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高燒”攪亂金融市場

 “都是基金惹的禍!”南京的壽險公司談到一季度業務發展受阻時,對此耿耿於懷。同樣,銀行儲蓄存款,國債銷售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持續“發燒”的基金,似已成為金融業的“公敵”。

基金熱到燙手

從年初開始,基金就成為國內投資市場最熱門的話題。基金熱到什麼程度呢?連一些基金是啥都弄不清楚的老頭老太,都排隊點名要買,熱情可比國債。

基金為什麼陡然翻身了?股市行情回暖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上證指數從去年11月中旬至今,漲幅達36%。看好後市的投資者增多,很多人通過購買基金入市。負利率時代的到來,促使老百姓更多地關注高收益的資本市場。

而基金收益的“爭氣”,也重塑了自身的正面形象。據了解,在2003年的不景氣市場環境下,排名第一的博時價值增長基金,年回報超過30%。而到今年3月底,前8名基金收益率平均達到20.6%;最後8名也達到3.62%—9.99%,充分顯示基金專家理財的優勢。

新基金的發行迎來了供不應求的局面,與2003年之前的強行推銷形成巨大反差。去年全年一共有23隻基金髮行,而今年截至3月底,總共獲批的基金數量已有19隻。“巨無霸”級的基金也陸續出現。3月份,中信基金公司和海富通基金公司新發行的基金規模均超過100億元,創下基金髮行的新高。已有基金平均20億元的規模,與他們相比,顯然成了“小弟弟”。

分紅險魅力不再

基金持續熱銷,給今春的保險市場帶來了陣陣寒意。雖然沒人説得清基金究竟從保險市場搶了多大的“蛋糕”,但這種分流已是不爭的事實。

江蘇保監局負責人表示,分紅、投資連結等壽險新型産品,佔壽險市場保費收入的一半以上。可以説,分紅産品的風行一時,促成了保險業的一輪大發展,幾乎所有壽險公司都分享到了分紅保險大餐的甜蜜。一度令人刮目的銀行保險,也是嫁接分紅內容,沾了“分紅”的光,屢屢作為銀行儲蓄的替代品被宣傳。

然而,資本市場的走好,讓分紅産品的增長來了個“急剎車”,基金迅速成為它最大的替代品。

如某分紅保險保額1萬元,年底分紅只有87元,甚至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息。“分紅産品投資回報率低,缺乏吸引力,市民當然轉而選擇高投資回報的産品,今年一季度整個壽險業都因此受到影響,增長乏力”,南京的壽險公司一致把“暴發戶”基金歸為“罪魁禍首”。

銀行態度由熱轉冷

在基金髮行中,銀行無疑是基金公司最忠實的夥伴。2003年之前,銀行為了推銷基金稱得上是不遺餘力。為了完成發行任務,替“兄弟”撐面子,甚至不惜讓自己的員工兜下一部分份額。

基金的過度膨脹,讓這種“鐵哥們”的關係出現裂痕。

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到一季度末,南京市居民儲蓄餘額為1228.08億元,比年初增加了94.46億元,其中1月、2月分別增加了78.77億元、15.45億元,而3月份已銳減為0.24億元。部分銀行的居民儲蓄下降幅度甚大,南京一國有商業銀行一個月就少了2億多元。“雖然從長遠看,中間業務將成為銀行主要的利潤來源,但目前銀行代銷眾多基金也只是用來豐富業務品種而已,可不能因為一點手續費,而影響了銀行的正業”,一家銀行零售業務處負責人表示。他所説的“正業”,自然是指銀行的存款量。

而國債的滯銷,更讓銀行難以接受,“這些年來,國債都是一上櫃就被一搶而空,可現在,4月1日發行的那期還有剩呢。國債發行的熱鬧情景都全盤挪到基金那邊去了。”

於是一些銀行開始教育員工:基金賣歸賣,但不要主動向客戶推薦,冷淡處理。

基金何時“退燒”

因為基金的“攪局”,整個金融市場草木皆兵。業內人士指出,市民手頭的錢紛紛向基金搬家並非壞事,但其中的盲動讓人擔憂。

據了解,在基金的申購人群中,出現了很有意思的現象:普通市民多股民少、中老年人多年輕人少、個人申購多機構資金少。這已留下了隱患——很多人投資基金具有盲目性。

目前資本市場的賺錢效應,是吸引資金的重要原因。可蜂擁而上的基金建倉會不會急速推高指數製造投機泡沫?從來沒有管理過50億規模的公司,能不能駕馭130億的資金?沒有做空機制,基金與股市一樣,想賺錢只有看漲一條路。一旦行情回落,可能很多盲目的投資者會驚詫“買基金也會賠錢”。

到時候,面臨鉅額贖回的基金,可能會從“高燒”降到“冰點”。(王玥)

《南京日報》 2004年04月2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