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提出預警:棉價走勢不可預期過高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近日提醒廣大棉花經營企業和紡織企業時刻關注市場風險,切實防止盲目抬價造成收購的棉花價位過高,造成銷售困難。

這位負責人説,棉花市場孕育著較大風險。近兩年,中國紡織業發展迅速,對棉花的需求逐年增加。紡織業快速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棉花供求的格局。新的棉花年度紡織工業能否繼續保持近兩年的發展勢頭,對棉花的需求是否繼續增加,有待觀察。

三條標準

該負責人表示,保持棉花價格穩定是促進棉花産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衡量棉花價格是否合理有三條標準。

農民是否有生産積極性。前幾年由於供大於求,棉花收購價偏低,農民生産積極性不高。去年棉花收購價上漲到每擔皮棉460元左右,今年棉花播種面積增加了20%多。這説明目前的價格能夠調動農民生産積極性。

紡織企業是否能夠承受。國內棉花價格與國際市場棉價接軌,是保持中國紡織品國際競爭力的客觀需要。如果高於國際市場價格,會部分抵消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削弱中國紡織品的國際競爭力。而出口下降,必然減少對棉花的需求,從而造成棉花的積壓,也會損害農民利益。

棉花經營企業是否順價銷售。棉花的收購價與銷售價之間要有合理的差價。如果對棉花價格走勢有著過高的、不切實際的預期,盲目抬價收購,必然造成後期棉花需求減少,銷售困難。廣大棉花經營企業和紡織企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認識。

四個不確定

該負責人認為,2003年度中國紡織業發展和棉花需求至少存在四個不確定因素:

一是過高的棉價將影響紡織品出口的競爭力。今年棉紡織品出口高速增長是建立在去年收購價合理的基礎上。進入新的年度,國內棉價明顯提高。在棉花價格高於國際市場價格的情況下,必然大大削弱中國紡織品出口競爭力,減緩棉紡織品生産和出口的增長速度。

二是美國設限可能引起連鎖反應。海關統計,今年1至6月中國對美紡織品出口39.1億美元。美國紡織生産商協會對中國部分紡織品出口提出設限申請。一旦美國採取設限措施,可能引起連鎖反應。

三是紡紗能力擴張過快。近幾年中國紡紗能力增長過快。紡紗能力的急劇膨脹,棉花價格的過度上漲,必然引起爭搶資源和市場惡性競爭,從而導致一部分紡紗企業破産。

四是棉花價格過高將導致化纖使用比例上升。目前,化纖原料的織物的性能在不斷地改進,一些好的化纖織物的售價大大高於棉紡織物。化纖原料價格持續走低。這必將促使企業多用化纖,相對減少對棉花的需求。

中國市場棉價與國際價格基本接軌(相關連結)

權威經濟部門市場監測表明,中國市場棉花價格與國際價格基本接軌。

監測顯示,去年新棉上市初期,國內棉花銷售價格(到廠價)基本維持在每噸10100元左右,低於進口成本。今年春節後市場價格大幅度上漲,此後在大部分時間裏,國內價格略高於進口成本。由於收購時價格相對較低,2002年度棉花全部順價銷售。

目前,中國棉花供給充裕。針對紡織工業快速發展,棉花需求增加的實際情況,國家採取促進銷售、削減庫存、組織進口等措施,保障了棉花的供給。2002年度全國棉花産量492萬噸,加上進口和消化部分庫存,保證了紡織用棉的需要。

(國際金融報) 2003年10月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