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官員赴美取經 銀監會提速

    與中國人民銀行僅一街之隔的成方街33號院內,幾幢小白樓在央行氣派的大樓映襯下顯得多少有些寒酸,由於沒有任何標誌,外人根本不知道這是屬於央行的另一辦公地點,而也許就在三、四月份的某一天,人們再經過這裡時會發現一塊新牌匾———“國家銀行監管委員會”(簡稱“銀監會”)。

    “目前我們這裡的人事關係已經完全凍結了。”央行某官員不經意的一句話再次證明爭論已久的“銀監會”成立已是指日可待。

    而另據可靠消息透露,擬成立的“銀監會”有關官員已于日前赴美考察相關事宜,並將於本月底返京。權威人士向記者透露,銀監會的成立可能早于大家的普遍預期。

    政府機構“重組”銀監會“搭車”

    事實上,關於成立“銀監會”的構想由來已久。早在2001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就提出了央行貨幣改革與銀行監管職能適當分離的觀點。2001年3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成立了“金融改革與金融安全課題組”。2002年初,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的前夕,課題組報告公佈,分拆央行業務的聲音開始出現。

    但與此同時,反對派的聲音也一直沒有平息,這不僅反應在理論界,當時的央行對“銀監會”的提法也是很不以為然,2002年1月28日,中國金融業官方機關報《金融時報》頭版頭條的署名評論員文章《發揮中央銀行的監管優勢》就對“央行分拆説”及“銀監會説”進行了反擊。

    但在2002年下半年,變化已悄然發生,央行現有的銀行一司、銀行二司、非銀司、合作管理司、銀行管理司等負責銀行監管的部門陸續遷入了原屬於水利電力出版社印刷廠的成方街33號院。

    正如新上任的央行行長周小川在1月底召開的銀行工作會議上所稱,中央關於金融改革的有關方案已有定論,不需要再另行研究,將來方案正式出臺,中央銀行執行就行了。

    對此,有關人士的分析是,除了銀行業自身改革發展的需要,如箭在弦的政府機構改革是促使“銀監會”誕生的另一契機,從某種程度上講,“銀監會”的成立很有些“搭便車”的意味。

    據有關部門透露,在即將於3月份召開的全國政協、人大會上,新一屆政府的機構改革將不只是“精簡”兩個字所能概括的,其最終目的是“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離的要求,建立新型政府”。

    在此原則下,國務院部委數目可能由目前的29個縮減為21個。可以初步判定的是,新一屆政府將成立多個全新的“委員會”,“委員會”最高負責人為主席或主任,直接向國務院總理負責。即所謂的“八大委員會”框架,而“國家銀行監管委員會”正是其中之一。與之對應的是,中央金融工委將被撤銷。有跡象表明,金融工委的“清盤”工作已經展開。

    擬成立的“銀監會”將和現有的證監會和保監會成為平行機構,直接向總理負責。

    此外,如果單獨設立的“銀監會”直接隸屬國務院,那麼中國人民銀行將專司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並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按照這種框架設置,對《中國人民銀行法》的修改也將被提上日程。

    金融監管任重道遠美國模式可能成為未來方向

    銀行業的改革目前已明顯滯後於其他行業的改革進程,有關專家分析説,銀行業的主要問題在於,國有銀行和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緩慢,導致資金流動不暢和金融運作與實體經濟運作脫節,而且在改革過程中,國有商業銀行在某種程度上,是通過其在央行內部強大的政策影響力,阻礙某些改革的進行,尤其是利率市場化改革。已經有一些學者和官員越來越強烈地懷疑,央行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和效率,解決貨幣政策和銀行監管兩種不同角色轉換過程中許多顯而易見的矛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部長魏加寧就曾表示:“雖然央行同時具有貨幣政策決策者和銀行業管理者的雙重角色,但它極有可能在調整利率和進行貨幣供應決策時,站在銀行業管理者的角度去保護商業銀行的利益。”

    另一些學者也認為,這些問題既影響了央行的監管能力,又制約了央行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發揮。從根本上講,現有銀行管理體制已嚴重落後於現實要求。

    

    但在理論界,反對設立“銀監會”的呼聲也一直很高,爭論主要集中在質疑“銀監會”的效用上。作為主要的反對派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易憲容博士認為,對銀行的監管一直是央行的重要職能之一,設立“銀監會”無非將其從央行中正式分離出來,不過是多了一家機構而已。而監管問題的關鍵卻在於如何解決存在於銀行界的政企不分問題,以及央行的職能轉變。他認為設立“銀監會”的結果很可能是“效果尚未可知,而成本卻註定要提高,最終得不償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也認為,當前銀行監管的首要問題不是體制問題,而是如何進一步提高監管水準的問題。

    

    他同時認為,如果擬成立的“銀監會”是證監會、保監會模式,則難免利弊參半。利的方面,可以集中人力,擴充人力,可以使監管隊伍職業化,集中精力、聚精會神地抓監管。弊的方面,必然會大幅度地增加銀監會和人民銀行的摩擦成本和協調成本,也必然增加國務院進行協調的時間,弄得不好可能會降低監管效率。當然,也許成立銀監會後,會暴露出一些過去不被人注意的矛盾,從而更有利於加快改革進程,解決現在看來不容易解決的問題。而這一點,已經從證監會、保監會從人民銀行分出去後得到印證。

    

    更耐人尋味的是,在“銀監會”尚未掛牌時,有關人員就已赴美考察金融監管。美國雖沒有“銀監會”,但美國市場化程度之高是毫無疑問的,同時美國目前在金融業實行的是與我國截然不同的混業經營。在確定設立“銀監會”之前,曾有人主張為適應混業經營的趨勢,將金融、證券和保險監管三部門合併歸屬。目前看來,這種做法顯然過於激進,但從有關人員赴美考察這一點來看,美國的監管模式乃至混業經營的方式很可能被作為未來發展的方向。

    

    主席人選待定議論中的“種子選手”

    

    雖然“銀監會”尚未正式揭牌,但值此敏感時期,有關人事變動早成焦點,現中國銀行行長劉明康則被認為是“銀監會”主席的熱門人選。至於黨委書記和副主席人選則較多,但輿論認為原中央金融工委常務副書記、現央行副行長閻海旺和原央行副行長吳曉靈最有可能入圍。

    

    用“新聞人物”一詞來形容劉明康絕不為過,在國內主流網站上搜索“劉明康”一詞,至少可以找到200多篇相關文章。其履歷顯示,劉明康曾就讀于英國倫敦城市大學並獲工商管理碩士、名譽博士。1979年10月加入中國銀行,以後歷任福建省副省長;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貨幣政策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光大集團董事長;2000年2月18日起重回中國銀行任董事長、行長。2002年當選為十六大中央候補委員。

    此外,劉明康還在2001年當選為國際金融協會副主席,這是此前中國人在該機構組織中擔任的最高職務。

    2002年7月25日,中銀香港在香港聯交所的成功上市以及大規模清理中行不良資産,在這些當時頗引人關注的財經事件中,劉都是當然的主角。在理論上,劉主張銀行業改革需與國企改革配套、銀行業改革要借助資本市場。

     而且,劉還被視為解決銀行系統內問題的專家,他先後兩次被當做“救火員”派到中國光大銀行和中國銀行去清理銀行問題。這和未來的“銀監會”使命頗為相似。

    可以想見,以劉明康這樣的資歷和背景,能夠跟他競爭的人實在有限,而僅從其履歷中看,其未來的施政方針直可以用不言自明來形容了。(胡朝輝)

    

     〈中國經營報〉 2003年2月2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