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率將降至11% 方案已上報國務院

     國務院有關各部門高層對逐步取消出口退稅政策看法漸趨一致;副總理吳儀主要負責,國家發改委牽頭,相關部門協同加快出口退稅改革進度。

  “出口大戶”顯然是取消出口退稅的最大反對者。但是,出口商品加價15%,中國的出 口企業真就沒法存活了?這個問題人們應心知肚明。因為中國同類出口商之間的競相壓價早就是不爭的事實。一些出口商享用政府的補貼卻稱“無錢可賺”,誰又聽説過採購中國貨的外商虧損?既然國企可以為了競爭而捨棄利益,為什麼就不肯把一點利益交還給國人?

  儘管不同的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有不同的方案,但出口退稅逐步減低直至取消的大體思路已經基本成形。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一位研究員告訴《財經時報》,上月末在北京召開的一次宏觀經濟論壇上,與會的發改委、統計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中國體改研究會的專家一致傾向“儘快取消出口退稅”,原因包括三方面:國家出口退稅壓力過大;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為中國製造業危機減壓。

  這位人士解釋:目前中國最大的危機——就業問題源自製造業大幅萎縮。現行政策向外資傾斜,出口退稅則造成了國內企業的不公平競爭,最後會形成經濟結構的扭曲。

  《財經時報》獲知,按照最接近可行的方案,中國預料從2004年開始調低出口退稅率,即從目前的15%下調至11%;同時,羊毛、鉛、焦炭、稀土、鎢的出口退稅將會被首先取消;在2010年前後,將完全取消出口退稅政策。這將逐步削弱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中國政府在9.3%的基礎上提高出口退稅率的影響。

  據悉,國務院正在仔細研究這項建議。

  改革方案多多

  出口退稅目的是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稅價格進入國際市場,避免因進口國徵稅造成出口商品雙重稅賦,以提高出口商品競爭優勢。這也是實行增值稅和消費稅的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通行做法。

  但這項政策在中國卻出現了問題,本應及時退還給出口企業的稅款日益嚴重拖欠。據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統計,到2002年年末,全國累計應退未退稅額高達2500億元;預計到2003年年底,這個數字將達到3500多億元。

  更危險的是,從2001年開辦出口退稅賬戶託管貸款以來,商業銀行積累的金融風險與日俱增。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各商業銀行已累計發放該項貸款500多億元,而且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繼續增長,銀行已經不堪重負。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出口退稅已經成為中國一些企業惟一的或有利潤。

  從2002年開始,財政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紛紛牽頭調研,設計解決方案。但各方案都未正式公佈。今年以來,國務院研究室、人大財經委專家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科院等也緊鑼密鼓地研究具體方案。

  最近,國務院主要領導已經指示有關部門,要標本兼治,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這個問題。一位接近內部的人士同時透露,國務院高層均傾向於逐步取消出口退稅政策,並已決定由副總理吳儀主要負責,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相關部門協同加快出口退稅政策改革。

  擴大內需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一位人士解釋,由於出口增長迅速,中央有意下調出口退稅幅度,既可減輕中央財政壓力,也可略為舒緩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過,這項政策在廣東、江蘇、上海等出口大省(市)遇到不同意見乃至反對。

  中國對出口産品實行退稅的政策始於1985年。1994年稅制改革後,為增強中國出口産品國際競爭力,對出口企業的出口貨物制訂了“徵多少、退多少,未徵不退和徹底退稅”的基本原則。

  1997年開始,國家對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産性企業實行“免、抵、退”的管理辦法。1998年以後,為了減弱東南亞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鼓勵和增強中國産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緩解國內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生産經營困難,國家先後幾次提高了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平均退稅率調高到15%左右,出口貨物退稅範圍進一步擴大。

  財政部有關官員告訴《財經時報》,取消出口退稅是擴大內需之舉,而且也是解決“斯蒂格利茨怪圈”的一個有效途徑。

  世界銀行副行長斯蒂格利茨曾指出一种經濟現象:“把所有借債國的資産負債表合在一起看,就好像是新興市場(emerging markets)以較高的利率從發達國家借錢,然後再以國庫券和其他低回報率證券的形式把大部分錢再借給發達國家。這是一個得不償失的怪圈。”

  專家指,中國實際上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陷入“斯蒂格利茨怪圈”中,具體表現是:以鉅額出口退稅補貼外國消費者,換回大量美元後再借給發達國家。如中國外匯儲備中,相當一部分用於購買美國國庫券。

  據有關統計,1995~1997年,國家每年拿出相當於中央財政總收入15%左右的資金用於出口退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位專家認為,中國採取的高額出口退稅制度,實際上是國家財政的巨大損失。綜合平衡計算下來,中國的出口實際上等於賠本向外國出口。政府財政已經沒有必要再在出口創匯方面進行補貼,並且也越來越貼不起了。其實,完全可以用取消出口退稅所節約出來的資金去補貼農業,從而擴大農村這一最大的內需市場。

  WTO需一視同仁

  根據中國已與美國所達成的WTO協議要求,中國加入WTO後,將取消所有出口補貼。在這一背景下,出口退稅也必將逐步取消。

  國家發改委一位研究員告訴《財經時報》,中國取消“沒有必要”且有“根本缺陷”的出口退稅制度,實是明智之舉。

  首先,中國出口商品即使含稅,在國際市場上價格也不算高。比如,在北美的超級市場中,買一把當地産的數位鎖大約5美元,而從中國進口只需1美元;既然批發價才1美元,那出廠價應該不會超過30美分,如果加上17%的增值稅,頂多35美分,最後的零售價可以根本不受影響。

  第二,即使沒有出口退稅,中國的出口企業也不會失去競爭力,外商採購也不會因此轉移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去。因為中國的最大優勢,還是土地成本低和廉價的熟練勞動力。

  第三,也是最根本的一點,出口退稅制度有根本性缺陷。目前,中國最大的犯罪之一就是以假發票騙稅。比如,在香港建立一家“空頭公司”,然後把1000美元的出口貨報成2000美元出口,海關不可能每一個集裝箱都開箱查驗。再如,一筒茶葉到底是值2美元還是4美元,誰清楚?這種缺陷防不勝防,即使海關恪盡職守,能夠抽查個5%的出口貨物就不錯了,其他的95%,即使知道虛報也沒辦法,根本不可能有那麼多人力物力去查。

  他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根本辦法就是取消出口退稅,對國際、國內市場一視同仁。(李兆清)

        《財經時報》                  2003年8月1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