披露運作資訊和基金資産資訊,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基金管理人定期披露投資運作中的規範化狀況(例如,是否存在利用內幕資訊進行交易的行為,是否存在操縱股價的行為,是否存在洩露組合投資資訊的行為等等),也是重要的。

    其三,強化監管。隨著證券市場和電子技術的發展,證券監管部門的監管手段日趨完善。在此條件下,利用監控指標和各種電子技術,運用同等標準,嚴格監管包括證券投資基金在內的各個投資者的市場行為,防範諸如散佈虛假資訊、進行虛假交易、從事聯手操縱股價等資訊的發生。在強化監管中,證券監管部門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市場中的各種仲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律師事務所、新聞媒體、諮詢公司及其他仲介機構)也有著很強的監督作用,因此,充分發揮這些仲介機構的作用,是加強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管理機制。加強內部管理,是基金管理人在投資運作中防範基金負面影響的基本舉措。加強內部管理的內容很多,但以下幾個方面是不可忽視:

    其一,定位明確。基金管理人是接受基金持有人委託而從事基金資産的管理運作,因此,基金管理人在投資運作中應十分明確自己的定位,即為基金持有人謀取各種合法合規的收益、維護基金持有人的合法權益。由於基金持有人將資金委託給基金管理人運作不是一個短期行為,所以,基金管理人為基金持有人謀取利、維護其權益也不能是一個短期行為,受此制約,基金管理人在組合投資中,就必須充分考慮到有效地將基金持有人的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相結合,避免因短期投資風險過大而影響了長期收益的增加。

    其二,功能明確。基金管理人受託而經營基金資産,其基本職責在於為基金持有人謀取較高的投資收益(例如高於公司債券利率),而不在於每每謀取高於股市平均收益的投資回報,因此,基金管理人在投資運作中不應自我擔負過度的盈利目標,並由此而加大投資風險甚至採取一些不規範的投資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説,謹慎投資是需要認真重視的。

    其三,戰略明確。基金管理人運作基金資産由一系列持續展開的組合投資構成,股市狀況又是一個日新月異的過程,在這種條件下,把握好投資運作的獨立性至關重要,由此,需要有明確的投資運作戰略。這種戰略的形成不僅需要依靠基金管理人中的各類專業人員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借助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投資戰略一旦確定,就應當持續貫徹,不應因股市走勢的暫時變化(或股市輿論的暫時變化)而隨意修改或放棄。

    其四,義務明確。基金管理人的直接職責是管理運作好基金資産,這是沒有疑問的。但世間各種行為和現象彼此關聯,因此,基金運作不僅應充分考慮到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而且應當注意某一投資行為可能給經濟社會帶來的影響。在某一投資戰役,可能給基金持有人帶來較大收益但同時可能給經濟社會帶來較大負面影響時,基金的投資運作應當特別慎重抉擇。畢竟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是各种經濟活動(包括證券投資)的基本前提。圖一時高收益而影響了經濟社會的穩定,將給基金的後續投資造成損失,結果是得不償失。

    第三,國際監管機制。隨著證券投資基金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的作用加大,加強國際合作,形成對國際性證券投資基金的監管機制,已為各國所重視。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各國間的監管配合,推進國際監管規則的形成,建立國際監管組織,防範類似于東南亞金融危機的事件再度發生及其他跨國證券投資引致的國際風險,已在國際社會的努力下積極展開。對中國來説,外資證券投資基金進入本土和中資證券投資基金走出國門都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因此,重視並加入國際監管,也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中證網 2001年10月1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